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楷书共28行,行54字。藏西安碑林。这本《柳公权玄秘塔碑》是《中国古代法书选》系列之一。
《墨点字帖传世碑帖第三辑李斯峄山碑》全部彩色印刷,高清还原名碑名帖的原貌。同时,每本对应简体释文,便于读者临摹研习,整套丛书采取低定价,精编印,是书法临习及欣赏的好法帖。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右侧5行,每行37字,左侧铭文部分已被磨去。 《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未经后人剔剜,是颜体中的代表作。
学习书法的目的在于实际运用,《颜真卿楷书教程(多宝塔碑全新升级版中国书法培训教程)》由路振平编著,从实用性出发,注重基础学习,鼓励创作。 本书对楷书基本字体进行详细指导,以名家原拓本为蓝本,经过筛选、归类及特殊的技术处理后,翻制成墨迹,并配以米字格,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并且掌握字形结构以及笔画定位。 为了配合书法培训教学和初学者自学,在编排结构上,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对各章节中范字的用笔特点、结字规律和书写宜忌作较为详细的临习指导,再针对不同形式的书法作品的结体规律、章法布局、落款方法及钤印位置等做了详细的理论、创作指导。
为了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及学生学习书法,进行原碑帖临摹的需要,我们特编写了这套字帖。本套从帖所选碑帖参考了发文规定的中小学生必学碑帖品种,及结合成人书法爱好者的需求,遵循优选限度还原碑帖原貌的原则,还将原碑帖中的干扰杂色进行弱化处理,让原碑例字得到凸显,对个别法帖采用放大拼接处理,方便读者仔细观察字形字貌,另增加释文说明,以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墨点字帖主编的《孙过庭书谱(彩色本)/传世碑帖精选》是孙过庭于垂拱三年(六八七)撰文并用草书书写的文书并茂的论书著作。纸本墨迹,纵二十七点一厘米,横八百九十八点二四厘米,现藏于 博物院。 《书谱》不仅是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也是一部系统的书法理论著作,阐述正草二体书法,见解精辟,富有辩证性,对后世书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初学草书者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及学生学习书法,进行原碑帖临摹的需要,我们特编写了这套字帖。本套从帖所选碑帖参考了发文规定的中小学生必学碑帖品种,及结合成人书法爱好者的需求,遵循优选限度还原碑帖原貌的原则,还将原碑帖中的干扰杂色进行弱化处理,让原碑例字得到凸显,对个别法帖采用放大拼接处理,方便读者仔细观察字形字貌,另增加释文说明,以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为了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及学生学习书法,进行原碑帖临摹的需要,墨点字帖特编写了这套字帖——《传世碑帖精选》。本套传世碑帖精选》从帖所选碑帖参考了 发文规定的中小学生必学碑帖品种,及结合成人书法爱好者的需求,遵循 限度还原碑帖原貌的原则,还将原碑帖中的干扰杂色进行弱化处理,让原碑例字得到凸显,对个别法帖采用放大拼接处理,方便读者仔细观察字形字貌,另增加释文说明,以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本套丛书汇集了历代名碑名帖,选用 版本,全部彩色呈现,高清还原传世碑帖的原貌,每本对应释文注解,对于个别碑帖采用放大拼接处理, 便于读者临摹研习。整套丛书采取低定价,精编印,是书法临习及欣赏的 法帖。由墨点字帖主编的《王羲 献之尺牍(彩色本)/传世碑帖精选》为该丛书的其中一册。
《古代经典碑帖善本》系列丛书由书法专业教授傅如明、刘天琪、刘逊芝三位专家担任主编;浩瀚文化编辑制作;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主要针对书法爱好者、初学者及书法专业院校学生使用。本系列丛书所选碑刻拓本及墨迹传本均为很好善本,汇聚海内外很好碑帖善本资料于一体,并附碑帖原尺寸拉页挂图,是书法临摹、欣赏的很好范本。
《草诀百韵歌》是一本流传日久、影响深远的解释草法的歌诀。以歌谣形式编撰,五字一句,两句一韵,共七十余韵,古人好取整数,故称“百韵歌”。其内容列举了二十多个草书部首、二十八个单字、三百多个形近字的区别。该歌诀言辞浅显,便于记诵,通俗实用,为草书初学者提供了入门阶梯和研习范本,因此久传不衰。明人杨慎认为 “《草诀百韵歌》乃宋人编成以示学者”。至明代,已有通行版本多种,如御制增编本、连奎馆石刻本、韩道亨写本、朱学古写本等。本书所刊为明万历四十一年韩道亨墨迹本。韩道亨,字颖泉,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明晚期,书法宗二王,尤擅草书。韩道亨墨迹本《草诀百韵歌》,不仅可供了解草书行笔结构之规律,其清晰劲丽的笔致更可供临摹,是草书初学者的范本。
《曹全碑》全称《汉邰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又称《曹景完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一八五年)立。书者不详。明万历初在邰阳(今陕西合阳县)莘里村出土。一九五六年移存于西安碑林。隶书。共二十四行,行四十五字。末行有[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碑阴列名五列,五十七字。篆书碑额已佚。碑主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今甘肃敦煌县西)人。曾任邰阳令,为官颇有政绩。碑文中未记其逝年。属吏王敞为其勒石纪功。出土时笔画完整,[因]字半缺。清康熙壬子(一六八七二年)后断裂缺字。此碑与《礼器碑》前后辉映,为汉石中至宝。如在汉碑分、隶之中求俊秀书法,则莫过此刻石。形容此碑书法如喻之以行云流水,美女簪花,不足喻其媚丽流畅;如喻之以飘逸风流,雅士衣锦,不足喻其品高娴雅。但此碑俊秀有余,雄健不足,典丽秀润之极,易使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第八位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国亡被掳受折磨而死。赵佶能书善画,精于鉴别,是一位大艺术家。其楷书“瘦金体”,为后世所重。《神霄玉清万寿宫碑》,碑文共十六行,满行四十字,正文共三百六十六字。此碑为宋徽宗于宣和元年(1119年)以瘦金书写成,意在向天下阐明以道教治国的思想。先令汴京神霄宫刻碑,以该碑拓本颁赐天下,摹勒上石。现存于福建莆田三清殿的《神霄玉清万寿宫碑》,即是根据颁行的拓本摹刻的。《神霄玉清万寿宫碑》楷书中带有行书笔意,结字内紧外驰,细长欹侧,用笔爽利自然,布局疏稀而和谐,显得秀媚、静穆。此碑与宋徽宗其他手迹相比,略显丰腴,波磔神韵,跃然眼底。
人美书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2018年重点推出的书法碑帖类图书,近期将陆续面世。全书采用大八开彩色印刷,由名家主编,选本精良、图版清晰、释文严谨、技法娴熟、印装精美。 n该系列书分为:天卷真书、地卷草书、玄卷隶书、黄卷篆书、宇卷行书五个大的序列,每个序列包含多部分卷,其中天卷真书30卷和玄卷隶书12卷将提前上市。 n天卷真书系列由北碑名家孙伯翔先生主编,后附孙先生名作《怎样写魏碑体》等真书技法和历代集评文章; n玄卷隶书系列由隶书名家著名学者华人德先生主编,附有华先生著名隶书研究文章和技法讲解,以及历代集评文章,方便读者欣赏、学习、临摹。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集贤直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赠魏国公,谥文敏。元代书画大家。真、行、草、隶、篆无不精绝,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代虞集认为:“赵松雪书,笔既流利,学亦渊深,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而不可及矣。”《三门记》,全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纸本,墨迹,原卷纵三十五点八厘米,横二百八十三点八厘米,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此卷由元牟巘撰文,赵孟頫书并篆额。此书为典型的“赵体”。用笔苍劲沉稳,线条厚实滋润,结体楷行相糅,章法布局经纬分明,静穆雅洁。明人李日华评:“此书有太和之朗而无其佻,有季海之重而无其钝,不用平原面目而含其精神,天下赵碑靠前也。”
《兰亭序七种》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和《禊帖》。王羲之书,郭沫若疑为隋唐人所伪托。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名列为行书书法帖、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今录唐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摹本,神龙半印本拓本,定武吴炳、柯九思、独孤氏藏本,共七种,系统地展示了《兰亭序》的版本全貌。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兰亭序》在王羲之死后的二百七十年间在民间珍藏,传唐太宗闻帖藏于智永(王羲之后人)徒弟辨才处,数征不得,遂命萧翼接近辨才,赚得信任,以王之杂帖诱辨才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