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女性的身心灵读物。鼓励女性真实活出自己的能量与热情,在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回归柔和、单纯、放松、性感的状态。平衡男性世界的竞争、压力与过度的执着,从而使女性活在更加完满与平和的状态里,找到自己生为女人可以为这个世界做出的贡献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
国际著名情感问题专家莉尔?朗兹以坚实的科学研究为基础,通过真实生动的个案,对男女两性在情爱观念与行为上的差异进行了饶有趣味的分析。书中详细描述了男女在情感需求与表达方面的区别,探讨了他们坠入情网的缘由和过程,并由此引导我们通过各种语言以及非语言的方法与技巧,博得意中人的青睐,收获心目中的理想爱情。 在相遇之初如何进行目光接触?如何穿衣打扮和举手投足?如何把握欲擒故纵的火候?如何寻找和发掘彼此的相似之处?如何表露自身*令意中人欣赏的特质?怎样满足伴侣内心深处的性幻想?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莉尔?朗兹为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在婚恋幸福方面助你一臂之力! 这是一本教会男人和女人如何与自己心仪之人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书,拥有它你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快点付诸行动,收获
每个人都会变老,但今天的一个小举动,可能让我们和亲人在晚年少受几十年的苦。让人们恐惧的不是溘然长逝,而是无法自理、卧床不起的无尽折磨。心理学家丹尼尔·J.列维廷也逐步步入了老年生活,有一天早上他发现报纸上的字看不清了,他以为是报社改小了字号,甚至怀疑自己的胳膊一夜之间缩水了。衰老来得如此突然,令他陷入了无尽的思考,也促使他将所思所学与研究成果融汇成一部著作。本书从科普的角度为读者讲解晚年的生活是怎样的,老年人会面临哪些困难,让我们以更细致体贴的心态去理解自己老去的亲人;还会介绍与衰老相关的种种科学真相,并帮助我们为防范衰老提前做好准备;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世界范围内一些优秀的养老、临终关怀案例,以及一些将晚年过得有滋有味的老人的生活。全球老龄化已无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选择怒斥光阴的
爱贯穿于生命的始终。我们如何找到爱?我们如何维系爱?痛失所爱时,我们将如何面对?这是本书试图探讨的三个问题。作者采访了二十余位名人,包括作家、心理治疗师和情感专家等,基于各自的经历,围绕爱与联结展开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探讨。 ○作家阿兰·德波顿谈独处的心理:“独处的客观事实不是问题,你讲给自己听的故事才是问题所在。” ○婚恋心理咨询师埃丝特·佩瑞尔谈关系的维系:“爱并不是一种激情的状态。它是一个动词。” ○《当呼吸化为空气》作者之妻露西谈死亡、生命和爱:“浪漫存在于艰辛里,并不在亲吻中。”
1.女孩出生:日本人更偏爱生女儿,日本女性地位上升了吗?在少子老龄化社会中,正因为女性的“性别分工地位并没有改变”。父母更希望得到女儿而不是儿媳的照料,生女儿的偏好才增加了。2.女生升学:高学历化社会,父母对儿女的教育投资一视同仁了吗?虽然男性与女性都“处在两个市场之中:劳动力市场和婚姻市场”但不少父母更倾向于为女儿在婚姻市场中投资。3.女性求职:招聘中不允许“仅限男性”,女性求职环境变好了吗?尽管表面这类招聘消失了,但在面试时,询问女性婚姻情况等性别歧视现象依旧真实存在。4.女性升职:女领导少,是因为具备领导力的女性人数少吗?女性缺乏领导力是一种偏见,“岗位可以培育能力。在过去,女性根本没会获得这种培育能力的岗位”。5.职场妈妈回归:对职场妈妈的“体谅”,是一种歧视吗?“特意减少职场妈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1881年出生在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庭。早年求学柏林和维也纳,初时作为诗人和翻译家,继而作为传记作家而为人所知。茨威格交游广泛,两次大战期间生活在萨尔茨堡,享有文学盛名。1934年崛起后流亡英国,之后曾在美国短时滞留,最终定居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尽。本书写于1939—1940年间,于1944年出版。 舒昌善先生所译《昨日的世界》,1991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并于1992和1996年重印。2004年,该版本被广西师大出版社纳入“影响过一代人的书”系列。此新译本是以德国费舍尔出版社版为底本,在原译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校订和修改工作,并对书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补充了大量注释。
你是不是每天都忙忙碌碌,工作上的压力、家庭的重担,压得你几乎喘不上气来? 《共度好时光》将给你一个放松的机会,本书由365篇灵修小文组成,内容取材自美国“今日家庭”事工机构创始人丹尼斯?雷尼夫妇的家庭生活。每天抽出短短一段时间,与心爱的人一同品读书中的文章,你将会得到生活的力量、解决现实中矛盾的智慧,夫妻关系也会更加亲密。 愿这些“他山之石”能够激发你们对婚姻生活的感悟,让你们的婚姻重燃浪漫,绽放出奇光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