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舞蹈事典》是一部以新中国建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发生的舞蹈事件为编撰对象的工具书。本书的体例是以年、月为序,并将各项舞蹈事业分类进行编撰,内容涵盖中央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各大部委、各军医等级以上的各类舞蹈事件;对外交流舞蹈事件的收录以代表或具有国际水平为准则;对每个独立舞蹈事件的撰写,力求客观、准确、周详的同时根据其事件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分配详略不等的篇幅。全书基本上体现出视野宽广、信息丰富、重点突出、记录周详的特点,为了解和研究当代中国舞蹈和当代中国文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线索。
继《舞蹈学》集刊创刊号的专题“百年舞蹈史”,以宏观视角全面梳理总结了百年间舞蹈发展的辉煌业绩和艺术成就后, 本辑《舞蹈学》再次将视野投向更为宽广和深入的历史时空, 约请相关领域舞蹈史学专家书写中国民族舞蹈史学专文。以中华民族“四个共同”的历史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观为主导,秉持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立场,从多维学术视角梳理学脉、钩沉史实、辨析史迹、阐发理路,以学术的方式呈现了源远流长、百川汇流的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璀璨星河。
《新中国舞蹈发展史·舞蹈人物研究丛书·舞蹈文化求索六十年:罗雄岩文集》分为:“民舞散论”、“学术交流”、“舞思短评”、“舞文摘译”与“学诗小辑”五个部分,因不是按发表时序编排的,所以有些早期发表的文章却编排在后面,文字显得浅显。从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文化背景,可以了解我在学习与实践中成长的历程。舞文摘译部分主要是“现代舞”的内容,由于对此项研究比较肤浅,所以在记述、舞蹈家的人名及其作品的名称用字,会有不够确切之处。
汉画像舞蹈图像研究属于图像学范畴。图像学者把视觉图像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前图像志描述,即以实际经验为基础,解释初步的或自然的题材,这是对图像的事实性处理,即本书章论述的“汉画像舞蹈图像的生成”问题。第二,图像志(Iconography)分析,是对各种形象的描绘和分类,如《中国画像石全集》对全国范围内出土的画像石进行的分类志述,即本书第二章要谈到的“汉画像舞蹈图像的类别”。第三,图像学(Iconology)阐释,即在图像志基础上去发现某种关联性,揭示图像的深层意义,这是本书第三章“汉画像舞蹈图像的风格’’及第四章的“个案分析”。前两层次为依凭,后一层次为目的,用以为中国古典舞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汉代舞蹈的重建提供初步阐释的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