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戏曲实用知识读本/戏曲进校园系列教材》分十章对戏曲的源流、特色及创作、演出的过程作比较全面的介绍。初学者很难划定学习内容的先后和学习时间的分配。爱好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先学唱念或练基本功,也可以先学乐器或化妆、服装等,但无论从何处入门,了解掌握较全面的戏曲知识都是有益的。 戏曲界公认,在中国戏曲的三百多个剧种中,昆剧和京剧是具代表性的剧种。昆剧历史悠久,人称“百戏之祖”,是古代戏曲的集大成者;京剧是近代戏曲的集大成者,至今对全国各地剧种影响深广。因此,作为一本各剧种通用的知识读本,书中举例多以京昆为主,地方戏只选用广东的有关剧种,特此说明。
这本集子里收有61首咏叹调,其内容多姿多彩,各有特色。其中《梅菲斯特费勒》中浮士德的终场独白《死亡将来临》和《穿过田野》在尚属首次出版。此为钢琴伴奏谱。
秦腔的广泛流传对各地戏剧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山西、河北、湖北、北京、安徽、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梆子声腔剧种,往往都称“秦腔”或“梆子”,并用秦腔音乐。鲁迅就曾在追述家乡绍兴戏时认为,“明末李自成闯荡天下是带着米脂的戏班子的,戏班子中有人流落到绍兴,于是就有了绍兴戏,故绍兴戏要比毗邻的嵊县越剧刚硬得多,实是秦腔的旁支兄弟。” 《中国秦腔》共10章,从秦腔历史、秦腔文学、秦腔音乐、秦腔表演、秦腔舞美、秦腔班社、秦腔理论研究和秦腔的流播与影响等方面系统介绍和研究了秦腔的历史和现状,并有珍贵的图片资料200余幅。 全书共50万字,并附有彩色及黑白插图200余幅,精美大气,书中除对秦腔作为中国戏剧的一支,与其他戏种的同与异做了充分阐述外,还以翔实的历史资料,雄辩的论证语言,对秦腔
《京剧剧目初探》收录一千三百余个京剧剧目的剧情说明,按剧情的历史朝代顺序排列。凡剧情与小说、笔记、说唱文学、杂剧、传奇有关者,择要加注说明。对某些剧目的艺术特点、主要角色、表演上的不同流派等也略作说明。书末附有剧目索引,以便检阅。本书对挖掘、研究京剧剧目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料,对研究其他戏曲也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