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如先生于1981年从师莆田籍有名画家许英三先生,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第二分校。2001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首期山水画不错研究班。本书收录陈宝如从艺数十年来创作的国画作品四十余幅,这些作品以巨幅山水为主,场面宏大,笔墨富有新意,描绘具体精细,另附部分花鸟、人物画作,造型生动,情趣黯然,可资读者参考。
“烫”不同于描、画、刻一一效果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创作者与欣赏者的体验感受亦不同。艺术是一种自由创作活动,包括心应的自由,想象与幻想的自由。把握一种不同寻常的王具,在看似难以作画的材料上作出动人的画面,也属于一种心应的创造。
无论渍画或水墨,技法中均包含制作与手感的问题。欧洲复兴时代的油画大都不见笔触,其表面的柔和细腻决不可能单靠画笔完成,往往用手指或别的工具辅助渲染,类似磨漆画。所以有的画家因手指长期涂摸颜料而中毒。浪漫派以后讲究笔触了,画面保留着笔触,也保留了作者创作时心脏跳跃的记录。中国的文人画重视笔墨,反对制作,甚至将“画”改称“写。其实,制作或挥写并不是对立的,都是为表现不同意境的手段。我们说匠气,主要指作品的品位低,而不因其采用了制作的手法。中国古代的绘画也往往落款××制,皇帝手笔亦称御制。因文人画表现力的局限,当代画家用水拓、揉纸、加盐等等手法扩展绘画的表现能量,均无可非议。作品效果才是惟一评价的标准。我说效果,是指其是否表达了真诚的感情。故弄花招哗众取宠决不是艺术,倒是艺术大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