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常识100问》这是一本系统讲解人身保险知识的普及读物。本书从认识保险、功能解析、购买指南、常见问题及走出误区5个角度,以大众经常遇到、容易产生误解的100个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案例故事、专业解析、
本书为年度研究报告,每年出版一本。主要包括2020-2023年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回顾与展望,农业保险试点报告, 各保险公司年度发展报告,重点收录中国农业保险领域专家发表的较有影响的农业保险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涉及政策法规学习体会、理论探讨、市场建设、科技赋能、承保理赔、农险精算及草原保险等方面,总计34篇。本书是我国农业保险研究成果的 体现,同时记录我国农业保险在理论指导下,在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的历程,可为政产学研各界研究和操作农业保险提供参考。
党中央高度重视选拔和培养县委书记,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要把优秀、最合适的干部选配到最需要的县委领导班子担任班长。要把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全国干部工作的一项战略重点工程来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好中选优,努力提高县委书记的素质和能力,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打牢干部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将县委书记职能和作用作了明确的定位:处于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实施者,是推进农村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的组织者,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负有直接而重大的领导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农地制度及其增值收益分配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不仅牵绊众多,而且争议不断。争议折射出农地改革也许是中国改革 为复杂的领域之一。作者力图对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做溯源工作,点出其长期处于模糊状态,在不同主体的利益牵绊中被形塑出类似钟摆效应的变化轨迹。本书的这一核心发现,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农地改革和农村城镇化转型的走向,具有启示意义。 此书提出了一个制度分析的新概念——“历史钟摆”,用以概括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制度困境。作者的分析细致深入,既有历史维度,又发挥了机制分析的特长,许多论断有很强的启发性。 “钟摆”作为一个历史眼光的“隐喻”,能够帮我们洞察当代中国诸多制度变迁的奥秘。
本书围绕2023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策、重点工作、重要项目,以客观、 数据为支撑,全面反映2023年行业体系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效,报告主体包括行业综述、体系建设、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膜科学使用回收、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农业绿色发展、 交流和地方实践。
祖田修编的《近现代农业思想史--从工业革命到21世纪》回顾了农业和农学在工业革命以来大约250年问的历史变迁中所面对的问题及其展开过程,对它的基本理念或思想的演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宏观把握和具体阐明。章到第四章所考察的时段是欧洲封建社会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主要以那些已有定论的代表性的农学家和思想家为中心,探讨了农业和农学随着时代变迁而展开的具体过程及其包含的理念;第五章归纳分析了现当代农学思想。农业和农学的思想史洋溢着许多有志者对农业、农村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激情,对有志于跨入农学之门的读者来说,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为准确反映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展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成绩,有效地实施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并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保证农产品加工业相关数据、资料的延续性和实用性,农业部决定继续编制《2009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 在上一年报告的基础上,《2009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对大的框架略有调整,主要内容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主要行业发展情况、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等几部分组成。在主要行业发展情况中,粮油加工部分调整为稻谷加工、小麦加工、油脂加工、玉米加工和马铃薯加工:畜产品加工部分增加了乳制品加工。水产加工部分由淡水产品与海水产品加工整合为水产品加工。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重点选择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