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实务和案例三个层面,对跨境电商领域涉及的监管原则及合规风险进行了充分论证,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对跨境电商监管的基本概念、主要监管法律法规、进出口方式(如直购进口、保税进口、零售直邮出口、特殊区域零售出口、企业对企业出口)等进行细致梳理。中篇结合典型案例,对跨境电商具体领域(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合规、走私、知识产权保护、传销、广告宣传、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供应链金融等)热门且重要的监管及合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下篇结合典型案例,对跨境电商经营中相对热门的商品类别(如医药产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宠物食品、母婴产品、烟草产品、艺术品等)所涉及的监管及合规问题进行专门分析。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海关实务工作、提供法律服务的集大成之作,既是从事相关政策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重点介绍的章节就是“1250”均线系统法则。其内容主要有:转势走势图形;整理走势图形;股价运行图形;移动平均线的特点;格兰威移动平均线的八大法则;格兰威尔法则的实践印证等。
本书回顾了我国进出口危险货物检验监管体系的形成过程,深入解读了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并且详细阐述了检验监管的具体流程、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还精心挑选了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进出口危险品及包装检验监管工作的专业人士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指南。
商业分析是一种复合型的岗位,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均有较高要求。既需要理解“业务”,又需要懂“数据”,还需要熟练掌握“方法论”,只有将这三者串联成一个整体并做到无缝衔接,才是真正的商业分析。本书梳理了业务、数据、方法论三者的脉络关系,提出了商业分析是“业务―数据―业务”的循环,“方法论”贯穿始终。基于此,本书共分6篇进行阐述:第1篇带大家认识商业分析的真实工作场景;第2篇讲述商业分析的起源:业务;第3篇讲述商业分析的量化:数据;第4篇讲述商业分析的归宿:用数据驱动业务的优化和增长;第5篇讲述商业分析的重生循环:新业务/新数据/新优化增长;第6篇介绍商业分析的发展前景和能力培养方案。本书的内容实践性强,以案例形式介绍,手把手教学,分模块、分步骤讲述解决问题的方法,阐述的内容基本都是实际工作中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李世杰教授牵头的团队践行“敢闯敢试,勇立潮头”的海南精神,组织编撰《自由贸易港概论》,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系统介绍、全方位呈现自由贸易港内容体系。 本书共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阐述了自由贸易的相关理论以及自由贸易港的产生、发展和分类等。中篇主要从发展概况、历程、模式及核心政策举措等方面系统地介绍、总结了全球典型自由港和重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启示。下篇主要介绍和总结了海南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已有实践,解读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方案,并从全面深化改革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保障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以及国际教育创新岛等多个维度描绘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前景。
全球及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离不开航运。21世纪,航运业从基础运输业发展成为一种受投机资本流动和商业周期支配的资产。这种结构性转变对航运业务以及投资策略都有许多重要影响。 本书填补了航运经济学这一空白领域,开创性地为航运经济学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宏观经济方法,强调个体航运市场及其相互依赖性,让读者可以更全面了解现代航运市场的运作方式并做出何时买卖船舶以及何时进入即期或定期市场的关键决策。 本书作者汇聚其在航运、金融和学术界的丰富经验,为海运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大量重要贡献,包括:将运费视为资产价格,并将其视为对未来的需求和供应形成预期并进而对运费进行动态分析的承租人与船东之间的一场议价博弈;从理论上将船舶视为资产,船价则由需求和供给状况来决定;解释了如何从船队运力扩张的动态问题推导出船舶需
在这本书中,作者展示了过去200年全球化及其转折点的新历史。研究了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七次经济危机——19世纪40年代末、1873年同时发生的股市震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大萧条时期、20世纪70年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新冠肺炎危机——他展示了其中一些危机最终如何推动市场朝着劳动力、商品和资本市场更加跨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而另一些危机则推动了实质性的去全球化。作者指出了两种危机。那些由短缺引发的事件——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了更大的全球化,因为市场扩大,生产者创新以增加供应。相比之下,需求驱动的危机,比如导致大萧条和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危机,通常会导致国际贸易萎缩,导致全球化程度降低,同时伴随着这些事件的发生,人们对政府的怀疑态度也日趋浓厚。本书还考察了一些关
本书重点介绍了国际贸易中影响的《2000通则》,引用了尽可能多的案例,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特别是对于三种常用贸易术语花费了较多笔墨,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对于实际业务中运用较少的另外两种惯例以及《美国统一商法典》中关于贸易术语的规定,只是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了一般性的介绍和解释。为了适应部分读者的需要,在书后附上了《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和《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的英文版本,以便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