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展《第4消费时代》讲述有这样一个社会,人们不再追求“经济飞速发展”和“效益很大化”,而是享受简约的生活方式;不再终日奔波、蜗居在大都市,而是重新发现地方的特色和自然的力量;不再努力工作拼命挣钱、苦心钻研如何升迁,而是为了帮助他人、共享快乐、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幸福。在这个社会,环保节约成为一种文化,人与人间的交往自然而温暖。这就是第四消费社会,告别了“购物使人幸福”的时代,人们开始追问“除了物质之外,什么才能让人感到真正的幸福”。日本经历第三消费社会,逐渐成熟,尤其“311大地震”,让日本民众幡然醒悟,已经被摧毁的物质,即便恢复原貌又有什么意义?物质已经不足以让人感到幸福。在灾难中成长的日本,又一次靠前跨入了第四消费时代。
在《美国制造》中,“全球百位思想家”之一瓦科拉夫·斯米尔介绍了美国制造业在19世纪末的迅速崛起、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巩固和现代化、在1945年后创造消费社会过程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他在最近遭遇的危机。美国制造业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国家的故事,《美国制造》阐述了制造业如何成为美国夺取全球经济、战略和社会主导权的基本力量。美国能够实现制造业的复兴吗?《美国制造》针对当前解决美国制造业危机的各项对策进行了评价。
是什么导致了货币的持续超发?如何看待中国的股市?判断中国房价趋势转变的关键点是什么?当下与未来的风险和机会在哪里?大宗商品的涨跌周期如何界定?面对未来的大趋势,投资者该如何做选择?企业家应该如何决策?…… 本书通过分析中国决策、大国角逐、全球博弈三条主线,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解答,展现出一个波澜壮阔的涵盖中国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大趋势,以及涵盖楼市、汇率、大宗商品等在内的微观趋势,让未来20年纤毫毕现。 本书带给大家的并非简单的结论,而是非常系统和具体的分析过程。既给读者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也帮助读者认识、掌握系统分析趋势的基本方法。 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趋势分析巨作。在本书中,经济趋势研究专家时寒冰以的数据,通过与现实、历史的结合,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贯通,推导出
经济周期循环理论(又名商业周期循环论),是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依据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创新引起模仿,模仿打破垄断,刺激了大规模的投资,引起经济繁荣,当创新扩展到相当多的企业之后,盈利机会趋于消失,经济开始衰退,期待新的创新行为出现整个经济体系将在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构成的周期性运动过程中前进。 当商业周期循环到谷底的同时,也是某些企业家不得不考虑退出市场或是另一些企业家必须要“创新”以求生存的时候。只要将多余的竞争者筛除或是有一些成功的“创新”产生,便会使景气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但是当某一产业又重新是有利可图的时候,它又会吸引新的竞争者投入,然后又是一次利润递减的过程,回到之前的状态……
房地产的发展就是城市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就是要先让核心城市发展水平与世界接轨,进而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以此与世界博弈。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土地价值的增值,带动了中国经济。不要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土地财政具有其内在合理性。中国的楼市不是一个泡沫市场,真正在幕后操盘的是游资。看待房地产要与全球资本市场大势结合起来,大危机背景下,世界进入通胀将不可避免。中国必须思考自己的道路,缩减需求,使资源供需形均衡点,这是中国博弈世界、避免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的关键,而做好房地产一盘棋,则是其中要害。
为了使企业能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这种监控和评价就是经济活动分析 本书分为三篇,分别为绪论、发电企业生产活动及投资效益分析、发电企业管理分析本书从经济活动分析概论、火力发电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分析、燃气轮机电厂生产活动分析、水电厂生产活动分析、风力发电场投资及生产活动分析、抽水蓄能电站投资效益分析、核电站投资效益分析、设备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工程项目分析、燃料管理分析、物资管理分析、人力资源分析、财务分析、发电企业生产成本分析等方面对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肯尼斯·R.胡佛编著的《凯恩斯拉斯基哈耶克改变世界的三个经济学家》写的是三个的经济思想家,他们奠定了20世纪政治经济领域左派、右派和中间派的基础。《凯恩斯拉斯基哈耶克改变世界的三个经济学家》中考察了每位思想家的理念是如何发展成熟起来的,他们的思想为何及怎样演变成意识形态,而这些意识形态又是如何同当代政治经济局势相联系。凯恩斯、拉斯基和哈耶克年纪相仿,在学术生涯中是同事,都参与了20世纪决定性的政治事件。这三个人的经历,也是西方怎样把政治经济学定义为政府和市场、管制和自由、阶级和大众之间的选择的历程。
英国股市在不列颠战役前便已触底;美国股市在中途岛战役取得辉煌胜利之前发生了大翻盘;德国股市在对苏联发动狂袭的同时达到了市值之巅……股市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刻,都恰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个最伟大的转折点,不过,当时没有任何经济专家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规律? 本书独辟蹊径地分析了战争形势和股市变化之间的关系,作者极其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领导人的军事策略,同时也就股市变化反映出的战争形势,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历史课,也总结出了在动荡时期中保存财富的方法。 全球形势变化迅猛,战争风险时时存在,我们如何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利用“股市智慧”,使财产保值增值?相信本书能为你提供良好的借鉴。
本书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今年科研成果的汇集,包括农研院设立的重大课题、重点研究课题和应急课题等共15项。这些课题由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主持承担,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涉及现代农业、土地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新业态、乡村治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金融等方面,为坚持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何谓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如何演化的?为什么有的企业家、大公司和某些国家能够使资本主义为自己服务而有的则不能?本书就以上问题展开了富有说服力的论述。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了这些问题。在程度上,“何谓资本主义”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资本主义的优点十分明显:它使收入稳步增长并不断增加机遇。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也同样明显:它置物质于精神之上,且资本主义市场的力量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现代资本主义》一书包含了熊彼特所主张的要素,但它首先是一部史书。书中有四章综述了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史;其他章节则是名人传略,介绍了乔塞亚·韦奇伍德、奥古斯特·蒂森、亨利·福特以及佐吉等人;书中还有一些驰名公司的发家史,这些公司包括劳斯-莱斯、德意志银行IBM以及日本七十一连锁店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