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基于作者多年研究黄公望画法的经验总结与画法解析。内容包括概述,画具介绍,绘画技法与作品欣赏,绘画技法解析中分为山石、树木、泉瀑、点景人物四大类,同时归纳、分步骤解析了黄公望常用皴法,使内容更浅显、易掌握。
本套书从广大国画爱好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全面阐述了写意画的主要特点、笔墨技法和常用技法,系统地阐述了写意画的基本概念,学习过程与方法,工具材料,循序渐进地阐述了写意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方法。内容丰富,文字简洁生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示教直观,读者阅读以后,可以加深对国画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在技法上得到提高。
中国画无论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是以传统哲学为艺术思想本源的,画理与哲理直接相通。观山水画家西乐群画作给人的一个突出感觉是,他对中国画博大精深的传统一往情深。在他的作品中,他以传统哲学为画理源泉,以笔墨为主要艺术语言,以重写意、重诗情为他的工笔山水的价值尺度,专注痴迷于创造的沉酣而不作世故的权衡和功利的算计,这是他进入创作状态和确保艺术神圣与纯洁的前提。他坚持了中国画的根本,表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作为一个从艺20多年的画家,西乐群自书法人手进入画坛,又深受金陵画派影响,传统功力扎实,早年便崭露头角。但他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以当代的目光与心态冷静地审视、深刻地辨析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以“澄怀观道,宁心静气”的心态专注于艺术,”化景物为情思”,在作品中注入了对社会人生
《新中国山水画的时空表现》运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画改革的相关史料,从山水画时空表现的视角,分析不同类型画家、不同区域艺术实践的现象。这其中既包括:传统型画家跨时空的 截搭 实践;新锐画家脱离传统经验,表现现实时空的实践;主流画家衔接政治文化与传统经验,表现时空的实践;也包括:长安画派 外来者 文化的认同感,江苏画院 家园 文化的归属感,以及岭南画派持续开放感等地方经验的实践。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现象研究,总结山水画表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场景,意识形态文化的象征性,以及新时期日常生活体验三个层面的时空现象,阐释新中国山水画的复合时空意义,突出新中国山水画与政治文化相联系的中间环节 新时期日常生活体验的价值。
本书根据 浙派 画坛巨匠蓝瑛所绘16幅仿古山水册页编绘而成,包括自唐、五代、北宋、南宋、元16位不同流派山水画家的技法。 书中对每位画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作了简介,对每一幅作品的勾、皴擦点、染墨、设色分步骤作了具体的技法分析。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历来缺乏此类技法书的空白。 书中附有学习山水画的阶段、中国历代画论重要论点浅释及自学国画的参考书目,以帮助初学者按部就班进行学习,了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创作指导思想、品评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适合初学绘画者及中、老年书画爱好者业余练习、临摹,是一本简明实用的技法书,工具书。
中国传统山水画绵延几千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画论著录更是精严深广,但古代画稿,画论常为师徒传授所用,对外多密而不传。本书是作者积几十年临摹、创作、教学经验的总结,可谓前无古人之作。 临摹古画是学习传统山水画的必经之路。本书作者以荆浩、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巨匠的62幅作品为例,对每幅作品按照勾、皴、擦、点、染及设色的步骤,进行技法解析,指导有志于学习传统国画的美术爱好者逐步掌握学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本书既有原作展示,又有作者临摹范例,同时在附录部分中包括了国画基本知识、山水画基本技法、画论释词,以及关于国画传统的百年论争等大量资料,为读者提供了赏析名品佳作,了解国画发展脉络,学习传统技法的丰富素材,是一本适合于美术爱好者,尤其是中老年绘画爱好者的不可多的技法书。
本套书既单独成册,又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套书以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练习为主线,编排科学合理,步骤清晰,讲解透彻,重点加强基本技法的训练,以提青少年朋友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为目的,通过大量优秀的作品范例,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学习美术基础的概念、内容、观察分析方法和绘画步骤等内容,总结了学习美术基础的入门知识、基础技法,重点在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旨在引导热爱艺术的青少年朋友走上专业、正规的学习道路,为进一步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溥松窗先生的山水画造诣精深,画风独特,擅用小笔,将北宗的精严深秀与南宗的清苍混茫熔为一炉。建国以后赴西南等地写生,用传统笔墨描绘自然景色,赋予作品以新的生机。并在画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溥松窗山水范画册页》将画家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心得,通过视觉形式加以展示,十分适合于读者揣摩临写,是一套值得资取借鉴的山水范画作品。
中国山水画不同于西画中的风景画。西方绘画用油彩、水粉和水彩等绘画材料,工具以齐头的刷子为主。山水画使用中国毛笔与墨,其中彩色用中国画颜料,强调写意、天人合一、以诗为魂、以墨为骨,是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 本书为“中国画技法丛书”之一,由著名画家刘松岩讲述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技法。 中国绘画早期以人物画为主,到隋唐时期才有独立的山水画。现在所说的国画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多指卷轴画。传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被认为是中国早的幅山水画。 学习西方绘画首先是写生,多后是临摹和创伤。而学习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首先是临摹。临摹的目的是传承前人的技法,正如学习传统京剧,必先掌握其程式和板眼。
本书对中国山水画渊源、流变有个概括,而且有材料有观点,不是纯客观叙述,使学画者大方向十分明确。其次,把中国山水画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主张作了必要的阐述,明确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本质区别。再其次,全篇章节贯穿中国 笔墨 重要性,同时提出借鉴西方,而不是照搬 西方素描 。一直把 意境 与 写意 提得很鲜明。 更多好书详见奇趣科学馆 《有趣的科学》(平装全9册,DK经典热销的少儿科普丛书,荣获中国童书金奖,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德国青少年科普经典丛书(全套11本)让孩子了解每个科普现象的来龙去脉 《闪电球探长》辑(全8册) 有趣的DK儿童百科(套装共5册) 有趣的物理法庭(套装全10册) 《Dk彩绘名著科普阅读》(全10册
古代山水画经历了唐、五代、北宋 “以形写神”和南宋以后“以形写意”的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元四家”的山水画将“以形写意”的士夫画发挥到极致。“元四家”所作山水景物蔚然深秀、空旷渺远、荒率幽寂、深厚苍茫,颇有绝世出尘之趣。如果说用写实的画法从实的角度表现山水之美的种种途径已被唐、五代、两宋画家开拓殆尽,发展到叹为观止的程度,而用神似的画法,从虚的角度表现山水之美的途径又被元四家锤炼到炉火纯青,发展到几无来者的情状,那么面对前人所创造的辉煌艺术,后人也只能仰慕而视了,而借鉴、吸收、另辟蹊径,才是当代山水画家的不二法门。
潘韵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国画家之一。本书选其山水画精品50余幅入册。俞建华、曹文驰撰文《争竞上游尽心力,久经风雪不改容》。本书为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丛书之一,开本大小适宜阅读,价位合理,读者定位为美术爱好者、学习者和收藏者。
髡残善画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其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并远宗五代董源、巨然,近 代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平淡中求奇险,繁密而不迫塞,结构严密,创造出一种奇辟幽深、引人入胜之境。用笔苍劲凝重,干而不枯,并以浓淡墨色渲染,笔墨交融,使画面产生雄浑壮阔、纵横蓬勃的气势,生动地传达出江南山川空灵茂密、浑厚华滋的气韵。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圖》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創作於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圖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他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險在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較小,經過修補後稱「剩山圖」;後段畫幅較長,稱「無用師卷」。乾隆年間,一幅仿製的富春山居圖被徵入宮,乾隆皇帝愛不釋手,並且在畫卷空白處題寫評語五十五處。1746年,富春山居圖真品進入清宮,得以倖免。前者稱「子明卷」是後人偽造;後者是「無用師卷」,這才是黃公望的真跡。但乾隆皇帝認定「子明卷」為真,並在假畫上加蓋玉璽,並和大臣在留
老年大学的山水画教学是专门为满足老年朋友们对山水画的喜好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它不同于普通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山水画教学,难度不宜太高,但也不能流于一般普及读物从技法到技法的浅显,必须强调一定的专业性。鉴于此,在编写本教材时.我们摒弃了以往老年大学山水画教材的纯技法性,把理论与技法结合起来,不但说明“怎样做”的问题,更要说明“为什么”的问题,使理论落到实处、技法找到来由。另外,对于山水画教学本身来说,其特征是教学过程的逻辑性(学科自身的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与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山水画是造型艺术)矛盾相统一的过程,因此,《老年大学统编教材:山水画教程》在编写过程中极力使逻辑性与形象性趋于统一,并运用大量图片,使图文结合,更加直观易懂。同时,对具体的实践做出科学的程序设计,并且广
暂无
中国画艺术渊源久远。从仰韶文化的彩陶艺术算起,约有六千年的历史,而中国山水画的独立成科,也已经有两千年了。山水画滥觞于魏晋,成熟于隋唐五代,一至宋元,彪炳鼎盛;明清以来,异彩纷呈。说宗师巨匠,代有继出。这些大师和他们的巨迹,已成为历代画人研习山水画时不断追摹的经典和范式。本书作者刘怀山以自己多年在山水画技法上的探索心得,编绘此册,以供广大美术爱好者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