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演员创作时的思考与台词》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歌剧角色的创造,潜台词,演员的音调,什么是符号图示,台词的戏剧功能,语言的作用。本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罗西尼(1792-1868)生于罗马尼亚。让乔奇诺·罗西尼声誉鹊起的因素莫过于音乐的旋律,这点连华格纳都不得不承认。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喜歌剧《塞尔维亚的理发师》,一夜之间让罗西尼的音乐在欧洲各歌剧院中炙手可热。 罗西尼主要以喜歌剧作家的身分见知于今世,但他在世时,其严肃性、悲剧性的歌剧也获得很高评价--《奥泰罗》、《高林泰被围》、《摩西》、《威廉泰尔》都是让人口耳争传之作。他的退休蒙著一袭神秘面纱,曾经引来人们的猜疑。他的确又创作了两阙大规模的宗教乐曲《圣母哀悼曲》与《小庄严弥撒》,并以创制为数颇钜的钢琴小品以自娱。但是不管是啥原因,他的职业生涯确实在1829年声望达到峰时就倏然停止了。《塞尔维亚理发师》于1816年2月20日在罗马首演,整部歌剧内容趣味盎然,轻松且高潮迭起。内容叙述阿玛维瓦为追求罗西娜,在巴托洛的
《歌剧演员创作时的思考与台词》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歌剧角色的创造,潜台词,演员的音调,什么是符号图示,台词的戏剧功能,语言的作用。本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歌剧是各门艺术种类结合而产生的综合艺术形式。但当人们欣赏歌剧时,最本质的依然是欣赏音乐,尤其是欣赏歌唱艺术。许多歌剧中的经典咏叹调都早已被结集出版,供人们学习、演唱、欣赏和揣摩,但作为歌剧唱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重唱曲的乐谱编集出版,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于目前专门的歌剧重唱曲集几乎是空白,在国外也是少有问世。重唱是歌剧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角色之间的关系,有唇枪舌剑的争斗,也有心心相印的表白。在音色上,有时要求两人(或更多人)浑然一体,有时则要求对比强烈。在节奏上,有时要求亦步亦趋,如出一人,有时则此起彼伏、衔接紧凑。这就要求演唱者不仅要有厚实的演唱基础,还需要有丰富的艺术修养,能和对手配合默契的能力。我在二十余年的舞台生涯、学习积累及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
在电影《麻雀变凤凰》(PrettyWoman)中,艾德华对薇薇安说:“次看歌剧的人反应是很两极的,不是热爱,就是讨厌,但即便讨厌,也会学习慢慢接受它。”《茶花女》让薇薇安想起自己的坎苛命运,令她热泪盈眶。奥斯卡大片《刺激1995》(TheShawshankRedemption)中,被误判入狱的银行家安迪甘愿被关禁闭,也要替狱友播一曲《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徜徉在微风之中”,宛如天堂之音的咏叹调,使众人为之陶醉,忘了罪恶与牢狱的痛苦,享有短暂的心灵自由。电影《穿越时空爱上你》(Kate&Leopold)中,李奥伯爵引用了《波希米亚人》中的歌词,盛赞凯特:“月光如纱般轻拂着你的脸庞……”(odolcevisodimitecirconfusoalbalunar),不但让女主角坠入爱河,也让观者为之动容。17世纪以来,大师级的作曲家和诗人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精神融入音乐与剧本中,使人们在绚烂的
18世纪意大利正歌剧咏叹调旋律优美、动人,既适于初学者声音训练,又适于歌唱家展示其优美的音色、绝妙的气息控制力以及深厚的音乐素养,因此既是每位声乐学生的必修曲目,也是许多歌唱家喜爱的音乐会保留曲目。但是由于歌剧史上一直的偏见——一些理论家和作曲家认为这个时期的歌剧仅仅是歌唱家炫技工具,是歌剧黑暗的时代——而对这个时期的歌剧及咏叹调研究甚少,这种状况不仅对于歌剧本身及歌剧史的认识有失公允,而且对演唱者的学习和表演极为不利。笔者希望这部著作能够为改善这种状况尽绵薄之力。18世纪的意大利正歌剧是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要求下,在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和阿卡狄亚学会的推动下,在音乐人才和文学人才聚集的作用下兴盛起来的。在这些条件中成长起来的正歌剧具有严肃的情节、高贵的历史题材和以咏叹调为中心的
罗西尼(1792-1868)生于罗马尼亚。让乔奇诺·罗西尼声誉鹊起的因素莫过于音乐的旋律,这点连华格纳都不得不承认。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喜歌剧《塞尔维亚的理发师》,一夜之间让罗西尼的音乐在欧洲各歌剧院中炙手可热。 罗西尼主要以喜歌剧作家的身分见知于今世,但他在世时,其严肃性、悲剧性的歌剧也获得很高评价--《奥泰罗》、《高林泰被围》、《摩西》、《威廉泰尔》都是让人口耳争传之作。他的退休蒙著一袭神秘面纱,曾经引来人们的猜疑。他的确又创作了两阙大规模的宗教乐曲《圣母哀悼曲》与《小庄严弥撒》,并以创制为数颇钜的钢琴小品以自娱。但是不管是啥原因,他的职业生涯确实在1829年声望达到峰时就倏然停止了。《塞尔维亚理发师》于1816年2月20日在罗马首演,整部歌剧内容趣味盎然,轻松且高潮迭起。内容叙述阿玛维瓦为追求罗西娜,在巴托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