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是景泰蓝行业里大师级的人物。由李菁编著的这本《蓝景述梦:李新民景泰蓝作品选》收录的就是由他创作的景泰蓝作品。内有艺术挂盘、瓶子、笔筒、碗、盒子、舍利塔、观音象等。每件制品都融入了艺术性,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很高。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追求生活审美和中国风审美的需求特点越来越凸显,从为产品本身的品质和功能而购买已经升级为为产品审美的附加价值而购买。因此,基于品牌审美的消费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本书立足于品牌审美,通过清晰的品牌审美板块、系统的内容、细致的阐释,手把手教读者如何借助审美赢得品牌经营的红利,并将品牌审美打造成 的品牌文化内涵。此外,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丰富翔实、图片高清精美。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仿佛置身于美学殿堂,可以帮助读者打开品牌美学设计和营销思路,对快速提升读者的审美设计能力和品牌审美意识大有裨益。
本书包括了柳宗悦重要的两部作品《工艺之道》《工艺文化》。他曾说:“因为有了工艺之道,美之国度才能得以实现。工艺文化才是与器物相结合、使国家变得美而健康的基础。” 《工艺之道》是关于工艺性质的论文集,讲述了民艺运动的理论基础,为工艺之美做了定调,阐述了何谓正确的工艺、错误的工艺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 《工艺文化》上篇“造型艺术”探索了工艺在多种艺术中的位置,及其与美术的关系。中篇“工艺之种种”说明了各种工艺的特殊性及工艺的正统。下篇“美与工艺”探讨了工艺美的目标和特色以及如何实现美等问题。
“藻井”,是指佛教建筑中最高,而且位于最中央的一部分,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极乐世界的天花板”。在中国古代,很多建筑都是木制建筑,因为很怕着火,就在屋顶的构架上画了许多类似水藻纹的图案,意为“此处有水,不会着火”,体现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思想,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体现。而木梁向上累架,是一个“覆斗形状”,好像一个大的彩绘井架,长久以来就形成了优美的藻井图案艺术。本书由杨东苗、金卫东为首的多位艺术家历时18年的探索与艰辛劳动,对历代敦煌100幅藻井精品图案艺术的纹饰与色彩进行了复原再现。
盆景事业的发展与壮大,与美学、文学、园林相伴,尤其与美学相伴发展,因此它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摄取自然,塑造自然,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是当今盆景造型的特色。姿态优美,韵律自然,诗画意浓,扣人心弦,给人以美的享受。本书图文并茂对福建盆景的历史、造型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颇具参考价值。 总之,姿态秀美,韵律自然,诗画意浓,扣人心弦的中国树木盆景艺术,与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健康身心、延年益寿,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造型上摄取自然、塑造自然,是每一位艺术家必须追求,且是首要追求的创作目标和创作基础。 我恳切期望《中国树木盆景系列丛书》的出版,对推进中国暨世界盆景艺术的发展,宏扬我中华盆景整体艺术的文化底蕴与创作水平,均能有所助益。
素描研究的内涵是什么?比例、透视、体块、空间等是素描的本质因素。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咬合”着体现物体的体积形及空间占有的状态;探索体现这种状态的艺术形式:线条、色调和笔触,并把这一切调动到人体素描、人物素描中对结构、质感以及表情、心理的刻画上,是素描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居台北的油画家冉茂芹先生笔下的素描,扎实、娴熟、精湛。画家运用不同材质、时间所表现的内容丰富的画面,洋溢着活脱的气息和浑厚的画味。经年锤炼之得意力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尤其对热心于写实绘画的青少年学习、掌握素质技巧要领,必将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十竹斋笺谱日志.倾盖篇由杭玫编
本书从着手整理资料到最后完稿,经历了时续时断的写作过程,主要是对本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满意。时值今日,在本书即将付梓的时候,我想感谢我的家人、同行和朋友们,是你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走到了今天;也想感谢我的学生们, 你们在课堂上的气场和灵动,在作品中释放的激情和活力,让我看到了装饰画艺术的希望和未来发展的美好图景。
色彩画以色彩艳丽、明亮、柔润、浑厚为特点,具有较强的覆盖力,且易涂易改。它既可以吸取水彩画的薄画技法,也可以像油画那样浑厚扎实地深入刻画。 本书汇集了17位中国美术学院高考状元的色彩静物作品。名师解析状元精选范画,对话状元成功心得,破解状元高分秘籍,讲授状元成功经验。
本书为“黄河文明研究”丛书之一,以“世家传承”的模式记述了钧窑创烧以降原产地的卢家、刘家、郗家、王家、杨家、任家、孔家、苗家、晋家等神垕钧瓷望族,并整体性地系统叙述和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集体化和市场化时期钧瓷艺人的命运、工艺成就及艺人群体的现代性转型。 作为一部比较完备的中国钧瓷艺人志书,本书从“政治惊扰一市场窄化”的独特理论视角,立意于宏观历史的“群体结构分析”,通过钧瓷艺人从艺身世的细微之处和家国命运的历史性颠簸,展示了传统手工艺人群体人性深处的苦难与光华,建构起人物志与社会学写作的新学术传统。
敦煌,举世认可的一座古代艺术宝库清华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杨琪,分作十讲,向读者介绍了有关敦煌的历史概况,欣赏塑像壁画时会遇到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如何辨识佛国世界里的诸佛弟子力士菩萨的形象,如何理解本生佛传经变故事画的内容,以及关于佛教石窟艺术的理论性认识作者采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配上有代表性的图画,希望让大众,尤其是年轻读者,读懂喜欢理解敦煌艺术
《中国陶瓷名著校读》汇集了古代至近现代一些与陶瓷有关的专论文献,包括国外的一些对中国陶瓷的研究论文,基本涵盖古今中外的陶瓷名著。同时,对每部经典进行了注释,编写作者简介、版本及内容说明,对有些古陶瓷文献进行了校勘说明。全书内容注解详细,便于学生学习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