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真实记述了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的一些主要经历。讲述了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全国人民支持下,谈判代表团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地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史实。 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国“复关”申请照会的起草过程、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如何过渡到市场经济、中国怎样取得乌拉圭回合参加方的地位,一些重大事件怎样使中国“复关”谈判复杂化,最初中国是怎样参加服务贸易谈判并作出初步承诺的、中国代表团如何在WTO筹委会执行大会争取到正式代表席位,1994年底的“复关”谈判的“冲刺”经过及其意义,为什么WTO不属于联合国的专门机构,等等。对人们关心的这些问题,本书详细追述了历史经过,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复关”/“入世”谈判的艰难曲折过程和中国在筹建WTO过程中的积极贡献。 本书还着重记述了谈判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本书是作者在长期理论联系实践下的相关成果。是作者与肖静华同志合作出版《网络银行》一书研究观点的延伸和深化。研究的动机是通过剖析商业银行投资网络银行战略,为中国商业银行进入网络银行市场提供若干咨询意见,加强本地银行与外资银行在网络银行领域竞争的意识和技能。
以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在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作为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制定多边贸易规则和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国际机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地位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目前,对于发展中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问题存在着广泛的争论。这种争论的时代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任何国家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无法回避;第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控制着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主导权。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尽管国际机制理论存在明显的局限,但对于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提供了有用的分析框架。多边贸易体制本身
本书分五章:章世界贸易组织,包括《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争端解决、多边审议与透明度等三节;第二章乌拉圭回合有关货物贸易的谈判结果,包括各项协议、影响工业品贸易的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的自由化、影响农产品贸易的进口壁垒和其他干预的削减、货物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贸易与收入效益等四节;第三章乌拉圭回合有关服务贸易的谈判结果;第四章乌拉圭回合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谈判结果;第五章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 本书对每个协议都进行了简单易懂的解释,并引述了有关协议的法律文本和相关决定,包括1994年4月15日以来可能做出的重要解释性决定。书中简要介绍了各项协议的目的,提供了制定协议的背景情况。本书则向读者提供了WTO秘书处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减让表中承诺的重要性和可能产生影响的分析。
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需要“领导能力”。这种现象是由两大原因造成的。是因剧变的“时代背景”即将来越是难以把握,就越需要领导能力。第二是“个人层面的背景。”现在,尤其是年青一代,开始出现了“主张个性”的萌芽,并试图摆脱过去统一的模式。值此新时代,需要何种领导及能力?作者汇总了自己三十几年的实际经营经验,以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