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年,亚当 斯密用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此书从英国迅速传播到全球,在2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魅力不衰,值得读之再三。 亚当 斯密到底写了什么? 他揭示了国民财富增长的秘密,总结了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对劳动价值理论、分工理论、货币与价格、利润工资、地租、资本、税收、贸易等进行分析,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市场实践、生活实例等,不可思议地综合在了一起,成为一部通俗的社会百科全书。 他以大量史实和数据为基础,诠释了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本质;提出了市场经济的自行调节理论,即 看不见的手 ;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作进行了系统的描述。这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是一部极具挑战性的重要著作。它对1500年以来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作了一个气势恢宏的论述。作者安德烈·贡德·弗兰克把中国置于亚洲的中心,把亚洲置于全球经济的中心。他认为,中国需求白银,欧洲需求中国商品,这二者的结合导致了全世界的商业扩张。与学术界多数人的通常看法不同,在他的分析中,中国在工业革命前的经济史中占据着极其突出和积极的地位。为了阐述他的观点,他广泛利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亚洲和欧洲经济史的专家的近期新成果。西方最初在亚洲经济列车上买了一个三等厢座位,然后包租了整整一个车厢,只是到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在火车头的位置。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怎么能买得起亚洲经济列车上哪怕是三等车厢的车票呢?欧洲人想法找到了钱,或者是偷窃,或者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戴维 卡德与艾伦 克鲁格为经验微观经济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劳动经济学的发展。 本书从工资政策的影响、教育投入的回报、政策效果评估、移民问题、劳动收入的界定、元分析以及自然实验微观数据处理等七个方面,对工资与就业之间的传统关系进行了强有力的新挑战。
本书叙述了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消费的理念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演变的历史,以及它对社会多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和之后的发展趋势。本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明末中国开始写起,论述了全球三大消费模式。之后,特伦特曼追溯了贸易和帝国对全球消费和品位的影响,咖啡、烟草、印度棉花和中国瓷器等以前充满异国情调的商品征服了世界,并探索了人们对于家居、时尚服饰和便利性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需求改变了私人和公共生活。作者详尽的描述表明,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真正的国际现象,有着悠久、多样化的丰富历史,同时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19世纪和20世纪带来了百货商店、信用卡和广告营销,但也带来了道德购物者的崛起、新一代人的身份和最终亚洲消费的复兴。作者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对我们不懈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这一全
《大序幕》是一部深度探索世界能源格局的著作,得到基辛格的推荐,堪称《世界秩序》能源版。通过对化石能源、核能和新能源政策及发展状况的详细分析,揭示了这些能源形式对地缘政治、大国竞争、能源安全、国防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书中按能源类型和国家地区分类,结合政策、技术发展情况、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等方面的分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世界能源版图和能源竞争背后的地缘政治与大国博弈,为未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国富论》是一部将经济学、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和经济实践活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书,一部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敏感见识的人所著的书。作者具有强大的分析能力和非凡的综合能力,他能对所收集到的所有材料进行甄别和筛选,又能按照新的、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与世隔 的“书斋学者”。他的书不是为图书馆馆藏而写,而是为 好地指导现实生活。《国富论》不仅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直到 仍影响着 政策的制定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从经济史研究的视角,在系统梳理、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对外开放口岸情况基础上,把近代以来近200年间不同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口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详细梳理了鸦片战争“五口通商”开始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政府在外国势力逼迫下逐步对外开放通商口岸,以及为了救亡图存、振兴商务、保护主权而自开通商商埠的状况。 二是从总体上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口岸的总体情况、主要成效以及目前口岸开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是结合不同类型的开放口岸进行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通过实证进一步验证了口岸开放对区域经济贸易和各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是选取水运港口口岸为分析对象,深入地研究了区域港口之间以及港口群内部各港口之间的竞
本书主要选取五篇格兰诺维特的论文,向国内读者介绍社会关系网络与经济行动间的关系,也就是新经济社会学以及关系管理学的一些主要理论概念。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不只是社会学理论上的一大突破,网络分析法更改变了众对社会结构的认识。这一革命性的学术发展,其影响力并不止于社会学界,对管理学及管理方法的影响也有目共睹。
本书聚焦21世纪以来非洲大陆在寻求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探索与国际合作。首先,从农业、工业、服务业、油气与电力能源等行业视角出发,分别分析非洲国家在相关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勾勒出过去20年间非洲探寻经济结构转型的努力与成效;其次,从国际合作角度,研究了中国及国际社会与非洲的经贸与发展合作,并对相关政策与实践开展了深入探讨;最后,就国际贸易、投资及援助对促进非洲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成效予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