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院学术丛书: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对齐白石艺术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极为可贵的是,书中叙述完全以手资料为主,为后世了解齐白石留下了许多难得的珍贵材料。加之作者本身亦为画家,视觉和作画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在叙述上能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把齐白石的艺术明明白白地讲清楚,说到位。这本书是人们了解和认识齐白石人生、艺术不可或缺的文本。
《八大山人精品集》收入作者的“芭蕉竹石图轴”、“秋窗竹韵图轴”、“山水图轴”、“牡丹竹石图轴”、“芙蓉湖石图扇”等作品。
郭传璋早年师从祁井西、李鹤筹学习山水画和花鸟画,并研习宋元明清诸家绘画及画论,传统功力深厚。在广泛吸收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为古法所囿,经常深入名山大川,接受大自然特别是黄山的启迪。通过长期艺术实践,以造化为师,勇于创新,逐步探索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山水画作品,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澄怀味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论文集)》此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三届院展论文集,收入院内画家34位画家的研究论文,配以画作,展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的综合创作实力,彰显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厚的学术积淀,体现当代中国画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学术思考,反映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变迁。
《结蛛斋十六应真图卷》为艺术家周颖花费二十个月完成的《十六应真图》长卷,以淡墨渲染,巧密行笔,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佛教故事中的十六应真像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点,体现了画家本人追古人之笔法,求意境之清净的创作意图。为了更好地展现其中的细节,画册还根据所绘的主题,分为人物局部、花木奇石、苑囿灵兽、翠羽鸣禽、起居长物及神情妙相六个部分,以放大数倍的细节再现了原作的精妙之处,供艺术爱好者们欣赏玩味。
《中国山水画研修班-山水画教程.王中年 第四册》 ???本书与传统的老版书《芥子园画传》有所不同。《芥子园画传》其教授法只讲摹仿,不涉及其他艺术形式易忽视写生和创作,因为临摹和写生是通往自由创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二是版图印制较粗糙既无色彩,墨色又无浓淡干湿变化,难以展现山水画技法;其三是陈旧的造型方法与时代不相呼应,使得笔墨已不具对生活及大自然的表现力,不易融汇、吞纳吸取外来艺术理念和营养。《山水画教程》基础课内容一至八册中的范画基本上是作者到生活中去以自然为师,通过写生对所描绘的景物已做了取舍、提炼和概括,是接近大自然的画稿,在表现方法和手段上既不是概念的套路,也不是固定的程式,而是最接近生活的范画和图例,使临摹者熟练掌握技法后,到现实生活中写生创作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技法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