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上的硬笔书法字帖很好多,但大多是当代书法家的字帖。作为初学者学习,当然无可厚非。但若是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随着书写水平的提高,以及眼界的提升,我们会发现,仅仅学习当代书法家的硬笔字帖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在学习硬笔书法达到一个小目标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说明,我们还应该将目标定得更高一些。其实,中国历代书法经典作品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我们接近可以从中选择一些经典法帖用硬笔来临写。事实上,当代硬笔书法高手也都是学习经典毛笔字帖而成。我们在掌握一些硬笔书写技巧和能力后,接近可以直接取法古代的毛笔字帖。尽管硬笔限于工具,表现力不如毛笔,但并不妨碍我们从中汲取营养、掌握方法。然而,我们所见到的毛笔字帖,因为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汉末举孝廉,官至尚书仆射,魏初为廷尉,后进封嵩高乡侯,迁太尉,转平阳乡侯,魏明帝时进太傅,封定陵侯,谥成侯。《三国志》卷十三有传。《荐关内侯季直表》为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钟繇上魏文帝曹丕表。缘为建安初曾效命曹操的山阳太守关内侯季直,因为官清廉,罢任后竟衣食无充,钟繇表请念其旧勋,俾之一州,使野无遗贤。《荐关内侯季直表》,墨迹纸本,高约12.6厘米,长40.4厘米。曾藏贞观、淳化、宣和内府,又经米芾、贾似道、陆行直、高士奇及华氏真赏斋等入藏清宫内府。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被英兵掠挟至广州,为南海岳雪楼主孔广陶购得,后售予霍邱壮陶阁主裴景福,不久为一雇工窃去埋入地下,复出时惜已朽毁。裴氏获藏时曾摄一照片,后为上海
《启功体硬笔书法技法训练——行书》为启功体硬笔书法技法训练系列之一本,另有草书和楷书两本。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书法结构严紧,瘦劲优雅,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启功先生的楷书、行书、草书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启功体。启功书法不仅深得传统书法的精华,而且其点画结构脉络清晰,铁画银钩,中规入矩,瘦劲通神,这种风格特别适合用硬笔来表现。如果经常用硬笔临习,久而久之可以达到胸有成字,挥笔如意。要是再深入遍临古今名碑名帖,就不难渐入书法堂奥。不过,由于启功先生没有着意去创作硬笔书法,所以硬笔书法作品很少。于今遗存下来的一些硬笔书法作品,又大多是一些行草书信;虽然写得十分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很难找到楷书、行书、草书之间的通变规律,给初学启功硬笔书法的朋友增添了学习
《跟大师学摄影》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融知识性、实践性和启发性于一体,为摄影初学者快速提高摄影水准精心打造出从入门到精通的实用性教程。
《Nikon D600尼康数码单反使用手册》全面介绍了尼康数码单反相机D600的性能特征,并对相应功能的设置与参数含义进行了细致说明,指导读者掌握如何充分利用该相机进行摄影创作。同时,针对初、中级摄影爱好者,用平实简练的语言讲述较为复杂的专业原理,对迅速提高摄影爱好者的摄影技能有很大帮助。 《Nikon D600尼康数码单反使用手册》为尼康D600用户度身而作,对曝光、测光、构图等摄影原理,以及其他专业摄影技巧作了详尽的说明,适合对数码摄影感兴趣,特别是已购买或计划购买D600相机的读者阅读。
本书分为五个篇章:新闻时事摄影、人文摄影、专题摄影、风光摄影以及航空摄影,前三个篇章的作者来自《三联生活周刊》摄影记者团队,后两个篇章的作者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每个篇章均以摄影基础知识为铺垫,由专业摄影记者及图片编辑进行若干辅导,辅以世界摄影作品解析,带你领略世界行业标准,让你拥有一双可以甄别作品优劣的犀利眼睛,同时,每一篇章的作者还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以及自己拍摄的作品进行讲解,传授经验之谈,打破业余与专业之间的壁垒,带领读者深入摄影腹地,了解其背后构思。 本书适合喜爱摄影、有摄影基础,想要获得职业摄影师思维和职业摄影师点拨的读者阅读学习。
《跟大师学摄影》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融知识性、实践性和启发性于一体,为摄影初学者快速提高摄影水准精心打造出从入门到精通的实用性教程。
艺术既是一种创作,又是一种消遣。一个人在工作之余,明窗净几,站立案头,铺纸濡笔,写上几个字,实际上是一种很快活的事。如果深入一步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便会在甘苦中尝到无穷的滋味,并乐此不疲,终老而不以为倦。 本书力求全面反映中国古代书学理论中技法部分的概貌,评点部分力求辩证、公允、不卑不亢,不激不厉,无论帝王百僚,抑或庶民道释,无论南帖北碑,由作者认为合理则取之,否则舍之。 本书偏重于书学中的技法部分,所选插图也为说明文字之需,见智见仁,任人而异。如欲深造,恐非本书所宜。 本书并不包括书学中的全部内容,对书学中的源流、历史、鉴别、品评等亦不广泛涉及,重点放在技法方面。只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穷搜博采,撷英取华,于一百多家典著中,精选 出古人论书语录二千余条,其中
王宠书的《与王宠一起写庄子(逍遥游人间世大宗师)/写字课》收录明代书法大师王宠的经典小楷作品《庄子》,截取其中《逍遥游》《人间世》《大宗师》三部分,以高清彩色印刷再现原貌,超长拉页,在原图中添加断句,便于临写。背后附描影页及导读,以供书法爱好者及入门者使用。
写经、从东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五代,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过程。其间每个历史时期书体,尽管有着统一的风格,但又有着各自的物征。一般地讲,写经书写熟练、工整、严谨、细腻,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书艺风貌。但是,由于书写的文化修养、书写水平的不同,写经书法双是良莠不齐的。现藏天津艺术博物馆的这件六期写经残卷,长数丈有余,可谓洋洋大观了,但经生写来从始至终一丝不苟,实属难得。我们节选了其中部分章节,供大家学习参考。学习书法,看碑、看帖,不如看真迹。这一点便成了写经弥足珍贵的价值。这卷残经用笔刚劲有力,方整斩截,结定工稳,中宫收紧,风神气韵,肃穆庄重,诚如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书中,描述北朝人书那样落笔而结体壮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借此,我们可以一睹前人书写的真情实趣。
《简化汉字标准草书总汇》依照《简化字总表》序列,遵循标准草书之规范,对《简化字总表》所列“三表一附录”2274字的简化字,作了草书。相应形成了《简化汉字标准草书总表》序列。软笔标草、汉语拼音、简繁楷体,均以表格形式,同时展现,互作对照,一目了然。《简化汉字标准草书总汇》根据总表序列制作有“索引”,依托简化字笔画制作有“检字表”,总表后附有“简化汉字标准草书原理汇述”、“简化汉字标准草书符号汇查”、“汉语拼音方案三表”,为探明书理、查字检索提供了极大方便。另附有硬笔标草“自序”和软笔标草作品15幅,投目赏阅,简字标草在日常文书和书法作品中的应用,可见一斑。
《老碑帖系列:赵之谦篆书三略八屏》是老碑帖系列之一,清代光绪四年,赵之谦为在江西任职的李文敏篆书《群书治要·三略》,冀望其为官一任,造福于一方。李文敏,字少俯,又字捷峰,陕西西乡人,时年擢升江西巡抚。这件篆书八屏,气度恢弘。每屏纵一百七十四点四厘米,横四十三厘米,八屏总计篆字三百零六个,字高近半尺。赵氏五十岁书写的这件精品力作,可谓人书俱老,亦是其晚年代表作。
赵孟頫(1254--1322),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鸥波、水晶宫道人等。宋宗室,入元后任兵部郎中、翰林学士承旨,卒,赠魏国公,谥文敏。博学广识,才气横溢。精音乐、冠文章、熟诗歌,开画风,工书法、嗜篆刻、通佛老,可谓集艺术、学术于一身的全才。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小楷又为子昂诸书。”近人马宗霍《书林记事》谓:“元赵子昂以书法称雄一世,落笔如风雨,一日能书一万字,名既振,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存世书迹有《洛神赋》、《赤壁赋》、《临兰亭帖》、《胆巴碑》等。该作品可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兹审……同词劝口”;第二部分“处西湖……松雪,道人书”;第三部分“山村逸民……张嗣显。”通篇章法变化有致字形大小对比和谐,自然端庄透露着
《智永楷书速成九十九天》介绍了:楷书的书写方法、书写姿势及文房四宝的选择和使用等
这是一套关于中国经典书法作品解读的丛书。编写本丛书的缘起,一是因为广西美术出版社的约稿;二是编者发现,目前已出版的解读章法的书,大多收入的是明清以来书家的作品,对明以前秦汉以来书家作品较少关注。本书为其中之一的《隶书卷》分册。
《风光摄影的构图精要》汇集了作者精心拍摄的照片,包括日、月、星空、山、水、花、鸟、树以及创意构图。图书以一部摄影作品字典的形式,详细解读构图中需注意的事项,使读者在拍摄中能做出的构图选择。书中图片的多样性,也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去体会摄影构图的精要。
本丛书收入清代中后期书家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徐三庚何绍基胡澍赵之谦吴大澂吴昌硕等人的篆书作品,其中邓石如吴让之各5件,赵之谦3件,徐三庚2件,杨沂孙何绍基胡澍吴大澂吴昌硕各1件,计20件,本丛书具代表性成系统全书四色彩印,精美高古本丛书期冀以篆书的沉雄挺拔来丰富汉字书法的用笔技巧,带动篆刻艺术的发展本丛书可习可赏,是篆书临习练习笔力的书帖吴让之篆书谢东宫赉米启为本丛书之一吴让之,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原名廷飏,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征人为包世臣弟子,工四体书,尤精篆隶篆刻学邓石如,并参汉印,遒劲凝练中见流畅,用刀如笔,圆转厚实,发展了"邓派"谢东宫赉米启是南朝梁文学家庾肩吾因东宫馈赠米粒而作的骈体感谢信东宫即时为太子的梁简文帝萧纲吴让之所作的篆书谢东宫赉米
在世界文明史里,以文字作为表现对象的独特艺术,只有中国的书法源远流长,绚丽多姿。那一串串闪光的艺术精品,至今还激励着我们的时代精神。在古代,"书"字兼有文字和书法两层含义:文字书写得清楚、正确,用于实用交流;书法则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象形是汉字的构造基础,可随着历史的进化演变,汉字变得越来越抽象化和符号化。有趣的是汉字形体结构的丰富和线条的多变,却给书法艺术创造了一个广为驰骋的天地。据郭沫若先生研究,"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或者使文字本身艺术化和装饰化,是春秋时代末期开始的"。今天,书法艺术仍旧受到尊崇和喜爱,成为人民大众的艺术,也和书法艺术从文字的实用逐渐过渡而来是分不开的。了解了这个背景,人们就会理解,学习书法和练一手好字成为中国人从小到老的终身学习课程,当然这也是我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