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珠宝鉴赏大全 由伟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4 条评论 )
    • 由伟 主编 /2018-07-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由伟主编的《珠宝鉴赏大全(全彩珍藏版)》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30多种珠宝玉石,包括它们的主要特征、类型、价值判断方法、主要产地、常见的作假手段及鉴别方法,以帮助人们掌握基本的珠宝鉴赏知识,准确地判断和评价珠宝的价值。本书的内容贴近当前的市场情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人们的选购、投资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本书既适合普通的珠宝爱好者和消费者阅读,也是珠宝专业人士值得拥有的实用参考书。

    • ¥20 ¥106 折扣:1.9折
    • 中华文化简明读本 干春松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干春松 著 /2017-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本书以中西文明互鉴为大背景,从中华文明的起源、演变,中国历史上的制度、思想、价值,以及艺术与审美等方面,简明又系统地阐释了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等多角度的阐发,并吸收当前学术界的经典观点,是本书的鲜明特征。本书是我们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文明特征、智慧形态的门径,对于弘扬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 ¥8 ¥35.37 折扣:2.3折
    •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松竹蔬果卷 铁源 华龄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铁源 /2004-05-01/ 华龄出版社
    • 明清瓷器上松竹蔬果纹饰在所有纹饰中所占比重较大,不仅内容广泛,题材丰富,其表现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时代风格更是不尽相同。诸如洪武官窑的构图严谨,绘画细腻;成化官窑的色调柔和宁静,淡雅幽婉;康熙民窑的勾擦皴点,极具质感;乾隆官窑的繁缛富丽,绘画精湛。《明清瓷器纹饰鉴定:松竹蔬果卷》共收有明清两代松竹蔬果纹饰器物五百三十件,按纹饰内容的不同分为:松竹梅、竹、竹石芭蕉、灵芝、银杏叶、莱菔菜、白菜、葫芦、佛手、石榴、葡萄、荔枝、枇杷、桃实、瓜果、三果、萱草等近二十大类。在具体阐述每种纹饰的历史渊源之后,对具体的器物进行详细的论述、对比、分析及鉴定。这里包括对器物的真伪对比,前朝与后代的对比,以及官窑与民窑之间的对比,使读者在了解纹饰的同时,能对每一时代纹饰的具体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帮

    • ¥85 ¥355.37 折扣:2.4折
    • 故宫藏汝窑瓷器 冯小琦 编著 紫禁城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冯小琦 编著 /2001-10-01/ 紫禁城出版社
    •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地处河南汝州而得名。汝宝器物以其精致的造型、滋润的釉质、独特的呈色以及传世器物稀少为历代藏家、研究家关注。由于对汝窑窑址的寻找多年未果,更增添了汝窑的神秘色彩。 对汝窑器物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早期阶段,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努力寻找汝窑窑址的同时,查找有关汝窑的文献资料,以文献列照传世器物进行研究。 关于汝窑,宋、明、清均见有文献著录。宋代,主要有周辉的《清波杂志》,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周密的《武林旧事》和《乾淳起居注》,杜绾的《石谱》,叶寘的《坦斋笔衡》,欧阳修的《归田集》;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承天员的《汝州志》,李日华的《紫桃轩又缀》,王世懋的《窥天外乘》,黄一正的《事物绀珠》,高濂的《遵生八笺》,张应文的《清秘藏》,田艺蘅的《留留青

    • ¥19 ¥69 折扣:2.8折
    • 2007古董拍卖年鉴:瓷器 古董拍卖年鉴编委会 湖南美术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古董拍卖年鉴编委会 /2007-04-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2007古董拍卖年鉴》分瓷器卷、玉器卷、杂项卷、书画卷共四册。收录了纽约、纳高、伦敦、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天津、沈阳、云南等城市或地区的四十余家拍卖公司2006年度拍卖成交记录与拍品图片。 本书内文条目原则上保留了原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部分原内容缺或不详的,即不注明,书画卷内文条目还有作者姓名、作品形式、创作年代、钤印等内容。 因境外拍卖公司宿地不同,本书拍品估价有多种币种:RMB人民币,USD美元,EUR欧元,GBP英磅,HKD港币。但本书所有拍品成交价均采用RMB(人民币)币种。 境外拍卖公司宿地英文缩写:NY纽约,LD伦敦,HK香港。

    • ¥56 ¥199 折扣:2.8折
    • 奇石 张力群 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张力群 主编 /2011-01-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什么是中国石文化?就是石头里的释道儒。“释”,换个字是“佛”,拆开来看“弗人”,不是凡人;“道”,换个字是“仙”,拆开来看“山人”,山里的神仙;“儒”,拆开来看“需人”,儒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三种人合在一起,谁能讲得清?然,众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石头,正以自己独特不可模仿或再造的魅力,展演了中国石文化的精髓所在。 玩石,让我们赋予生命一种特殊意义,这个意义就是过程的本身。我们谁也不敢奢望最终占有任何一粒石头,石头的使命,也只是负责岁月的积累与本质的呈现。然后,用亿万年前的漫长生命,完成与我们的每一次短暂地厮守与相遇。 人生苦短,玩玩石头。《奇石》由张力群编著。

    • ¥15 ¥73 折扣:2.1折
    • 烟云过眼 张伯驹 著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张伯驹 著 /2014-03-01/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 《烟云过眼(插图典藏本)》为张伯驹先生古代书画鉴藏随笔集。张伯驹先生作为收藏大家,古代书画鉴定大家,一生收藏过大批的名迹巨制,他凭借自己这一得天独厚的经历以及渊博的文物学养,写就这些文章,详论古代书画的流派风格演变、收传次序和真赝辨识。本书可谓是一部关于古代书画艺术鉴赏的专业之作。

    • ¥20 ¥79 折扣:2.5折
    • 古瓷收藏入门百科 叶佩兰 主编 吉林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叶佩兰 主编 /2006-01-01/ 吉林出版社
    • 古玩,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之精华;承载着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演变的重要见证。自有文字记载以来,鉴赏古物、收藏古玩一直是帝王、官宦、文人士大夫的文化特权。这种状况在中国一直延续了三千多年,时至今日,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众多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昔日只见于帝王之家、藏于豪门之室的古玩,亦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然而古玩市场好比一座藏满了奇珍异宝的宫殿,不得其门而入,终究不能观奇览胜,快心悦目。虽有奇玉美瓷、明清家具、名人字画罗列于前,可是面对目前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的古玩市场,大多数收藏爱好者由于不得收藏之法,不明辨真识伪的要领,往往不敢轻易涉足这一领域,或是在收藏的大门之外徘徊不前。如何在古玩收藏热潮中,解决这个问题,为更多收藏爱好者和意欲步入收

    • ¥5 ¥25.37 折扣:2折
    • 古印传奇--中国历代帝王玺印之谜 印农 编著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印农 编著 /2008-01-01/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我们的先贤所创造的方块汉字真是大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单字都是一个信息集成块。复合词组更有耐人寻味的深邃,比如,“陶冶”和“钻研”这两个词,怎么想怎么让你觉得高妙,真难为当初先贤怎么琢磨的。人的品德、学问、素养都需要“陶冶”。人类最初发明创造的器具就是陶器.而最粗糙的陶器也要在摄氏800—1200度的高温下才能冶造出来。用它来形容品德、学问的培养再恰当不过,不够火候,不经高温、不待时日是无法获得真德真知的。“钻”与“研”的概念大约都产生在新石器时代 ,深钻细磨须有耐心、细心、慧心、恒心,用来形容对学问、技能的提高贴切之至。而不愿经陶冶、不喜爱钻研就想获得骄人的成绩变成“大万儿”,实在是白日做梦。 我说这些是因为看了印农的近作而生感慨,他真是很下了一番钻研的功夫,陶冶出更高深美妙的艺术,人

    • ¥18 ¥75.37 折扣:2.4折
    • 古玩收藏基础知识1001问 史树青 主编 吉林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史树青 主编 /2006-01-01/ 吉林出版社
    •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玩”,无论是怀旧,还是保值,凡是遗留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只要能收而藏之的,似都可归入古玩之列。文化产业的繁荣和物质条件的富裕使得收藏古玩渐成一种时尚,茶余饭后,闲暇时节,或独自一人,或邀上三两知己好友,细细把玩品评,既有恍然间穿越了时空之感,也会于不经意中洋溢出雅致之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答疑解惑助您获得一双善于探索和发现的慧眼。生活不会因疑问而变得混沌,却会因追求答案的执着而变得灿烂。“古于1001系列”会是一缕阳光,守候在您收藏古玩的旅途中,使您的古玩收藏、投资与鉴定变得轻松自如。 书中本着“授人以渔”的出版思路,采用知识问答的形式,将收藏者所遇到的收藏问题,通过专家、学者多年的经验汇编,准确地作以评述,内容涉及中国古玩艺术发展史

    • ¥8 ¥29.37 折扣:2.7折
    • 元代瓷器 马希桂 等编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马希桂 等编 /2005-01-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元代制瓷业是宋,金制瓷业的继续和发展。元瓷夹在宋和明清两个制瓷业高峰之间,过渡性十分明显。一方面,宋、金时期的一些名窑,如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的传统产品仍在继续烧造,特别是龙泉,青白系诸窑,由于外销的需要,大件器型增多,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另一方面,元代中晚期景德镇又正式烧出了青花,釉里红,钴蓝釉,铜红釉,卵白釉等新品种,为它日后成为瓷都奠定了基础。钧窑 元朝统治时期,北方定窑、耀州窑巳经走向衰落,钧窑和磁州窑则继续发展。 元代钧窑系的烧造中心仍是河南禹县。这时期钧瓷的影响比宋朝还大,烧钧瓷的窑口在河南广有分布,河北、山西也有,形成了一个钧窑体系。和宋、金不同的是元钧瓷的胎子更厚,更粗糙、疏松,有砂粒及砂眼,胎子颜色深灰或土黄。胎釉结合不如宋钧紧密,釉子胳粗,有大

    • ¥26 ¥117 折扣:2.2折
    • 明清瓷器纹饰鉴定:景物纹饰卷 铁源 华龄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铁源 /2002-04-01/ 华龄出版社
    • 景物是明清瓷器装饰中的大类,不仅内容广泛,题材丰富,而且表现方式不尽相同,或为主题纹饰,或为辅助纹饰。其时代特征极为明显,如明初的简洁明快,明中期的婉约清丽,明晚期的夸张洒脱,官窑的精雕细琢,民窑的挥洒自如。本书共收有明清景物纹饰器物五百余件,按题材分为云、水、山水、树石栏杆四部分。在详细论述每一朝代风格特征的同时,以较多的笔墨对官民窑、历代之间的同类纹饰进行对比,使读者得以较全面的了解该纹饰的相关知识。由于景物在辅助纹饰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本书酌收了部分器物局部图,其目的是由小及大,便于读者了解景物纹饰的细微差别。

    • ¥107 ¥475.37 折扣:2.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