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ely Pla旅行指南以丰富及时的信息,帮你计划不寻常的行程。它是旅途中的朋友,孤独着自己,却在你最需要时热情地为你出谋划策。澳大利亚LonelyPla公司所著的《贵州》将带你顺利地穿行曲折迂回的高山,去倾听那秘境中的侗族大歌,沉醉于令人迷醉的美酒。拿起它,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出发,无需等待!
本丛书不仅可以让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受到生动而又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加珍惜的幸福生活,而且可以帮助目前尚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将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老区脱贫致富,对于落实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本套丛书以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为主线,辅以其他革命根据地红军的长征线路,按照出发、突破、转折、转战、会师的时间顺序和地理区域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分册,系统介绍长征沿线的革命遗址和文化、自然景观。丛书图文并茂,资料详实,内容丰富,把革命传统教育、陶冶性情和文化涵养融为一体。
《发现者旅行指南:四川》是一本全面、深度解读四川的旅游文化读本。 《发现者旅行指南:四川》首先以近70页的篇幅,深度、直观地介绍四川,然后分为成都、成都周边、乐山、川东南、川东北、雅安等章,全面、系统介绍四川各地的精彩美景。同时,在交通、美食、住宿、购物、娱乐等方面提供了详实的资讯攻略。 《发现者旅行指南:四川》是您了解四川、前往四川旅行之书。
在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有一块属于四川的区域叫川西高原。这里不雪峰、冰川、草甸、湖泊,还有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和民俗风情……摄影家、作家王琦先生,历时10年关注川西高原,用镜头、用笔墨、用心灵,记录下了这一区域的人文、自然景观。《探秘川西高原》中收录的16篇文稿所涉猎的境域,几乎都是常规旅游没有涉足之地。全书内容叙述之朴实、采访之深入、图片之精美、洞察之深邃,令人欣悦。
成都武侯祠占地210亩,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部分组成,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时,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武侯祠的历史沿革和文物,以丰富的照片相匹配,图文并茂, 有的学术性,可读性也很强。
导游资格考试的知心朋友:本书作者长期担任青年导游的培训工作。书中内容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内容充实,非常适合考生考前的培训和复习。专职导游的工作手册:本书针对导游实践,重点解决四川旅游途中的导游词难题。书中内容全部来自作者真实的导游经历,并严格采用旅行社惯常的旅游路线。在枯燥的旅途中穿插沿途的历史掌故,经济地理、野谈趣闻、风俗禁忌、饮食文化、休闲娱乐……整个途中导游词纵横捭阖,恣意汪洋,极易上口。四川旅游爱好者的途中指南:作者对四川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旅游文化、如数家珍,整个叙述过程痛快淋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川藏区民居图谱(甘孜州康东卷)》内容简介:四川藏区地域广阔,地形地貌丰富,文化类型多元,从南至北,由东到西,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藏民居建筑文化。《四川藏区民居图谱(甘孜州康东卷)》深入挖掘这些凝固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藏民居建筑文化,以期读者从民居建筑文化的视角感受四川藏区风貌。全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丰富,相尖数据大都是编撰组实地考察所得的一手资料。《四川藏区民居图谱(甘孜州康东卷)》适合民居文化研究者、旅游行业管理者、旅游规划者以及旅游爱好者阅读。
导游资格考试的知心朋友:本书作者长期担任青年导游的培训工作。书中内容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内容充实,非常适合考生考前的培训和复习。 专职导游的工作手册:本书针对导游实践,重点解决四川旅游途中的导游词难题。书中内容全部来自作者真实的导游经历,并严格采用旅行社惯常的旅游路线。在枯燥的旅途中穿插沿途的历史掌故,经济地理、野谈趣闻、风俗禁忌、饮食文化、休闲娱乐……整个途中导游词纵横捭阖,恣意汪洋,极易上口。 四川旅游爱好者的途中指南:作者对四川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旅游文化、如数家珍,整个叙述过程痛快淋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内容简介
川藏茶马古道在历史上,在藏汉民族团结、交流往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天下茶马古道。今天,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就茶马古道的开发特作了这样的论述:“在这条古道上,集中了中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经过适度开发,完全可以成为的旅游绝品。” 国家交通界定论:“川藏线工程地质类型最全面,最丰富,川藏公路线是世界上交通工程的地质博物馆!”
承蒙广大中外读者垂青,《西双版纳风情奇趣录》一书1986年出版3万册后,3年内即销售一空;1993年再版3.1万册,近来已所剩无几。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了发展西双版纳的旅游业,振兴民族经济,加快边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云南民族出版社决定第二次再版这本书。 在第二次再版之前,笔者重读了这本书,除了对因校对问题出现的差错进行修正以外,特对以下4个问题进行了修改: 一、将原书中的“景童金殿国”改为“勐泐国”。西双版纳古称勐泐,傣族首领帕雅真入主勐泐时,他所建立的隶属于南宋的地方政权叫勐泐国。公元9~11世纪,为了抵抗吉篾人(高棉人)的侵扰,勐泐国曾与以泰国清迈为中心的“兰纳国”、以缅甸景栋为中心的“勐艮国”、以老挝琅勃拉邦(景邦)为中心的“勐老国”、以越南勐交为中心的“勐交国”联合组成强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