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是曾国藩一生重要的杰作之一,其家人、鉴人的深邃思想和实用方法全存于该书中。虽然该书只有短短的两千多字,却包含了无穷的智慧,融会了中国几千年来察人、鉴人的精华。中国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一书中就曾谈到: 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 看相 的学问 《冰鉴》这一部书。 《冰鉴》体虽小而思精,言虽少而意深。它从整体出发,就相论人,就神论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归宿。讲究均衡与对称、相称与相合、中和与活度、和谐与协调、丰次与取合等等。
要想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就要拥有更多的智慧与韬略,这是现代人要成功所必需的。本书通过对为人处世、说话办事的技巧和韬略的分析举例,为广大读者介绍了一种全新而实用的做人理念,具有睿智、谋略与高瞻远瞩的深刻内涵。如果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培养自己大胆而不蛮干的“厚”之精神,同时把“灰”的度掌握好,在现实的磨练中积累经验,必将有所获益。
智者,聪慧的人,聪明的人,有灵性的人;愚者,笨拙的人,鲁钝的人。 从科学的角度讲,人与人之间确有智商高低、上下之分;但从人性的角度讲,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异在于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一句话:主观意识。因为智者和愚者,中间不隔九天,不隔五洋,不横千仞绝壁,不横万丈沟壑;他们甚至是近邻、是兄弟、是左手与右手、是上嘴唇与下嘴唇、是上眼皮与下限皮……就是一句话:只差一点点。 如果人人都坐如铜钟、静如处子,什么活也不干、什么事儿也不做,是很难区分“愚”与“智”的。所谓的智者与愚者,也只能在具体的行为实践中见泾渭。因此,无论在职场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一门心思去实现把事做好的目的,真正彻头彻尾的愚者,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不存在的。
《大行先顾细谨》是一本讲述人生哲学、处世之道的通俗读物。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大行先顾细谨》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人生的思想智慧结晶。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文章,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自谓之糊涂,人谓之高明,才是智者,自谓之高明,人谓之糊涂,便为愚人。 投机取巧,可能难得重用;锋芒太露,又易招人陷害。小聪明者,事事争名夺利,处处争功诿过,往往因小失大;大智慧者,小事糊涂,大事高明,舍小利而成大功。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
巧妙应对是待人处世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有些事情的成败,全在于你应对的灵敏度。利害是得失的根本,得失是成败的根源。聪明智慧的人看到名利,就考虑到灾害。愚蠢的人看到名利,就忘记了灾害,考虑到了灾害,灾害就不会发生;忘记了灾害,灾害就会出现。 如果本书有任何一点观念能够让你少一点棱角,多一些圆融通达,在各种场合下都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是我们非常乐意见到的事,但我们更乐意见到的是,因本书让你获得人生及事业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