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包袱抖不完-裘英俊相声作品精选
    •   ( 0 条评论 )
    • 裘英俊 编著 /2010-07-01/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分传承篇和创新篇两部分,各12篇相声段子文本,共24篇,集结了多年来裘英俊创作改编的相声作品文本以及相声广播界同事们的“透底爆料”。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兼总编辑李英华台长和曲艺理论家、南开教授薛宝琨为其题序。另外作者的搭档以及几位电台的编辑、导播、主持人分别写了各自眼中的裘英俊。

    • ¥40 ¥258 折扣:1.6折
    • 正版书籍 牡丹亭·插图本 (明)汤显祖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明)汤显祖 /2024-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牡丹亭》,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之一。描写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遇欢会,梦醒之后遍寻不得,伤情而死。杜丽娘的鬼魂找到柳梦梅,人鬼相恋。柳梦梅掘坟开棺,丽娘起死回生,最终结为人间夫妻。《牡丹亭》以“至情”为主题,歌颂礼教、生死的爱情,赞美自由之人性。 本书以明末朱元镇校刻本为底本校注整理,有详细导读和简明注释,并配以明清诸本绣像四十余幅。

    • ¥42.64 ¥250.82 折扣:1.7折
    • 天津有个王毓宝
    •   ( 0 条评论 )
    • 刘小凯主编 /2015-12-01/ 天津人民出版社
    • 王毓宝是的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博采众长,不断从前辈艺人的演唱中汲取营养,通过改革、创新,创立了[天津时调],并形成了自己质朴、爽朗、甜润的表演风格。她既唱新节目,又改编传统剧目。她经常演出的传统曲目有:《放风筝》、《踢毽》、《七月七》和《拷红》等;现代曲目有:《翻江倒海》、《军民鱼水情》和《梦回神州》等。刘小凯主编的这本《天津有个王毓宝》对其演艺生涯和艺术成就进行了回顾,可谓是一部“天津时调发展史”。

    • ¥43.64 ¥265.28 折扣:1.6折
    • 中国戏曲艺术通论
    •   ( 0 条评论 )
    • 俞为民 主编 /2009-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稿共分两篇:上篇为中国戏曲的艺术形态,包括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与美学特征、中国戏曲的脚色体制、中国戏曲的表演功法、中国戏曲的表演程式、中国戏曲的脸谱与服饰、中国戏曲的音乐体制;下篇为中国戏曲的演进历程,包括中国戏曲的孕育、中国戏曲的形成、宋元南戏、宋元四大南戏、高明与《琵琶记》、元杂剧、元曲四大家。

    • ¥39.6 ¥257.2 折扣:1.5折
    • 相声那些事
    •   ( 0 条评论 )
    • 许秀林 著 /2015-04-01/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相声那些事》是追忆前辈关于相声艺术的著述,有些只言片语,珍贵细节,都是前辈多年舞台实践的积累,极可宝贵的经验。作者许秀林出于对相声艺术的热爱与坚持,引用前辈论点,列举艺术范例,在探索寻求中学习,在演出实践中体验感受,归纳整理了相声的艺术特性及表演技法,对于将相声作为传统艺术的从业者,具有参考价值。

    • ¥30.68 ¥239.36 折扣:1.3折
    • 中国相声的源与流
    •   ( 0 条评论 )
    • 陈建华 /2015-09-01/ 齐鲁书社
    • 《中国相声的源与流》由古代相声的萌芽与发展(先秦、两汉与隋唐)、古代相声的成熟(宋元明清)、现代相声的鼎盛(清末、民国、当代)三篇构成,主要包括:秦汉时代的相声萌芽;相声与唐代参军戏;唐代说唱艺术促进了相声发展;“像生”的成熟;金院本与相声的成熟等。

    • ¥45.09 ¥268.18 折扣:1.7折
    • 中国曲艺经典唱段100首
    •   ( 0 条评论 )
    • 连波 编著 /2012-07-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中国曲艺曲种繁多,音乐丰富。南北方曾有二百多个曲种,历来有“南弹北鼓”之说,即南方以弹词为代表,北方以鼓词为代表,它们在艺术上各显特色,在价值上又等量齐观。南方的弹词以苏州弹词影响较大,北方的鼓词则以京韵大鼓为侧重。鉴于此,连波编著的《中国曲艺经典唱段100首》以“南弹北鼓”为选编宗旨,选了23个曲种暨100首唱段,通过简要的文字说明,以彰显经典、弘扬流派,倡导交流,达到传承、发展的目的。为专业工作者提供一本可作比较研究的资料及广大爱好者可以此作自修学唱的实例。本书所收集的曲谱资料相当珍贵,采纳曲谱的标准是:具有的历史、美学、实用价值。丰富多彩、精湛优美的曲艺音乐,使人陶醉不已。

    • ¥40 ¥258 折扣:1.6折
    • 戏曲·曲艺唱腔设计
    •   ( 0 条评论 )
    • 杨瑞庆 编著 /2005-05-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戏曲和曲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两颗璀璨明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的润腔内容和结构特点,也有着许多相同的创腔方法。本书介绍了较流行的一些剧种和曲种的唱段,从熟悉唱腔、选择唱腔、编配唱腔、创新唱腔、丰满唱腔等几个环节去总结唱腔设计中的共性规律,以使创作者在设计戏曲、曲艺唱腔时能触类旁通,获得启发。本书条理清晰,叙述简洁,谱例典型,通俗实用。书后有“戏歌创作”专题,供有兴趣者参考。

    • ¥45.45 ¥268.9 折扣:1.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