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编写课题组由5位合作过多次的专家组成,首席专家是中国人民大学高德步教授。 该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系统地阐述了从公元前9000年左右到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全面扼要地介绍了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与同类教材相比,首先,本教材进一步挖掘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世界经济史相关问题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书的框架体系;其次,本书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力求长时段地客观地介绍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第三,本书将中国的发展嵌入世界经济发展中,丰富了世界经济史的研究视角和内容;最后,注意吸纳和反映世界经济史的新近发展和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就像一面多棱镜。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是五千年文明积淀和荣辱史造就的数不尽的符号,它们鲜活、灿烂,却充满迷思;在中国人眼中,祖国在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成为东方巨龙再次腾飞的标志。然而,新中国60年风雨兼程、30年改革奇迹的宏伟篇章,不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如管中窥豹,又如身在庐山,只见一斑而难获全貌。 《大国经济之路》借助全世界名家关于中国最有深度的研究,结合作者多年来对中国经济的实地走访和切身感受,探讨中国经济当前或未来几年最紧迫的问题。书中既有对上启两宋、中承明清、下迄当代的中国经
中国就像一面多棱镜。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是五千年文明积淀和荣辱史造就的数不尽的符号,它们鲜活、灿烂,却充满迷思;在中国人眼中,祖国在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成为东方巨龙再次腾飞的标志。然而,新中国60年风雨兼程、30年改革奇迹的宏伟篇章,不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如管中窥豹,又如身在庐山,只见一斑而难获全貌。 《大国经济之路》借助全世界名家关于中国最有深度的研究,结合作者多年来对中国经济的实地走访和切身感受,探讨中国经济当前或未来几年最紧迫的问题。书中既有对上启两宋、中承明清、下迄当代的中国经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本书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和争议。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与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与全球经济大事密切相连。本书核心章节主要关注理论,而随后的章节则把理论应用于分析过去和现在的主要政策问题。 第六版新增内容概览: 第9章,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了特殊利益集团的捐助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影响作用,并对涉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内容进行了更新。 1章,贸易政策中的争议:分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及为什么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特定产业而获利。探索了当今关于全球化的争论。 9章,宏观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简单、直观地讨论了汇率制度对国际政策的主要影响。 第20章,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提供了关于欧洲单一货币体系的观点。 第22章,发展中国家:增长、危机和
《技术转移联盟导论》全面论述技术转移联盟的基础知识、技术转移联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以及技术转移联盟实务的基本内容。读者对象:技术转移机构和执业人员,技术转移相关专业师生。
本书是郭连成教授与唐朱昌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也是两位作者长期科研积 累的结果。本书的思路由郭连成提出,基本框架由郭连成设计,具体分工如下:郭连成撰写靠前、2、5、6、7章及附录;唐朱昌撰写第3、4、8章。全书由郭连成统稿、修改并很后定稿。
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清华经济学系列英文版教材·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下册):国际金融(第8版)》是美国许多知名大学的教材,它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和争议,在内容安排上既包含国际经济学的进展,又重视长期以来作为学科核心的传统理论与见解。《清华经济学系列英文版教材·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下册):国际金融(第8版)》配有大量的案例、专栏和图表,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作者以其多年来对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系统介绍了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决定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成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清华经济学系列英文版教材·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下册):国际金融(第8版)》内容丰富,包含了这两位经济学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适合于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本书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和争议。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与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与全球经济大事密切相连。本书核心章节主要关注理论,而随后的章节则把理论应用于分析过去和现在的主要政策问题。 第六版新增内容概览: 第9章,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了特殊利益集团的捐助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影响作用,并对涉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内容进行了更新。 1章,贸易政策中的争议:分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及为什么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特定产业而获利。探索了当今关于全球化的争论。 9章,宏观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简单、直观地讨论了汇率制度对国际政策的主要影响。 第20章,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提供了关于欧洲单一货币体系的观点。 第22章,发展中国家:增长、危机和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共有33个国家,总人口5亿多,经济总量高达1.8万亿美元,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虽然相距遥远,但友好交往源远流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我国实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对象,也是共同构筑和谐世界的重要伙伴。 我国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发展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关系。早在1988年,邓小平以其深邃的战略家的眼光,对将来的世界发展前景作出了这样的预言:“人们常讲21世纪是太平洋时代……我坚信,那时也会出现一个拉美时代。我希望太平洋时代、大西洋时代和拉美时代同时出现。”他还指出:“中国的政策是要同拉美国家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关系,使中拉关系成为南南合作的范例。”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从战略高
本书是郭连成教授与唐朱昌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也是两位作者长期科研积 累的结果。本书的思路由郭连成提出,基本框架由郭连成设计,具体分工如下:郭连成撰写靠前、2、5、6、7章及附录;唐朱昌撰写第3、4、8章。全书由郭连成统稿、修改并很后定稿。
本书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和争议。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与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与全球经济大事密切相连。本书核心章节主要关注理论,而随后的章节则把理论应用于分析过去和现在的主要政策问题。 第六版新增内容概览: 第9章,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了特殊利益集团的捐助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影响作用,并对涉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内容进行了更新。 1章,贸易政策中的争议:分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及为什么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特定产业而获利。探索了当今关于全球化的争论。 9章,宏观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简单、直观地讨论了汇率制度对国际政策的主要影响。 第20章,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提供了关于欧洲单一货币体系的观点。 第22章,发展中国家:增长、危机和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作为过去这十年中全球范围内发展速度最快,同时也是活力的经济区域,亚洲各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代。但是我们看到发展中亚洲所享受到的新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牢固的根基。随着2008年进入尾声,这个区域中的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有的甚至直接陷入了衰退。亚洲各国不仅不具备与世界其他各国的疲软趋势“脱钩”的能力,反而由于其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变得比十年前更加紧密地与世界市场绑定在了一起。曾经一度光明灿烂的前景变得晦暗难测。投资者们、商人们、决策者们、以及政治家们都需要更深入的挖掘这个至关重要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