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花草——姚震西中国画作品展”共展出广西青年画家姚震西近3年创作的中国画作品60余幅,这些作品大多表现的是广西这块土地上生长的平平常常随处可见的花草,画家个人的性情与审美特色在这些平常花草中得以充分展现。本书收录了这次展览的作品。
由盛天晔主编的《宋代花鸟》内容介绍:十分明显,宋人对花鸟画的情有独钟,正是源于“观天地生物气象”——这也是我们讨论宋代花鸟画的根本出发点,即在个人的主观精神作用下,通过静观生物气象以体验天人合一,从而与万物合为一体。这一观点系统地发展为“观物”思想,在宋人当中不乏其例。如周敦颐的窗前长出茂草,有人问及为何不将草除去,他回答道:“与自家意思一般。”意即草的生命与人的生命是有共性的,通过观草之性便可进而观人之性。
中国花鸟画的写实风格以宋徽宗为始,至宋末元初的赵子昂结束。自元以后,写实风渐弱,写意风盛行。写意使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纯粹,同时,也带来了它的弊病——过于潦草。所以,至今写意画的精品并不多。
玛利亚·路易莎·塔格瑞洛著,金黎晅译的《时尚巨匠很好品牌幕后的灵魂人物》中的作品传达了一种不仅富于美感同时具有社会性,甚至通常带有政治性的立场。如果服装是面料的历史、时光的纬线,正如记者杰伊·科克斯在1982年发表的一篇关于乔治·阿玛尼的文章中写的那样,设计师其实是他们身处时代的解读者,他们为T台带来了艺术、文化和异国情调,甚至是新科技。创意天才和梦想家们通过服装秀和作品传达了自身对世界的奇妙视野。因此,本书所记述的设计师的历史几乎是带有童话色彩的,一些故事转瞬即逝,但却如此有生命力以至于注定要载入史册;另一些故事本身已然是传奇。他们是女装裁缝、创造者,或者是如今所谓的设计师;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是大师、是注定要名垂千古的梦想践行者。
这本画谱无论是在体例上还是在传统的把握上,都充分吸收了传统画谱的长处,同时又力求通过现代印刷手段将中国画的笔情墨趣及内在精神风貌彰显出来,注重画理画法的直观性、实用性,希冀于初习画者。 本画谱的主绘者是当代津门画派的代表人物霍春阳教授,他以其重视笔墨美,强调抒情性的小写意花鸟画艺术名重画坛。他笔下的梅兰竹菊绰约多姿,超乎自然之美,传递着清新、纯静、洒脱、高雅之风貌。另一绘者王冠惠先生师从霍春阳多年,深得老师的真传,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他俩珠联璧合、巧思精构的这本画谱,幅幅都能使观者感受到他们造型的至美、表意的至善、用情的至真。应该说,这是一本品位高、意境深,笔墨精的好画谱,既可用于入门,亦可用于欣赏研究,是习画者不可多得的范本。
盛夏的莲池,正浴沐在一片沁人的绿意里。鲜碧、茂密的莲叶,迎风舒卷摇曳,朵朵红莲、白莲亭亭玉立,散发醉人的清香。绿波成群鸭成双地悠游于花叶之间,点点浮萍与片片花瓣随波荡漾。远处蝴蝶在花间飞舞,还有燕子在蓝天翱翔。盈尺的莲塘里,正呈现夏日荷风满塘、欣欣向荣的景象。
花鸟画是中国画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中唐独立成科以来,经过历代无数画家不断创新和完善逐渐成为中国画里范围最广、技法最丰富的画科。花卉、翎毛、鱼虫、走兽、奇石、古董都包括在花鸟画的范畴中。表现手法有工笔、小写意、大写意等琳琅满目,各种风格、各种流派数不胜数。历代画家创作了无数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遗产。 学习中国画有两大难点:一是老师难找,二是缺少范本。过去老师授徒极少有系统的传授,即使是入室弟子也不例外。出于种种原因老师之绝技不轻易示人,仅能常规地看看老师动笔、听听老师说画,主要还是学生自学,因此好的范本就十分重要。中国画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临摹,一本《芥子园画谱》就影响过不少画家。在学习了中国画技法后,观察、写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从大自然处不断学习才能
康宁(四康)1938年生。少时学写意花鸟,出手不凡,就学于北京工美,注重写生,功底深厚,细致工润。后又受苦禅大师无私的亲炙十多年,勤而习之,多年如一日,得苦老真传。他的大写意画,赋形简洁精炼,用笔沉郁痛快,酣畅淋漓,大气磅礴,墨色浑厚多变。除了向苦禅大师学习之外,他还上溯至文人画之源的陈白阳、徐青藤、八大等明清大师作品,兼取众家之长合一炉而冶之。 近年来,他继承苦禅大师的画风,但“师其意而不师其迹”,由题材、笔墨及表现手法上,不断地探索开拓,逐渐形成自家的形神兼备的风格面貌。他笔下的白鸭丰腴肥硕十分可爱,雄鸡则昂扬挺俊,有强烈活力。荷花厚重而笔法灵活多变,画鱼用笔简古,形态生动,堪称一绝。偶然设色作牡丹,秀雅高古,冷艳雍容,似乎画出花朵的水分生命和神韵来。这是古今画师所难,而他竟举重
《于非闇工笔花鸟画论》讲工笔花鸟画法、中国 画颜色等,传统功力深厚, 画法精到,大处着眼,小中见大,深入浅出,文笔通 俗易懂。 本书荟萃了于非闇先生的经典著述,搜集了他大 量的 精品画作,汇编成册,以供读者学习借鉴之用,是一 本高水准的中国国画类读本。
盛夏的莲池,正浴沐在一片沁人的绿意里。鲜碧、茂密的莲叶,迎风舒卷摇曳,朵朵红莲、白莲亭亭玉立,散发醉人的清香。绿波成群鸭成双地悠游于花叶之间,点点浮萍与片片花瓣随波荡漾。远处蝴蝶在花间飞舞,还有燕子在蓝天翱翔。盈尺的莲塘里,正呈现夏日荷风满塘、欣欣向荣的景象。
花卉写生一般认为是传统的白描写生,而忽略了直接以笔墨对物象进行描绘的写生方法,其实写生的基本宗旨,是一个以心.感物的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结合与统一的过程,它以特有的观察、构图、笔墨等艺术形式,以心手的完美结合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物”与主观精神的“我”之间的物我合一。白描写生是写生表现形式之一,然没骨与写意也是写生的重要表现形式。 早在唐代画家张躁就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主张,那么,也就是说写生要到大自然中去汲取营养,从自然界客观实物中截取与捕捉最感人最生动的场景。显然写生最重要的还是“感受”,本书成册不可能将当时场景与个人感受呈现于书中,无奈只能用照片的形式来诠释写生的一般要领。特别说明的是摄影仅能供写生的一个参考依据,并非写生就是去画照片。在此我特别要提到南方图片社及摄
《团扇(梁季兰工笔花鸟百扇画集)》中收录了作者百余幅花鸟团扇作品。其团扇绘画,精丽、优美而清新。画工细致精到,经过高度的提炼与剪裁,又决不保守老套;虽然画得是花姿鸟态与风和日丽,但充满了花鸟生韵与人生的感情联系。画家尤其善于在活用传统诸法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合西画因素而增加表现力,但仍然保持着浓郁的中国味。
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本书为其花卉部分第二册,以单张册页的形式出版,既便于临摹,又便于装框装饰家居。书中主要展示了齐白石的花卉精品画作多幅,作品笔墨沉厚,造型简洁,设色浓艳,构图新颖,是广大喜欢齐白石艺术的爱好者的赏析和学习资料。
宋画一直是传统文人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多以小品画为主。其特点是画面虽小,但却非常讲究画面的气韵、布势、构图,尤其讲究用笔用墨。《宋画临习(花卉)》重点讲解宋代经典工笔花卉小品《白蔷薇图》《出水芙蓉图》《吉祥多子图》《品字牡丹图》《杏花图》《夜合花图》的相关知识及临摹步骤。本书由李晓明编绘。
赵秀勋的这本《新编兰谱》从兰品的角度收录了820种兰花,其中重点介绍了100余种,并从的科研和艺术角度将其准确分类。这不仅拓宽了相关学者和画家认识兰花、深入生活的视野,而且通过兰相、兰态部分的介绍,可使读者清晰地了解兰花的自然形态和对物象内在结构的表现,这在以前的各种兰谱中是不曾有过的。《新编兰谱》选编了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兰名作,并做了介绍和导读,这对读者把握和理解画兰的发展脉络和审美特征,感知各时期兰画的艺术走向、美学价值,研究和了解其风格流派的技法特点和演进过程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编兰谱》还以识兰和画兰为主线,融画兰技法、赏兰要点和咏兰名篇于一书,这对兰文化的传播、兰花的品赏、画兰传统的继承、画兰技法的交流和借鉴,以及咏兰体裁和内容的传承都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