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和继承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怎样应用古老的中国画技法描绘今天的新风貌、新题材、新人物,这是当今中国画家们正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寻找解答的问题。在繁荣社会主义美术创作,开展是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下,许多的老国画家和年轻画家,就中国画人物线描、水墨技法方面,结合个人的体会和经验,写出了一些短小精悍的论述。这些论述在《广州文艺》陆续发表,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好评,许多读者要求汇编成书,以供学习研究时借鉴参考。我们征得作者同意,并请作者对个别篇章作了补充,增加了插图,现予出版,以满足广大美术工作者和读者的要求。
《荣宝斋画谱198》陈玉圃擅画山水兼作花鸟及简笔人物,格致简淡,主张画道无为。出版多种个人画集,并编著有《山水画理》、《国画写意四君子》、《陈玉圃解析唐寅》等。
《折枝花卉画谱》是中国画线描系列中的一本,《折枝花卉画谱》是高占国先生绘画的花卉百图,书中以线描的形式描绘牡丹、荷花、睡莲、鸢尾、凌霄、芍药、鸡冠花、紫藤等木本、草本、藤蔓花卉共百余种,以折枝花卉的形式展示给读者这些作品即可以作为练习线描的范本,又可以用于创作参考。
本书是最普及型、最实用、的技法图书,书中分临摹、写生、创作及其作品欣赏部分,每一部分均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简要的文字和大量的图解、步骤图非常直观易学,是本颇有实用价值的好图书。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品种之一,历来为我国人民群众所喜爱。中国画这个品种也是世界美术园地中一支骄人的奇葩。 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写意画,讲究“具形写意”、“意在笔先”,说的就是在动笔前先要有一个哲理内涵的立意的深刻的思想,再通过所表现的物象来借景抒情,喻物名志。 中国画讲究用笔,用笔主要借助于书法的用笔规律,用中锋、侧锋、散锋等。运笔作画有顺、逆、顿、挫、擦、点、染等。需要根据物象结构来决定用笔技巧,而熟练地运用这些技巧则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 中国画讲究构图,古人有“经营位置”、“计白当黑”等多种构图法,现代人又将西洋画的构图理论融入中国画中,从而使得赏心悦目的佳作不断涌现。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简单易备。数支毛笔、一砚墨法、几管颜料,一沓宣纸即可作画,当然,学好
这是本潘天寿书画收藏与投资专集。但本书不似其他同类书籍文字通俗浅显,平面介绍居多,而是提供一种有专题、有主旨的深度思考成果;也不似其他同类书籍对图版使用都采取配文方式,图版刊用小而杂,而是用一种更醒目的图版效果,对一些珍贵的未曾发表的书画精品,在鉴定研究的同时,还可供青年学子揣摩临摹。
水墨画着色一般多随类赋彩,相对来说较单纯,不讲究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环境对色的影响。一般着色不要平涂,调色时先把笔洗干净,然后蘸色调成笔根淡、笔尖浓,这样一笔画下去就有浓淡效果。着色时也要讲究用笔,不要反复涂抹,反复涂抹画面色彩就失去了明快的感觉,显得浑浊。为避免色彩火气,根据画面需要常在色彩中加点淡墨,这样色彩显得沉着厚重。
杨善兴先生人称“岭南画派第二代人表性的画家之一”,在我看,他晃发代广东画家在香港能振兴画派的一们前辈画家,也是仅见的能不断兼采中外古今之长的岭南派画家,若按定型化了的当代岭南画派而言,他不是“标准”的岭南派。善深先生之所以如此,乃因为他旺盛的生命力使然。 岭南画派出所先生有浓重的日本画风味,而且除高剑父部分作品之外,大都以“巧”胜,巧在美学上属于“优美”的范畴,生动、纤巧,妍丽,柔美,是“巧妙”之诸特性。这是从居氏兄弟以来相沿的特色。善深先生却在巧中求拙,遂振刷了岭南画艺甜媚之病,这也正是他对岭南画派最有贡献的地方。 在构图方面,则可见其惨淡经营之苦心,而自成章法,章法之独特,可想见其人别具怀抱,在用线方面,慢笔徐行,顿挫断续,曲尽其致,善深先生的线,多为秃笔破笔,却在残
《笔墨锦绣:项维仁线描人物画选》收入的是项维仁的线描人物画,项维仁是我们艺术家,他的作品入编画册杂志刊介以及为文学作品等创作插图近万幅,《笔墨锦绣-项维仁线描人物画选》收入的作品有《李清照》、《吹箫引凤》、《柳毅传书》、《娉婷女子更动人》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师的手笔吧!
中国画历史源远流长,它萌芽子商周时代,发展于唐宋时期,18、19世纪以地域为特点的画派应运而生,岭南画派以广东岭南地区为主,是中国画坛有重要影响的画派之一。此书延续我社国画训练新编系列,为第三辑。以介绍岭南画派花鸟技法为主,着重介绍岭南派兼工带写的特点。全书步骤图详尽,文字说明以介绍构图、运笔、着色等基础性只是为着重点,是岭南派画爱好者入门教程。书中同时配有王雪涛等岭南派大师的范画供读者借鉴、欣赏。
传承千百年的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艺术独有的表达方式。《一画一故事》系列丛书,艺术知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立足中国美术史上的各个黄金时代,给读者讲述名画背后的故事。各册精选当代闪耀的十二幅名画,以每位画家或画作的独到之处为切入点,通过轻松的文笔将历史背景、时代风貌、作品风格、人物生平串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地带领读者领略名画的魅力,体会不一样的中国画之美。
鸟是飞行动物,它的形体和结构都适合飞翔。例如:它的躯体是梭形——流线形,飞翔时减少了空气阻力;它的全身性有羽毛,表面滑润又温暖;它的上肢是一对翅膀,是飞翔时的重要器官;尾是舵,控制飞行时的各种姿态和速度;它的全身骨赂骼结构均适合飞翔,像龙骨,很薄,骼内又有空隙,所以骨架轻;它的胸部肌肉特别发达,是鸟飞翔时的重要动力来源。 凡是鸟类,无论在任何角度,其躯体都离不开卵型,所以画鸟时只要掌握住卵形的透视变化的特点,然后再在这个不同角度的卵形上“安装”上其它几个部分:头、颈、翅、尾、脚,这使鸟就可基本画成。 鸟的动态千变万化,其实重要的是头和尾的变化,脚在其中只起着平衡作用,用此法可以画出各种姿态。
秋实篇,顾名思义是描绘秋季果蔬丰盈、昆虫活跃的盛景,在工笔画中也可称蔬果草虫画。蔬果草虫画产生于何年何月,在几千年的绘画史上恐怕尚无定论。从远古时遗留下来岩画壁画及商周时的青铜器皿,我们依稀可以看到狩猎的猎人、牛马、五谷、蔬莱、昆虫和鱼类;如果说,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蔬果草虫画也未必不可。 本书为“工笔画线描花卉画谱”系列之秋实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工笔画线描秋天瓜果的绘画技巧,并提供了部分绘画作品供读者参考。 本书分工笔线描蔬果、草虫概述,步骤图、用笔用墨的方法、工笔蔬果、草虫的笔墨纸砚及使用方法及工笔线描秋实画谱等。
任熊(1823~1857),浙江萧山人。能诗词,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直入陈洪绶之室而别开生面,堪与并驾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长人物,笔法圆劲,形象奇古夸张,衣褶如银钩铁画。《荣宝斋藏册页:任熊人物册》收录任熊人物画作品,以供美术爱好者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