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解析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发布的贸易便利化建议书、标准及技术规范,总结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应用领域、实施路径与实施工具及从事贸易便利化的国际机构,阐述贸易便利化的协调机制、便利化措施及标准化方法。主要内容涵盖贸易便利化概述、从事贸易便利化的国际组织与贸易便利化的应用领域、贸易便利化的实施路径与实施工具、贸易便利化的协调机制、贸易程序简化措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国际贸易电子数据交换(EDI)标准化、基于XML电子商务标准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过程、联合国关于“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议书、联合国关于“国际贸易数据简化与标准化”的建议书、联合国关于“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法律框架”的建议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分析、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本书对优选典型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经验进行把握与判断,并在借鉴其成功的监管制度模式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我国自由贸易港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树立充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明确新形势下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设计的发展方向。
本书在深入分析中亚五国和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对外贸易的区域特征、产业(产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贸易的区域和产业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五国产业和贸易的互补性,以及中国西北地区在中国对中亚贸易中的区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产业结构互补性有所下降,但中国西北地区出口对中亚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双方贸易的互补性十分明显,同时,西北地区在中国对中亚贸易中具有极强的区位优势。
《创新增长合作与中美经贸关系》围绕当前美国经济走势与中美经贸关系重大问题为主题展开,邀请了包括陈宝森研究员、李长久研究员在内的15位学者做了大会主题发言,分组讨论的议题涉及贸易协定、区域合作与美国经济政策走向;财政政策发展、货币体系改革与美国国际经济地位演变;汇率走势、新型全球经济治理与中美经贸关系展望等。
社会化商务是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模式,为推动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商业模式新形态。然而,当前关于社会化商务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其系统的研究。本书立足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在充分考虑社会化商务特性的基础上,从社会化商务发展的技术特征和用户关系层面入手,基于技术可供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关系理论,从多角度探索影响用户社会化购买行为的过程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进而构建用户社会化购买行为的理论模型,从而揭示用户社会化购买行为的内在机理。
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全面对外开放,进境动物产品贸易量不断增长。来源国家(地区)和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生物安全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也在增加,给国门生物安全保障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这本书在生物安全背景下,完善了动物产品和动物产品检疫的概念,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进境动物产品的生物安全风险因子、主要贸易动物产品的生物安全风险、动物产品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地区)动物产品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等内容。
本书聚焦中国服务业集 聚,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服 务业集聚有哪些特征?服务 业集聚的成因是什么?服务 业集聚产生了何种影响?特 征部分,采用区位基尼系数 、区位熵指标在县级单元上 测量服务业集聚,并从规模 分布视角出发实施测量。成 因部分,提出涵盖经济地理 和制度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进 行实证检验,此外识别文化 产业集聚的决定因素。影响 部分,估计科技服务业集聚 对工业效率提升的影响,以 及服务业集聚区如何影响企 业创新和企业绩效。研究的 政策含义是应合理引导服务 业集聚并充分发挥其积极影 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出现了“下南洋”“淘金热”的移民潮。在当时跨国邮政和金融尚不发达之时,体现华人智慧的移民金融产物——侨批及侨批业出现了。早于中国现代银行业出现的侨批业,贴近南洋移民族群的汇款与通信需求,一百多年来,与海洋移民、华人商贸活动等融合互动,不断创新,逐步建立起华人跨国金融体系,进而协同华资银行、中资银行融入全球化的金融网络之中,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国际金融汇兑的发展历史。
原产地规则是自由贸易区长期存在和运行的根本性制度保障。没有原产地规则的支撑,自由贸易区将产生严重的贸易偏转,导致缔约国中对外关税的一方成为单一受益国,从而违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初衷。因此,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实施效果最终要归结于其原产地规则制定的合理性。一套宽严适中的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不仅可以带来区域内的贸易创造效应,还会增加投资和就业的机会,并有益于整个区域的和平。《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规则问题研究》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贸易区和原产地规则的产生、演进、发展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世界主要的自贸区原产地规则做了全面梳理,将其分为北美模式、泛欧模式和印度洋模式三种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原产地规则的立法特点私适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规则问题研究》详细论述了我国自贸
在构建以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当前的“块块经济”阻碍了中国发挥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本书从贸易的角度出发,对长序列年份分省分部门的省际贸易规模进行了规范估算,并详细讨论了省际贸易的演变趋势、行政分割和地理空间分割。本研究有助于实现协同推进统一大市场与贸易强国建设的目标,对于新时期促进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含义。
本书选取2021年发生在中国证券市场的45宗典型并购案例,涵盖国企重组并购、产业链整合并购、跨界并购、同行并购、借壳上市、科技并购、“逆向混改”、跨境并购八个部分,从上市公司的并购规模、并购溢价、并购类型、行业分布、主体性质、区域差异、跨境并购、热点标的、失败案例等维度出发,全方位反映2021年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对并购事件的全景式描述,以及对其引起市场关注的特点作层层剖析,以挖掘可为广大上市公司所借鉴的新的并购技巧、有效的融资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