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杜瓦诺迷人的黑白照片让巴黎的魅力永世流传。杜瓦诺为巴黎所深深倾倒;这座城市既有安谧静美的怀旧感,也有熙熙攘攘的现代感,这为他的摄影创作提供了一个万花筒式的背景。杜瓦诺在捕捉日常生活的诗意方面有着非凡的天才,从一个优雅地遛着狗的女人到一群过街的小学生,再到那个的市政厅前的亲吻,他有着一双善于捕捉幽默感和辛酸感的眼睛,正是这种眼力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为大众所喜爱。 本书由罗伯特·杜瓦诺的两个女儿安妮特·杜瓦诺与弗朗辛·德鲁迪耶精心编选,她们从继承的40万张照片中精选出560张照片以飨读者,其中许多照片都是次得到出版。全书还穿插了从杜瓦诺的私人笔记中摘选出来的语句,这些文字富有智慧,让人一窥杜瓦诺的精神世界。
《(1949-2019)同心变迁》是一部画册。为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见证历史缩影,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同心县历史变迁、经济社会发展、人文风貌等,政协同心县第十一届委员会选取新中国成立后,是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同心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程、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以及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形成该历史图片资料专辑。
本书介绍了当代摄影家于德水,他于1978年从事摄影,在40余年的生涯中曾荣获许多重要奖项,主要作品有《黄河流年》,曾任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
本书为“中国河北摄影家文献”丛书中的一种,本分册介绍摄影家刘畅,书中收录了她在温哥华拍摄的人物摄影作品。从2016年到2018年,她采访了700余个陌生人,倾听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梦想,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生命的某个侧面,同时也反射出摄影者的自我探索和成长。
《美国表象》由斯蒂芬·肖尔于1972至1973年拍摄的一系列创新照片组成,其中大部分都未经发表。这个项目将纪实摄影推向了新高度。当它首次在纽约的光线画廊(Light Gallery)展出时,肖尔穿越美国旅行的这份视觉日记让评论家们摸不着头脑。他展示的几百张彩色照片,只是在新泽西州柯达冲印店里冲洗出来的,这与当时被接纳为艺术摄影的正规黑白照片截然不同。尽管评论并不看好这一展览,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任摄影策展人的韦斯顿·内夫(Weston Naef)依然买下了所有展品。这220幅照片至今仍留在大都会博物馆。自此之后,《美国表象》成了对我们的快速生活及以消费为导向的世界进行记录的基准。这一作品延续了沃克·埃文斯和罗伯特·弗兰克穿越美国的体验。并持续影响着当今的摄影师。这本书集结了该系列中迄今尚未发表的多的照片,并首次按照它们
《秦岭深处:2016引汉济渭影像》是一本完整的工程影像志,用摄影家的镜头来记录重大水利工程。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本书的意义和价值就十分重大,在中国摄影史上也是的。正如蒋建军先生所言,引汉济渭在建造两个工程,一个是水利工程,一个是文化工程,而这本摄影画册正是文化工程的主要组成。
罗伯特·杜瓦诺迷人的黑白照片让巴黎的魅力永世流传。杜瓦诺为巴黎所深深倾倒;这座城市既有安谧静美的怀旧感,也有熙熙攘攘的现代感,这为他的摄影创作提供了一个万花筒式的背景。杜瓦诺在捕捉日常生活的诗意方面有着非凡的天才,从一个优雅地遛着狗的女人到一群过街的小学生,再到那个的市政厅前的亲吻,他有着一双善于捕捉幽默感和辛酸感的眼睛,正是这种眼力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为大众所喜爱。 本书由罗伯特·杜瓦诺的两个女儿安妮特·杜瓦诺与弗朗辛·德鲁迪耶精心编选,她们从继承的40万张照片中精选出560张照片以飨读者,其中许多照片都是次得到出版。全书还穿插了从杜瓦诺的私人笔记中摘选出来的语句,这些文字富有智慧,让人一窥杜瓦诺的精神世界。
朱宝霞编的《百名摄影师聚焦俄罗斯》是中国日报“百名摄影师聚焦”系列的近期新作品,由中国日报与俄罗斯报联袂推出。画册收录了中国和俄罗斯140余位摄影师精心拍摄的200余幅图片,体现了俄罗斯悠久的历史文化、民众的乐观与坚毅以及广袤国土上的旖旎风光。主办方从画册中精选了部分作品在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向公众展示。
本书用300多幅珍贵影像,书写百年青春史诗,再现一代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 百年青春的影像都定格在这些照片里: 1920年代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道的青年 1930年代历尽艰险奔赴延安的青年, 1940年代怒吼“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青年, 1950年“最热情、最有理想、最有献身精神”的青年 1960年代上山下乡建设祖国的青年 1970年代在时代变革中迈向新生活的青年 1980年代理想诗意、屡创风潮的青年 1990年代高歌“我的未来不是梦”的青年 2000年代激情飞扬的奥运青年 2010年代不愿躺平的创业青年 2020年代负重前行的抗疫青年 跟着他们的步伐, 每一代中国人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青春模样。
《夜色长城(李宗献作品集)》共收藏并展示了李宗献的50余幅精美的夜色长城作品,内容反映了他长达两年,自嘉峪关出发,途经胜金关、三关口、榆林、雁门关、紫荆关、张家口、居庸关、山海关、虎山等近80个关口,行程一万多公里,系统拍摄中国万里长城的夜景。作品从一个视觉文化的角度嵌入,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今天的万里长城进行全景观扫描,对当代社会和历史文化进行加深刻的反思。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水从这里流过。百名摄影师面对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陕西,恰如其分地用递进的方式,用长短镜头,展现了三秦大地历史的进步,物质的进步,人民生活的进步。这里不断地有文物出土,这里更在创造着未来的生机。朱宝霞主编的《百名摄影师聚焦陕西》收录20世纪80年代后在陕西省拍摄的纪实摄影作品,展示陕西的悠久历史、民俗风情、文化古韵及经济发展成就,促进陕西的对外交流。
贺福元先生的摄影艺术风格自然大气、雄浑壮丽,追求质朴,不尚浮华,艺如其人。这几年他的摄影作品先后在中国的上海世博会、北京民族宫、天津艺术中心及蒙古国乌兰巴托中蒙文化中心展出并获奖。他因热爱草原民族文化,在摄影艺术上不断追求真、善、美而受到摄影界专家的认可、同道的尊敬。今年春节,他的摄影代表作《套马》受联合国国际组织关注和邀请,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受到联合国宵员及各国使节、美围文化艺术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作者曾长期深入中国铁路建设的一线,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目睹了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的过程,且直接参与、建设了一些重点工程,《一“路”走来:赵萌摄影作品集》将其历年记录下来的铁路建设照片,连同沿途采撷的风光摄影一并编辑成册,展现了中国铁路建设发展史上的诸项及祖国铁路近些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变迁 巴东县黄土坡滑坡整体避险搬迁纪事》以图文形式,用纪实的手法,再现和铭记了这一段艰难而又昂扬的历史,展现整体避险搬迁的沧桑岁月与巨大变化。该画册分为“溯源、诱因、避险、新生、纪事”五个篇章,对浩繁的搬迁历程进行纵横梳理,把握了环境与人文、磅礴与细腻、主线与细节、艺术与通俗、图片与文字的有机结合,既纵横捭阖,又钩玄摘要,使之成为上乘的历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