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小省造就经济大省,以浙商为代表的现代商帮,创造了浙江经济的奇迹,开启了全国民营经济的先河。浙商是浙江籍商人的简称,指的是出生于浙江区域内的商人群体。浙商似乎天生就是创业经商的天才,更懂得成功创业的诀窍。本书探究了浙商崛起的原因,叙述了浙商创业的历史,分析了浙商成功的案例,从中概括和总结出了浙商善于捕捉商业机会、敢于冒险、诚信为本、崇尚节俭、善于学习、吃苦耐劳、精打细算等二十四个优良的商业品质,揭示了浙商的成功之道。尤其是内涵为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的 四千 精神,正是浙商能够开拓进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本书立足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区域经济联动效应的内涵加以界定,分析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联动效应是对区域分工理论和区域合作理论在跨国区域合作开发中的应用视角与结合途径进行探讨,是对传统跨国区域合作原则及模式理论的空间扩展。研究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联动效应有益于促进双方合作环境的优化,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空间,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合作质量和效益,为中俄两国的政治友好关系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由吴晓波、陈凌、李建华等著的《2014全球浙商发展报告——国际化发展的浙商》比较全面地回顾了2013—2014年浙商发展,梳理了全球浙商国际化发展的历程和阶段,对浙商境外融资、海外投资、跨国经营做了专题研究,系统阐述了国际化和创新关系。特别地,本报告提供了研发国际化、新创国际企业等主题上的新发现。
县域特色产业是河北经济的一个重要板块,是河北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优势。《掘金燕赵——河北100个县域特色产业资源大整合》是作者结合工作实践,经过近两年的实地调研和搜集整理工作,将全省主要县域特色产业基地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记述和分析,对每个基地按照从历史渊源到现时状况,从发展过程到地位和影响,从存在问题到整合举措这样的基本格式进行谋篇布局,共收集100个特色产业基地。 《掘金燕赵——河北100个县域特色产业资源大整合》适合关心和致力于河北县域特色产业的读者阅读。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一书近日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为该书写序。该书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自治区有关厅局和职能部门以及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政府共同编写。 该书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分19章进行解读,全面系统、准确翔实、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同时,还收录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讲话。
本书从产业组织和创新区位的分析出发,追溯了产业集群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本源;从技术变化和全球竞争的视角,论述了集群政策的目标、内涵和行动的要义。书中提供了多个案例,剖析了创新集群的经验以及非创新集群的困境和升级途径。全书文句精炼,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这次结集了21篇论文,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徵州宗族、徵州商人、徵州文化、徵州社会、徵州人物。其实将它们这样划分也是十分勉强的,徵州社会是一个整体,宗族、商人、文化、社会、人物都是你中有我不可分割的,只是每篇文章各有侧重罢了。关于文章的内容无须我再赘述,这里仅想结合多年的研究心得,谈谈对徵州学的一点看法。徵州学是以徵州区域社会整体历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作为我国目前综合实力不错、开放程度优选、经济拥有活力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大湾区时代正式到来之际,如何准确把握大湾区目前的形势和未来前景,抓住即将到来的风口?资历粤港澳问题专家国世平在本书中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如: 相比世界三大品质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将会有怎样的前景? 大湾区城市群如何实现协调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 未来将有哪些行业在大湾区规划中受益? 国世平主编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优选定位》全面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精髓,详尽解读了大湾区规划为各个城市、行业、企业甚至个人带来的崭新机遇和挑战,是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读本。
2013年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原则,积极、稳妥、扎实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为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是大连落实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大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载体。大连在实施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坚持多中心规划、组团式布局、链条式发展的思路,城乡依托、以工促农、互利互惠、共同繁荣,逐步实现整个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在兵地和谐理念视角下,具体从兵团工业部门竞争力和兵团各师工业产业竞争力两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和问题所在。
碳市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价格机制创新。目前全球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正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全球碳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难题:*,以欧盟碳交易系统(EUETS)为代表的配额交易系统和以清洁发展机制(CDM)为代表的项目减排交易系统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机制失灵;第二,我国政府从2011年开始推动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工作,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呈现多个市场、多个探索模式并存的发展方式。 本书正是从上述两个问题出发,希望通过系统地研究碳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追踪碳市场的形成过程、特点与发展形态,以期达到分析碳市场的一般运行原理和机制失灵的机理目的,在此基础上,本书梳理了相应的调控手段。此外,基于我国国情,提出旨在有效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完整、清晰的碳金融体系分析框架,并阐明碳金融体系有效运作所高度依赖的制度化
本报告是能源与电力分析年度报告系列之一,对2012年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新趋势和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分析总结。报告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对2012年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近期新进展进行了概述;其次,对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重点国家和区域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进展和相关事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很后,总结了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5: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共分为6章,逐一探讨了区域融资的实质、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的范畴等,围绕着区域融资的主体—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展开讨论。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着眼于区域融资理论与实践问题,重点探讨了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融资行为及其效应。其逻辑脉络是:在初步阐述了区域融资的实质、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的范畴后,围绕着区域融资的主体——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展开讨论。下篇重点探讨对投资环境如何分析、评价,介绍了投资环境的产生背景,评价了一般方法等,并在借鉴国外投资环境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措施。
本书基于 藏区发展研究课题组一项历时5年的研究。自2006年始,课题组以“西北高寒山区的减贫与发展政策研究”为题,在云南省、青海省和甘肃省农牧藏区展开实地调查。在分析研究中着重讨论如下焦点问题: ,当地以农牧民为主的贫困人口 迫切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是什么?他们 需要得到哪些帮助?第二,现有的扶贫和地区发展政策对那里的贫困人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三,在实施减贫和发展计划中,这些地区已经发生哪些有助于穷人突破贫困陷阱和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制度创新?本书旨在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进一步改善西部开发和扶贫项目的实施机制提供信息,并为政府规划部门制定藏族聚居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同时,尝试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理论升华,从而丰富发展问题的研究,并为其他发展中 和转型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素材。
《眉山金融论剑》是一本有观点、有见识、接地气的通俗金融学著作。 首先,它是新形势下的一个科普试验。通常,前沿科学的成果要进入主流大学和中学的教科书需要几十年。而复杂经济学,即用前沿的复杂科学和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研究金融理论,还是最近三十多年的成果。 其次,它是启发而非标准答案。书中集结了陈平教授有关金融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旨在帮助经济学者、干部,以及普通大众了解前沿复杂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果。同时,陈平教授期待本书为读者带来认知世界的不同的学科视角,感兴趣的读者能够通过自学与互助得出自己的结论。 陈平教授一直坚持认为,互联网和书本上能查找到的未见得是标准答案。只有学会分析科学的测量方法,引入复杂科学的综合方法,才能理解当代科技革命和经济模式,驾驭潮流而非随波逐流。与读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