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时间顺序为主轴梳理了其从事经济研究以来重要的经济改革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在叙述过程中,他将所有言论以及文章的出处都清晰列出,有根有据,非常严谨。本书不仅是作者自身的一个学术总结,更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价格改革、企业改革、控制通货膨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机制形成等的发展。本书*后附上作者曾经发表过的几篇重点论文,增强可读性。
本书是大型丛书《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高培勇 张卓元主编)中的一本。本书作者刘诗白,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主要从事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所有制、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宏观经济运行、科技创新与高科技经济等重大问题研究。 书中除了讲述作者的生平经历、学术研究历程,也对自身长期以来坚持研究的学术进行了总结。作者就自己的经济学观点、对改革开放的关注及治学体会都有进行阐述,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必然性的理论探索、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多维分析、对社会主义主题产权的理论分析以及有关现代财富与科技创新的理论探索都有着独到的见地和理解。
本书是一部围绕 一带一路 投资的综合性案例分析集,它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常见问题为主线,综合毕马威专业服务团队的数十个案例经验创作而成,旨在从真实案例呈现的管理矛盾出发,就中国企业在 一带一路 沿线开展业务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并与读者分享毕马威专家的独到见解和行业*佳实践。 本书包括20个案例,涵盖对外投资全周期的各主要环节。书中的每个案例内容详实、逻辑严谨、重点突出,希望能够为中国企业的 一带一路 投资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书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人称展开叙述,围绕作者的学术生涯和工作经历、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在助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学术生涯的感悟和思考进行阐述,是迄今为止*全面、*翔实的魏礼群个人传记。
本书是大型丛书《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张卓元 高培勇主编)中的一本,作者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先生。本书以*人称著述,回顾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学术研究过程。全文共分七章,分别叙述了1988年作者参与国家经济改革的几件大事、九十年代前期在湖南、河南考察时的情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建立、证券法的起草、著名的就业优先理论的提出以及《超yeu市场与超yue政府》一书的出版等重要事件。书后还收录了作者的两篇代表性文章。
本书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入门介绍。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德语、俄语、法语和英语等多种语言。 作者首先介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及其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显著区别,其中特别指出奥地利学派当中至关重要的概念:知识与企业家才能。作者接着介绍奥地利学派的历史发展及其代表人物,其中包括门格尔、庞巴维克、米塞斯以及哈耶克。作者对一些针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批评作出回应,并对奥地利学派的复兴及其对经济学未来发展可能作出的贡献进行展望。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思想和脉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可以准备好更为深入地探索这一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领域。
21世纪前十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均发生在主流经济学视野之外,凸显了其处理周期和发展等动态问题的不足。本书从历史视角,系统梳理了分散化工业生产的现代经济中,时间和动态问题是如何被阐述及理论化的,内容包括重商主义以来主要经济学流派在动态问题上的特点和贡献。试图传递的总体思想是,边际革命使经济分析重心从生产者转向消费者、从剩余转向均衡,损失了部分动态思想;而分析框架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进一步加剧了上述过程。研究现实经济问题,需要关注均衡工具的先天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偏好是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计算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等一批新兴的经济学科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提出的,不同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人假设或理性人假设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不仅具有自利的个人偏好,而且还具有亲社会的社会偏好,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视野,并提供了一个可以与新古典主义相抗衡的、具有颠覆性和替代性的理论框架。《经济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偏好》对这一前沿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和前瞻性的介绍与探讨,可以为广大经济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而有助于中国经济学者尽快融入这场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经济学创新思潮,有益于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制胜思维(平台篇)》从个人投资、团队发展、平台布局三个层面需求入手,深入提练出“正义、开放、分享、跨界,利他”的五大平台制胜核心思维。作者紧紧围绕“树正气、提能力、明方向”三个重点,重点阐述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现实矛盾,结合国家经济大转型背景下商业价值取向、操作模式以及发展趋势,归纳了五十个核心观点。
《行为金融学新进展2》对过去十几年间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做了一个具有性和广泛性的综述。在1993年,《行为金融新进展(1卷)》中就对金融学的这一新研究途径给出了标准的参考文献。这一新研究途径,正如编辑理查德·泰勒所言,“要接纳经济行为的某些参与人某些时候在理性上是不接近的可能性。”自那时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网络泡沫的破灭及随之而来的市场萎缩进一步验证了金融市场常常并不表现出好似真的在通晓金融学理论的接近理性投资者主宰下交易的行为。行为金融对资产定价、个人投资行为及公司金融等领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并将继续取得令人振奋的实证以及理论进展。
本书除换一种方式重说有关经济理论的流行看法外,还包含我认为是新的某种内容。不过,虽然并非都是新的见解,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都是我自己的发明”。特别要提一下的是,我一直承蒙R.F.卡恩先生的帮助。书中所附一应技术性考证资料都是他帮助集腋成裘提供的,很多重要问题,尤其是价格歧视问题和剥削问题等,他解决得与我解决得一样多。他还提出了大量数学证法,求出这些证法,我自己怕是力不从心的。大体上,我是在马歇尔和庇古教授奠定的基础上尽力逐步扩大范围的。这是经济学家们无不从中受惠但又或许不予重视之处。我多半是在我认为我发现了细节有误之处才提及他们的著作的。
本书除换一种方式重说有关经济理论的流行看法外,还包含我认为是新的某种内容。不过,虽然并非都是新的见解,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都是我自己的发明”。特别要提一下的是,我一直承蒙R.F.卡恩先生的帮助。书中所附一应技术性考证资料都是他帮助集腋成裘提供的,很多重要问题,尤其是价格歧视问题和剥削问题等,他解决得与我解决得一样多。他还提出了大量数学证法,求出这些证法,我自己怕是力不从心的。大体上,我是在马歇尔和庇古教授奠定的基础上尽力逐步扩大范围的。这是经济学家们无不从中受惠但又或许不予重视之处。我多半是在我认为我发现了细节有误之处才提及他们的著作的。
《行为金融学新进展2》对过去十几年间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做了一个具有性和广泛性的综述。在1993年,《行为金融新进展(1卷)》中就对金融学的这一新研究途径给出了标准的参考文献。这一新研究途径,正如编辑理查德·泰勒所言,“要接纳经济行为的某些参与人某些时候在理性上是不接近的可能性。”自那时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网络泡沫的破灭及随之而来的市场萎缩进一步验证了金融市场常常并不表现出好似真的在通晓金融学理论的接近理性投资者主宰下交易的行为。行为金融对资产定价、个人投资行为及公司金融等领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并将继续取得令人振奋的实证以及理论进展。
本书选编了哈耶克25篇自由主义理论研究的论文。共分三篇:编是政治学和法学;第二编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第三编是经济学和历史学,最后则是附录,全书内容丰富,讲解循序渐进,观点科学,具有极高的科学性、知识性和理论性,适合相关专业人士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