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亚洲竞争力2011年度报告》主要内容为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是当前正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主要决定一个经济体实力的是经济发展的增量而不是存量,决定一个经济体竞争力的是其基本细胞 企业的竞争力。许多有识之士早已高瞻远瞩,敏锐地把握到了亚洲经济发展的新脉搏。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具体开展了亚洲竞争力研究,并推出《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亚洲竞争力2011年度报告》,意在帮助亚洲各经济体和企业了解自己的竞争力定位;让亚洲经济体和企业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促进亚洲经济体和企业开展紧密合作;最终目的是促进亚洲经济体和企业主动把握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不仅让亚洲、也让世界分享亚洲成长的果实
《巴黎协定》创新性地采用了“协定”+“决定”的组合模式,照顾了所有国家核心关切,体现了大包容性,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史上的里程碑式文件。本书系统性地对《巴黎协定》进行了评估,从目标、原则、愿景、减排模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巴黎协定》的标志性进步,讨论了《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趋势,对INDC、减缓、适应、资金、技术、透明度和能力建设等具体条款做了全方位评估,并结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问题和政策建议。
何多苓,四川美术学院“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八十年代初以《春风已苏醒》、《青春》等作品为代表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油画史上的特殊的地位。那一时期何多苓的作品是抒情的、诗意的、神秘的、不可知的……当下何多苓的作品更具个人化,在写实主义的自身语言模式中努力探求一种当代的可能性。画面神秘、耐人寻味、灰色的色彩微妙而复杂,灵动性的笔触准确的把握了造型,细微的层次感,微妙的灰色和彩色交织,无形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本画册是何多苓根据契诃夫小说《带阁楼的房子》而创作的44连环画,带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契诃夫的《带阁楼的房子》。
《拉美黄皮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14~2015)》系统阐释了2014年拉丁美洲和加加勒比地区诸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探究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中的新难题、新趋势和新对策,并在此基础上预测2015年的发展前景。
本书紧紧围绕国家和辽宁省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统一部署,借鉴外典型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效率,打通科技与产业对接通道,积极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建,建设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创新策源中心。
“知识在于积累”。中老友好关系恢复后近15年间的老挝经贸资料积累助我更为客观、准确、全面地认识老挝。我想,这也是关注老挝问题和开展经济外交的领导者、研究者、管理者,实践者希望了解的。感性的知识有待于理性的认识。故我尽其所能,去粗取精、专题研究、综合分析,最终形成了《走近老挝》所列的“学”“问”结晶,力求客观反映老挝经贸的真实面貌,以补研究老挝资料的不足,供有志于“走进老挝”的“有心人”参考。校稿期间,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我于2006年3月再赴老挝,在万象实地校对、勘误、吐故、纳新、力求《走近老挝》内容更加丰富、准确、实用,也企求少一点付印前的遗憾。
作为靠前辑,本书主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日本经济政策和中日金融贸易交流的学理和实证分析;二、中日以及东亚的跨区域经济贸易领域中政治、政策和经济框架研究;三、关于日本经济政策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和探讨;四、围绕日本经济和中日贸易有关的制度和法律的论述和分析。
本书对全球系统性风险指数的分析,将从原来的指数开始,再过渡到更新后的指数,同时比较两个全球系统性风险指数。原来的全球系统性风险指数从1897年持续到现在,应该是历史超长的风险指数了。新全球系统性风险指数从1993年始,是对全球格局变化的体现。描述全球系统性风险指数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全球系统性风险指数的一种检验,即它与历史上已经出现的系统性风险是否一致。尽管这种检验还可以有其他多种方法,比如,将历史上所有的重大风险及其影响建成库,进行一一比对。通过对原全球系统性风险指数的分阶段分析,发现其基本上能体现全球系统性风险,我们认为至少在目前阶段,两种系统性风险指数都有存在的必要。
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乔尔?弗雷施曼所著的《基金会》一书回顾了整个20世纪美国慈善事业的历史和目标,并对慈善事业如何在21世纪更加有效地运作和实现公开透明提出了高见。弗雷施曼对慈善部门如何更好地自律提出了明智且具体的建议,并坚信基金会能为人道主义作出更为突出的贡献。这使得我们为之振奋,并愿意将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