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碑帖善本》系列丛书由书法专业教授傅如明、刘天琪、刘逊芝三位专家担任主编;浩瀚文化编辑制作;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主要针对书法爱好者、初学者及书法专业院校学生使用。本系列丛书所选碑刻拓本及墨
怀素(七二五--七八五,一作七三七--?),唐代书家。俗姓钱,幼时出家,法名怀素,字藏真,长沙(今属湖南省)人。其性灵豁畅,嗜酒,一日九醉,时人谓之“醉僧”。初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至再三,盘板皆穿。每遇寺壁、衣裳、器皿靡不书之。弃笔堆埋于山下,号曰“笔冢”。可见其学书用功之深。 《自叙帖》,纸本墨迹,纵二十八点三厘米,横七百五十五厘米,共一百二十六行。唐大历十二年(七七七)怀素所书。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曾经南唐内府,宋苏舜钦、邵叶、吕辩,明徐谦斋、吴宽、文征明、项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宋米芾《宝章待访录》、黄伯思《东观余论》、清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原迹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曹全碑》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因碑主曹全字景完,又称《曹景完碑》,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立,万历初年在陕西合阳县出土,一九五六年移存至西安碑林。 碑阳共二十行,满行四十五字。碑阴刻名五列,五十三行。此碑是汉碑中的名品代表作之一,碑字结体扁平均整,秀美飞动,驰骤有度,与其它汉碑比较,文字清新,锋棱如新,保持了原来书写的风貌,为全面了解和学习汉隶提供了极为可贵的书法数据,数百年来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所钟爱。 本书是墨点字帖编的《曹全碑/传世碑帖精选》,适合于专业书法临习及收藏鉴赏使用。
吴昌硕(1844~1927年),原名俊、俊卿,字香补、仓顾、苍石,民国以后称昌硕,号缶庐、老缶、老苍、苦铁、破荷、大聋、五湖印丐等,浙江安吉人。 吴氏工篆书,尤善写石鼓文。中年以前,篆法不脱吴大澄、杨沂孙痕迹,兼取金石古意,然不过典雅古茂而已,虽学养有自,而未谓大观。及至花甲前后,用笔日渐老辣遒劲,老而能熟,老而弥新,气度恢宏,炉火纯青,隐然一代大家风范。本书收《临石鼓文四条屏》为吴氏七十五岁所作,笔迹自然,随意挥洒,从心所欲,堪称晚年的代表作。吴氏写石鼓,每每冠以“临”字,实则改变已多,唯字形大小一律,尚未能脱秦人藩篱。且其字个性颇强,后学极难再为变化,故而影响虽大,而无续响。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广义来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书法是借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第二,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广义来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书法是借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第二,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特殊性是书法特殊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都是书写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
本书分享了笔、墨、纸、砚、帖五样重要的书法写字工具的使用心得,更公开各种工具选择、搭配、使用的奥秘。 本书特色 笔——毛笔百百款,羊毫、狼毫,怎么分?怎么用? 写书法,一支称手的笔是必要条件。走入笔墨庄,狼毫、羊毫、兼毫笔琳琅满目,该挑哪型哪款?如何判断一支笔的品质?本书循序渐进,由选笔开始,到新笔的开笔、写字前润笔、使用时蘸墨、使用后洗笔,一应俱全,教您下笔得心应手,写得更好、笔也用得更长、更久。 墨——墨汁、墨条,哪种好? 古人用墨条研磨写字,现代则有墨汁可挑。入门者、进阶者分别该怎么选?墨条该如何磨,才不会伤了砚台?没用完的墨汁如何存放?黑墨日久变短后,有没有再利用的可能?诸多关于墨的疑问,本书全公开! 纸——谁说写书法要用宣纸! 用宣纸写书法真的是
《玄秘塔碑》,又称《唐大达法师玄秘塔碑》,记述了唐代高僧大达法师端甫的生平和弘扬佛法的功德。唐朝宰相裴休撰写碑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刻立于唐会昌元年(八四一)。楷书,二十八行,每行五十四字。为柳公权六
为了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及学生学习书法,进行原碑帖临摹的需要,我们特编写了这套字帖。本套从帖所选碑帖参考了教育.部发文规定的中小学生必学碑帖品种,及结合成人书法爱好者的需求,遵循优选限度还原碑帖原貌的原
学习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主要通过临摹古代名家碑帖,不断提高对毛笔的控制能力、结构体势的理解能力和通篇章法的处理能力这一途径来实现。这与学习绘画艺术要到大自然中去写生,通过师法造化涵养艺术的生命力颇有不同。临摹不仅是锤炼书法基本功的不二法门,也是不断提高书法水平的必由之路,终其一生都不应间断,这已为历代的成功书家所证明。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整篇结构严密,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此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它是留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
锺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东汉末官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三国魏明帝时官至太傅,封定陵侯,人称“太傅”。书法师曹喜、刘德升、蔡邕等人。锺繇对楷书的形成有开创之功,也是“魏晋风韵”的奠基人。唐张怀《书断》评其书:“元常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锺繇传世书迹以小楷为主。本书收录其小楷六种,分别为《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墓田丙舍帖》《还示帖》《力命表》。《荐季直表》《贺捷表》之外,其他均传为王羲之临本。锺繇小楷正处书体更变之时,面貌多样,有的尚未脱尽隶书笔意,但已属楷体,而行笔简便流畅。学习锺繇小楷,应注重其自然的书写状态、古朴茂密的结字章法,以及来自隶书笔法的影响。
《张猛龙碑》,立于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五二二),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碑文楷书,碑阳共二十六行,每行四十六字,后四行为题名及年月。碑阴刻有人名共十二列,字数不等。碑额楷书三行共十二字。无撰书人姓名。碑文记载了张猛龙兴办教育的事迹。现存放在山东曲阜孔庙中,是魏碑后期佳作之一。此碑碑额、碑阳、碑阴三部分书法风格不尽相同。碑额大字端严奇伟,碑阴文字则潇洒恣肆,从而与碑阳文字的方整刚健互相辉映,形成的统一。 本帖收入了魏碑名帖《张猛龙碑》全文,较好地再现了原帖的面貌,是一本实用有效的书法临习范本。
元代书法,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以复古为创新的时代,元代诸家以唐人楷法为基础,极力规模二晋,形成了一代风气。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以其雄才大略,广交有才识的汉人,从各方面荐拔人才,并力图恢复旧有的体制而略加更张,尽管他在文化与思想上比较开放,但在军政、财权和殿试录用人才等方面却对汉人严加限制,于是有识之士不能在仕途上谋取功利,乃转趋于文艺,在书法领域中赵孟颊就是一个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文徵明书梅花诗 》为“中国著名碑帖彩色放大本”系列之一,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第八位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国亡被掳受折磨而死。赵佶能书善画,精于鉴别,是一位大艺术家。其楷书“瘦金体”,为后世所重。《神霄玉清万寿宫碑》,碑文共十六行,满行四十字,正文共三百六十六字。此碑为宋徽宗于宣和元年(1119年)以瘦金书写成,意在向天下阐明以道教治国的思想。先令汴京神霄宫刻碑,以该碑拓本颁赐天下,摹勒上石。现存于福建莆田三清殿的《神霄玉清万寿宫碑》,即是根据颁行的拓本摹刻的。《神霄玉清万寿宫碑》楷书中带有行书笔意,结字内紧外驰,细长欹侧,用笔爽利自然,布局疏稀而和谐,显得秀媚、静穆。此碑与宋徽宗其他手迹相比,略显丰腴,波磔神韵,跃然眼底。
《经典碑帖临摹教程》所选范本皆为书法史上的经典碑刻或刻帖,是历代学书者的重要范本。学习碑刻与刻帖,难点在于用纸、笔临摹刀刻的字迹。本套教程既有技法解析,又有临帖示范,或介绍“透过刀锋看笔锋”(启功先生语)之方法,或参酌拓本上的刀刻之痕而化为纸上的“金石气”。如此种种,皆旨在启发学书者探知书法艺术之门径。 编著者在北师大书法专业从事楷书、行书、书法史等课程的教学,所编写的内容皆为研究、教学中的心得,是一套非常难得的技法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