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历久弥新的变革。在此过程中,并购重组的蓬勃兴起,无疑是非常受关注的主题之一。 本书精选并收录了自1993年至今共513个案例,每个案例中,都重点呈现了重组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组前后的财务分析、重组过程中的资本运作、重组的投入产出分析、重组中涉及的制度及法律问题分析等内容,并对案例中所得出的经验与启示进行了探讨。
本书由全国300多位知名经济金融专家、教授、学者历时十载,精心编纂而成。全书收入词条216个,字数300万字,按金融学科体系和知识门类分设经济学基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公司金融、保险、国际金融、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9篇,内容凸显系统性、综合性和学术性,是金融实务工作者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工具书,是经济金融研究机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工具书。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2013-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
不确定性是股票市场固有的本质。但不能因为其不确定性,就否认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一定的时间序列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混沌与分形理论告诉我们,看似混沌的市场走势,都带有人类思维结构的自相似性。这种人类思维结构的自相似性会在股票价格的波动中体现出来。因此在不确定性的市场中,必然存在一定概率的确定性。本书就是通过“趋势、结构、形态、信号和靠山”,在不确定性中寻找一定概率的确定性,教给读者存活于股票市场的竞技常识,提高技能,收获财富。
《股是股非:猎取暴涨股》并无对各类技术指标的长篇讲解,而只是将操作严格过滤后,对强势行情的精准认识。书中内容都是经过实战反复提炼的精粹,其操作意义备受推崇。
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P2P高速发展的一年。红岭创投一样投身于其中,其快速的起步,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本书通过录音原生态的管理内容,还原这一发展中的主要过程,记载着红岭创投从制度建设,管理架构的建设,人员招聘培训,业务品种、模板建立,外延式的扩大和内涵式的提高,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调整、充实,传统金融走向互联网金融,通过P2P的形式,探索、实践金融脱媒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内容。内容完全根据录音整理,并未做任何修改,以供各方面研究、总结、探索、启发、批评、参考使用。
1986年5月12日,美国金融大的一起犯罪阴谋宣告破产,打碎了华尔街历喧嚣的圈钱狂潮。 这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犯罪活动,数量之大、范围之广,至今难以评估,并直接促使美国各种证券法律法规的出台,成为金融史上难以磨灭的一笔。 全美第一畅销书——《贼巢》第一次详尽地描述了华尔街的四大巨头——迈克尔·米尔肯、伊万·布斯基、马丁·西格尔和丹尼斯·莱文——如何创建金融大的内幕交易圈,如何差点窃取数十亿美元非法所得,以及政府的执法人员如何顶着压力,忍着折磨,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使这四大主犯得到应有的制裁和惩罚。 作者历时四年,查阅了大量的陪审团审议记录、实际的交易记录和新闻报道,并进行了无数次深入采访和调查,写就了这部引人人胜的著作,非常恰当地把握了纪实小说和新闻报道之间的微妙关系,使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创刊于2003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办,是中国系统、全面记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与发展进程.逐年编撰、连续出版的大型史料性工具书。 一、本卷《年鉴》系总第七卷,为充分体现2008年中国基金行业发展的特点,《年鉴》对部分篇目进行了调整与充实.全书整体分为五个部分及附录,包括部分(特载)、第二部分(市场发展综述)、第三部分(综合数据统计)、第四部分(政策与法规)、第五部分(基金市场体系)和附录。 二、中国证监会目前将基金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封闭式基金与QDIl基金。《年鉴》则将ETF基金单独列为一类.在新的基金分类基础上,本卷《年鉴》将*型基金进一步分为一般*基金、中短债基金、*新股基金与*股票基金,基金类型从1 2类增至1 4
上海市档案馆保存的金融业历史档案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是其馆藏的一大特色。为了全面反映近代中国金融变迁的历史全貌,为现今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现分辑汇编出版《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汇编》,所选档案史料均系上海市档案馆馆藏。 吴晶晶、吴景平选编的《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委员会上海银钱业联合准备会(共2册)(精)》为其中之一,所选档案,根据内容、形式、数量,按单位、专题、事件等分辑汇编,每辑档案史料,一般按文件形成的时间顺次编排。无具文时间者,则以收文、拟稿、阅批等时间为序;无收文、拟稿、阅批等时间者,则推定大致时间,加注说明。
《中国企业并购年鉴2013》回顾了2012年与中国企业并购相关的重大事件。该大事记按时间顺序评述了2012年发生的规模较大或影响较大的并购交易、国家或相关部门颁布的并购法规以及其他与并购相关的重要活动。 《中国企业并购年鉴2013》收录了2012年中国颁布的与并购相关的国家法律和部门法规,2012年中国主要学术期刊发表的与并购相关的学术论文。所有进入备选范围的论文均为2012年度发表的中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来自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确定的管理学和经济学两个学科分类所涉及的全部期刊。经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从上述期刊中选择与并购相关的全部论文作为备选论文;备选论文经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位专家协商评审,筛选出42篇作为“中国企业并购年度优秀论文”推荐论文;推荐论文经来自北京交通大学
本书主要收录了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上海银行公会档案中的董事会、会员大会及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及银钱业联席会等会议记录。这些会议记录保存十分完整,而且是连续性的。公会的各类会议记录是上海银行公会档案史料中的核心资料,每次会议都讨论了有关公会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研究该公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斯坦福大学知名教授卢恩伯格所著的《投资科学》分别与兹维。博迪等人和威廉.夏普等人所著的《投资学》一样,是国内外读者非常喜欢的投资学教材。 与后两本书相比,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内容凸现了期权和期货等衍生证券的基本理论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更难能可贵的足,本书自始至终用众多实例和图形论述各种金融问题,既形象直观又通俗易懂。本书特别突出资产定价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如二项式网格方法,这是一般投资学教材所忽视的。通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例子研究了实物期权等更一般的投资问题,这是本书的又一亮点,司为实物期权是当前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本拓还系统地论述了对数策略在资产定价和投资组合决政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全书共分四部分,16章。其中第一部分论述确定性现金流,第二部分论述单期随机现金
《互联网金融年鉴2014 2016》将2014 206年三年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报告集结成册,旨在对上一阶段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和反思。内容以历年报告为主体,融入过去三年行业、政策的大事梳理和博鳌亚洲论坛相关分论坛的内容,以及监管者、学者、企业代表的精彩观点(新增部分约占年鉴内容的 25%),力求较为完整地反映互联网金融近三年的发展变化,翔实记录互联网金融从元年发展至今所走过的历程及政策走向,以期为行业从业者和广大关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借鉴与参考,更好激励大家有力促进行业发展和创新,实现其应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城市群是中国未来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更是房地产投资规模化布局的决胜战场。本书站在中国未来*房企战略布局的高度,带你 客观认知 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和国情,逐一挖掘主要城市群的现状特征、发展因子、演化趋势、竞争关系等核心价值;并尝试对城市人口变化、房地产市场变化、城市发展变化和城市群内部演化进行 逻辑梳理 ;以多因子二维综合评价体系对城市群及所属城市进行评价定位,构建实战型九宫格房地产投资分析模型进行投资模拟 评价推演 ;*终通过读数据、解逻辑、筛指标,以层层递进的分析方法,结合具体城市投资实践给出 实证策略 分析建议。本书力求从城市群的视角解读城市投资价值,构建投资策略模型,发现价值洼地,规避投资陷阱,助力房企和投资机构*化配置资源,洞悉先机超前战略布局,提前锁定下一轮城市群房地产投资红利。
部分首先回顾了中国并购市场的经济环境、资本市场环境及法律政策环境,然后总结了中国并购市场2011年的市场特征及市场亮点,从总体土展示了市场的全貌。 第二部分分别列明股权交易统计、资产交易统计和专项统计的结果。股权交易和资产交易是基本的统计分类,专项统计则是对于并购市场的热点所进行的分项统计。 对于股权交易,先从时间、区域、行业、企业性质、交易类型、标的股份性态、支付方式、是否一致行动人、交易规模等9个角度考察全部股权交易的总体情况,然后分上市公司扩张性交易、上市公司收缩性交易和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三个类别分别列明统计结果。股权交易涉及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交易,还在相应的统计表专门设一列归类统计。 对于资产交易,先从时间、区域、行业、企业性质、支付方式、交易规模等6个角度考察全部资
《口袋里的欧罗巴(图说欧洲纸币)》介绍涵盖欧洲列国及其强大印钞厂的各种工艺及历史研究,乃本重要的工具书籍!《口袋里的欧罗巴(图说欧洲纸币)》在展示纸币的同时,更多着墨于相关国家的人文和艺术及科技景观。
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财富如何保值增值以及科学传承给下一代,成了迫切问题。《家族办公室》关注的,正是近年来靠前兴趣的一种财富管理形态家族办公室。全书从家族办公室的起源写起,介绍了家族办公室的运营机制、高净值人群的投资策略、基金经理的遴选流程,深入分析了家族办公室,并记录了优选众多知名家族办公室高管的观点。作者理查德出自300年历史金融世家威尔逊家族,被业内人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富管理顾问,他的全面、讲述,将帮你通过家族办公室,实现财富增值和顺利传承。
本书旨在梳理美国与欧洲和美国与亚洲的金融关系背景,它解释了自1971年黄金非货币化之后,美国财政部的标准如何为美国提供了一份免费的午餐,为什么不可以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帮助。本书版发行于三十年以前,它首次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迫世界债务国实行毁灭性的政策进行了批评,并追溯了这些政策背后的美国外交压力。它揭示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举动如何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解除管制的旗号下推动了债务国的资本外逃。本书还记载了世界银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如何力求促进国际贸易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从而世界银行也相应地反对国外的土地改革和农业自给自足。这些政策的种子制造了1991年后由美国支持的窃国寡头主导下的俄罗斯改革的灾难和1997-98年亚洲及俄罗斯危机,它们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