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范式》是从范式的层面对视觉形式进行考察。如果说视觉体验是一种个体的视觉行为与研究方式,那么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对作为集体方式的具有历史色彩与文化痕迹的视觉范式进行归纳。视觉形式的历史贯穿于人类视觉文化的长河之中,认识其发展与演化的形态与特征,无疑对从根本上探索当代视觉艺术设计方式与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参照价值。这种对历史文化形态的考察,可以以人类文明与文化大的发展阶段为背景,根据视觉形式发展的总体特征作出概括从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文化分期原则和视觉与图像的关系,可以将视觉范式划分为四个类型:原始范式——朴素的眼光与图腾,古典范式——理性的眼光与仿像,现代范式——形式眼光与纯视觉,后现代范式——体验的眼光与拟像。这种分类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不同时期的人们的总体视觉形式认知
因为不满设计师的作品老是那么贵,因为受不了美工教学书籍里的作品那么丑,所以米力一头栽进创作的花花世界。从来不爱打草稿,任凭想象驰骋。就是这样的米力,在DIY、插画、写作、设计上都呈现出强烈自我品味的风格。这就是米力的图文书,美丽的文字,可爱的图画,加上最潮的杂货收集,会让读者爱不释手。
《设计思维》以设计的行为、内容为中心,提供了展开思维扩展、思维聚敛的方式方法,产品设计内容的思维方式、黏着方式,文化结构、文化生产、文化价值在设计思维中具有核心地位,从而实现为内容产业提供文化资源的目的。本书力求在哲学与应用学科之间搭建桥梁,希望在行为与思想、历史与当下之间有畅通的思维。书中选用的插画多是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借此直观地说明人类对生活意义、生活福祉追求的始终如一,变化的是实现意义的技术、表现意义的形式。我们通过此种方式,探索了设计的内容、设计的意义、设计的形态、设计的技术等。 全书围绕产品生命不同时期设计了十一个实验,从理论到实践,从一个又一个的概念出发,形成一个又一个思维的片断与结构,拓展、聚敛、寻找是每次思维发散、思维组织的过程。书中每一章既可
新媒体艺术似是当代艺术——但却是不同的。新媒体艺术涉及交互性、网络和计算,并且比起物质本身,它更重过程。新媒体艺术作品,很难用传统艺术博物馆的介质、地理和年表类别进行分类。这些作品向策展人提出阐释、展览以及传播的新挑战。《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一书将这些挑战视为反思策展实践的契机。帮助新媒体艺术策展人在这快速发展的领域开发出一套灵活的工具,为那些将艺术领域作为分销和参与体系的策展人和艺术家提供有益的经验。《重思策展》探讨了特点鲜明的新媒体艺术,包括它的非物质性及其对时间和空间的质疑,以及它与诸如影像艺术、概念艺术、社会参与艺术、表演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的关联。两位作者都有着丰富的策展经验,提供了大量艺术作品与展览示例,展示了策展人和观众是如何在新媒体艺术特色中重新定义其角
你爱横条衫吗?一起来吧,加入米力的时尚生活新派对! 米力从小就喜欢DIY,七岁时喜欢拆解洋娃娃,在十三岁时上美劳课,老是做超出老师示范的作品。她从来不爱打草稿,任凭想象驰骋。就是这样的米力,在DIY、插画、写作,设计上都呈现出强烈自我品位的风格。本书地展现出米力这些专长,在一篇篇优雅的图文中,告诉你生活的品位、优雅的人物、旅行的趣味以及幸福的氛围……
本书呈现了山本耀司四十年设计生涯的轨迹,精选了不同时期对山本耀司的深度访谈,其中不仅涉及其对服装和设计的激进思考也包括其对时尚和社会潮流的深刻洞见。对皮娜·鲍什、维姆·文德斯等挚友的采访,更从另一个维度展现出一个独特坚定且富有创造力的山本,他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和女儿之间微妙的父女之情都让我们看到这个潇洒男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文中还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记录了多场震撼人心的时装发布现场,看山本耀司如何用时装向这个世界重重的挥拳。
《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是高等学校美育教材系列中的一册,主要介绍了产品设计的艺术性及其文化内涵。全书内容丰富,讲解循序渐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及知识性,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产品设计的艺术性及其文化内涵。《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不仅是一本实用的教材,亦可供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文字与版式设计(第二版)》由留德学者林家阳教授主笔,是一部经过德国创新设计教育洗礼,结合我国现行教育状况,经过作者15年苦心钻研并经历教学一线实践而著写的创新思维基础教本。 本书以培养市场需要的创新设计师为曰标,提出搭建一个由视觉传播设计、工业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数字媒体——即平面、立体、空间设计融通的学习平台。林教授主张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应突破传统绘画教学的束缚,走自己专业的道路,并提出了学好创新基础课程的三种学习方法,同时也严格地设定了重视过程教学的思路。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是一本观念新、原创性的创新设计基础教本,对目前各高校正在进行的基础课程改革将发挥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