美术创作教学一直是艺术学院教学的重中之重,被视为检验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各艺术院校对美术创作教学都非常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纷纷给予调整,以适应当代美术创作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要看到关于美术创作教学的各种观点主张,一直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化着。艺术创作如何搞、怎样才能立足传统,放眼当代,是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 在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上,由传统的对生活体验记录呈现的单一结果转换为注重体验,注重过程。强调再现生活不是艺术的惟一目的等。 在艺术创作形式的关系上,随着后现代艺术的兴起,艺术的形式语言也逐渐开放和多元化,各种风格样式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被重新洗牌、重组,赋予形式以新的意义。
本书试图以一个画家的视点及作品,记录由108位代表性人物组成的当今中国真实而又荒谬、前进而又撕裂、精彩而又复杂的传奇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看到了太多人性的尊严也看到灵魂的丑恶,看到知识分子挺直的脊梁也看到了一些人民公仆的塌方式腐败,看到小康生活的美好也看到道德无底的溃败……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与塞尚、梵高同为近代美术史上的“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在高更的创作生涯中充满了冒险与传奇的色彩。为了追求心中理想的艺术王国。他舍弃文明、优裕的生活,远赴南太平洋大溪地寻求他的新天堂。高更在野性未开化的南太平洋岛屿上,自由自在描绘毛利族原住民神话与牧歌式的自然生活,强烈表现他对原始与野性憧憬的自我。高更起伏多变的生活境遇和他同现实不可解决的矛盾,又由于受当时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使他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较为难于理解。但是,他画中那种强烈而单纯的色彩,粗犷的用笔,以及具有东方绘画风格的装饰性,与他在大溪地岛上描绘原始住民的风土人情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20世纪以来,对原始艺术的再认识与研究极为盛行,更为艺术发展带来新活力,高更是先驱者之
《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由孟辉主编
本书以休闲农业模式和案例为主线,以图为主,文字为辅,介绍休闲农庄模式、农业科技园模式、采摘园模式、观光休闲模式、农事景观模式、亲水鱼趣模式、农耕文化古村落模式、休闲酒庄模式、农业公园模式、特色小镇模式
油画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每一位绘画大师都是凭借其精美的油画作品耸立在艺术之木。而这些精美的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如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历程。 如何欣赏油画?这是一个简单而深奥的问题。 欣赏一幅画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欣赏者所具备的知识使油画本身成了高雅的艺术。而在艺术的殿堂中,美是首要,只要你从画中看出了美,产生了共鸣,你就欣赏了它。欣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统一规范,正是个体的差异,才有艺术的百舸争流,万花怒放。因此,尽情地去看,尽情地去欣赏吧,只要你发现了美。其实,这才是最重要的。
凡·高(1853~1890年)是一位天才型的画家,他与拉斐尔一样,去世时才三十七岁。凡·高的画家生涯没有超过十年,但这位孤独、无比热情的艺术家,留下大约八百五十件油画,和几乎同数目的素描。曾在凡·高画中出现的嘉塞医生说过:“凡·高的爱,凡·高的天才,凡·高所创造的的美,永远存在,丰富着我们的世界。” 本书以梵高200多张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娓娓述说了他的“生涯和艺术”,另外还有100多张“素描及水彩作品欣赏”。
《海市蜃楼》精选钟飙从1989年到2010年的作品,以个体生命穿越历史时的心灵成像,来展开缤纷缤纷的生活画卷,三个章节作品的风格变化,一方面与历史同行,另一个方面伴随作者从世界观、哲学观到宇宙观的演进,勾勒出三位一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建构着我们这个时代新的视觉记忆。 曾经的情景在另一时空出现,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穿越空间的阻隔,这就是《海市蜃楼》。
达·芬奇1452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他自幼天资过人,5岁时便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演唱。14岁时,他进入当时画家、雕塑家维罗齐奥的画室学习绘画。在耶里,他不仅接受绘画、雕刻、建筑艺术的教育,还受到其他科学的影响。
李晓刚,1982年《微山湖》入选全军美展,1984年《1949年春》入选第6届全国美展,1986年《冻河》入选第三届国际艺苑油画展,1988年《泸洲湖的传说》入选届全国油画展,被选作《首届中国油画展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封面,1990年蛋彩画《少女》获东京上野森林美术馆银奖,2000年由日本丹波市立美术馆主办“李晓刚蛋彩绘画展望展”,2001年油画《石榴》获东京都美术馆第七十七届白日会佳作奖,同年油画《编绳》入选日本OSAKA第10届国际现代造型大奖,2002年为日本建筑家高口恭行先生没汁的现代建筑《三千佛堂》内堂创作大壁画《雪山弥陀三尊图》10x25米。同年混合技法《蚀》入选第4届佛罗伦萨雪粱舍奖展,2003年混合技法《残照》获东京都美术馆第七十九幅白日展白日奖,2004年混合技法《息》获东京都美术馆第八十届白日展TOMITA奖,2005年油画《人·鸟》入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与塞尚、梵高同为近代美术史上的“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在高更的创作生涯中充满了冒险与传奇的色彩。为了追求心中理想的艺术王国。他舍弃文明、优裕的生活,远赴南太平洋大溪地寻求他的新天堂。高更在野性未开化的南太平洋岛屿上,自由自在描绘毛利族原住民神话与牧歌式的自然生活,强烈表现他对原始与野性憧憬的自我。高更起伏多变的生活境遇和他同现实不可解决的矛盾,又由于受当时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使他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较为难于理解。但是,他画中那种强烈而单纯的色彩,粗犷的用笔,以及具有东方绘画风格的装饰性,与他在大溪地岛上描绘原始住民的风土人情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20世纪以来,对原始艺术的再认识与研究极为盛行,更为艺术发展带来新活力,高更是先驱者之
这是一套明信片,也可以说是一本书.一共23张 厚卡纸彩色印刷,正面是优美的世界名画,背面有这幅画的介绍,印刷十分精美!谁会真的把它当明信片发出去呀?!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但油画艺术的创新在西方早已被宣告终结。在今天的中国,油画艺术似乎方兴未艾,但其基本语言形式仍是西方的延续和翻版。中国油画创新之难同样是业内的共识,几代中国油画家中,尝试用中国艺术之精华变异西方油画者不乏其人,但成功的不多。近年来,刘文进的创新之作为油画走出创新困境做出了贡献。 刘文进近期的油画可以用一个独特的中国美学概念——意象来概括,可以称之为意象油画。他的意象油画理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的不少写实作品已经融入了意象性的艺术元素。他这批新作具有中国绘画“似与不似”的艺术特质,达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合而为一的“不似之似是真似”的中国艺术的高境界。他独创的这种意象油画作画方法更接近于中国画而非传统写实油画,这使他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
《谷钢油画风景写生》为谷钢油画风景写生集,供广大风景油画爱好者学习、欣赏。尽管我们处于观念意识,科学技术不端更新的时代,但写生依然是油画家嘴紧闭的创作手段,他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不回减弱,时代将注入这个传统形式以新的生机。
本书收录了作者对88幅世界著名油画的个性化解读和艺术体验,并对它们的作者进行了用心的“刻画”,试图成为这些凝练着美术大师心血结晶的画笔之作的文字阐释者,仿佛带领读者开启了一段愉快的纸上美术之旅。他的见解独到、感悟深刻,灵敏尖锐也隐忍宽容。不仅是在传达画布上的声音,也传达出了自己对人生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本书为四色图文书。书中穿插360余幅图片,装帧设计庄重流畅、绚丽洒脱。
俄罗斯绘画历史悠久,兼有东西方文化色彩,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瑰宝,历来为世人所青睐。这次《俄罗斯绘画系列》是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绘画艺术系列图书。收录的作品均出自俄罗斯近代画家之手。代表画家又科罗温、弗鲁贝尔、马利亚温、涅斯捷罗夫、戈洛文等画家。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俄罗斯“艺术世界”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以及各个画家不同的艺术特色,对于我国正在发展中的油画艺术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册为《俄罗斯绘画系列》之《弗鲁贝尔》。
本书试图以一个画家的视点及作品,记录由108位代表性人物组成的当今中国真实而又荒谬、前进而又撕裂、精彩而又复杂的传奇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看到了太多人性的尊严也看到灵魂的丑恶,看到知识分子挺直的脊梁也看到了一些人民公仆的塌方式腐败,看到小康生活的美好也看到道德无底的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