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W》的编撰工作历时五年之久,收录数百幅图片,全面展示出骨骼与肌肉的形态,其角度之丰富、内容之翔实,可谓同类书籍之冠;对于影响人体外观的各种组织结构,《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W》也悉数提供清晰的照片展示和图解。基于对人体模特的观察和尸体解剖学的分析,《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W》还收录了人体各部位表面形态的独特画面——如脂肪垫、静脉血管和外生殖器——以及许多之前从未拍摄过的肌肉组织照片。此外,以CT扫描、核磁共振造影和尸体解剖为参考,《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W》还包含了众多切面图,将人体各部位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图片与文字解释对应,简洁的黑白两色可迅速将读者的目光引至关键部位。《牛津艺用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部标准参考读物,必将成为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系学生,以及艺术史学家们不可或缺
什么是西方艺术中裸体的本质?为什么中国艺术中没有裸体?身为汉学家和哲学家的法国人于连,以其独特的视野和角度,将这样的问题推到了读者面前。在西方,裸体从古到今,渗透各种艺术门类,并且成为西方艺术的基础。即便是教会遮掩了性,却也保留了裸体。而裸体似乎从未深入到另一个广袤的文化空间中。这便是中国文化。令人惊异的是,中国艺术传统中并不乏人物绘画和雕塑。于连认为,裸体在西方艺术中具有本体性地位:当裸体作为一定距离之外的对象呈现时,它成为逼人正视的本质性存在,将感性与理性、物理与意念、情欲与精神、自然与艺术的二元对立推向极致从而其上。而在中国文化中,并不存在如此截然的二元对立,中国艺术以和谐、自然为主旨,追求“神似”和流动的气韵。静态的、单一的裸体因此无法成为中国艺术哲学和创作的重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