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竹刻是嘉定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朵奇葩,也是“教化嘉定”的一张名片。本书站在时代的高度上,梳理历史,总结经验,全面反映嘉定竹刻的前世与今生。全书由30个专题组成,各自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合为一体,在书页的空隙处设置了“相关链接”,提供与正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和相关的知识点,以拓宽读者的视野。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注意吸收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融史料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基本风格,内容翔实,文笔流畅,图文并茂,雅俗共葭,既适用于专业人员研究参考,又适合于普通读者阅读欣赏。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的精神、竹的风韵、竹的艺术,显示了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情操和风采。其中尤以中国的竹编艺术最为令人瞩目。它为美化人们的生活,为促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为国家换取外汇,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这是一座经典的竹编艺术博物馆;这是一部浓缩的主编艺术发展史;这是一卷悦目的竹编美学鉴赏集;这是一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书!
《山东省博物馆藏鲁绣精粹》与广大读者见面,让我倍感高兴和欣慰。说到高兴,是因为全国集中收藏数量最多、质量的近2000件鲁绣工艺品中的佳作,在庆贺山东省博物馆新馆落成之际,以崭新的面貌陈列展出,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献给广大读者,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鲁绣文化,欣赏鲁绣艺术品,对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大有益处,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凯尔特艺术的图案为手工制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本书里收集了很多不同的种类,从简单的图案到更为复杂的形象,无论是新手还是富有经验的手工制作老手,都会发现它们很有吸引力。本书中的这些图案,许多都取自两本伟大的手绘稿《凯尔斯书》和《林迪斯凡福音书》。本书的“模板”部分,注意到了一些图案的历史溯源,但绝大多数图案都不能视为历史图案的严格复制,它们常常只是原来历史图案的一部分,而且为了实用已经进行了简化。在绘制这些图案时,作者考虑到手工制作的便利,用清晰和简单的线条来代表那种古代风格。有一些图案突出着古代凯尔特设计的原汁原味,而另外一些则进行了现代处理。不管你的口味是什么,所选择的制作方式是什么,也不管你的能力是什么水平,你都会在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锦和绣是丝绸最为华丽的两种装饰技法和效果。锦用天机抛梭织出,唐人颜师古在注《急就篇》时说:“织彩为文曰锦”;绣以神针引线铺就,《周礼·考工记》曰:“五彩备谓之绣”。周代的五彩只是指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赤、青、黄、黑、白五色,而到唐人的织彩则是对丰富多彩的统称了。用多色织出或是绣成的丝绸当然是绚丽多彩、耀眼夺目的,因而,世界上凡是绚丽多彩的事物皆可以用“锦绣”两字来描述。这套“中华锦绣”则是以空间作纬,按地域分民族,针对丝绸的各种品种的生产历史、传统工艺、主要种类、艺术风格以及文化现象等,娓娓道来。本书是其中的一个专题《蜀锦》,由黄修忠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