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较早涉足保险公估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编写,介绍了保险公估的概念.发展历史.市场现状及其经营范围,详细介绍了财产保险.工程保险.机器损坏险.责任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船舶保险以及货物运输保险等险种公估业务的操作技巧.风险评估及业务运作程序。从保险公估实际工作要求出发,系统介绍了理赔公估的现场查勘.事故原因分析.责任认定.损失理算等实务操作程序,并且有较多的实际理赔案例分析,同时也对有关保险公估机构的法律问题进行了阐释。本书适合保险公估公司以及保险公司承保部门和理赔部门的专业人员阅读。
《中国保险中介发展蓝皮书》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与今日保合作研究撰写。中国保险专业中介历经20载生长,已经成为我国保险版图上的重要一环。本书全面研究保险中介当前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剖析成功的案例,并通过调研问卷考察20余家保险中介企业的近百名高管对市场的判断和对中介企业的观察。希望通过系统梳理市场数据,倾听保险中介市场的真实声音,展示中介创造的价值,反映中介的合理政策诉求,并为之进一步市场发展提供洞见和建议。
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培训,而教育培训的基本载体和工具就是教材。当前,保险业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根本上要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大力强化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员工核心技能,尽快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过硬本领的复合型保险人才,是公司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 本系列教材是公司构建新时期教育培训体系的成果和重要组成部分,编写工作突出体现了三个特性:一是基础性。教材以基础理论和岗位应知应会为主,以使用率高、涉及面广和比较成熟的专业理论为主要参考,注重员工基础理论素养的培育。二是实用性。教材从公司实际出发,在通用理论的基础上,特别加入了一些富有中国人保险财险自身特色的业务及管理知识,同时重点加强了核心业务岗
本书以风险的定量分析技术为主线,主要介绍精算风险损失模型及其在保险和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风险定量分析:损失模型及其在保险与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共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主要介绍损失的统计估计理论和统计推断方法;第二部分讲述损失的精算模型及模拟技术;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目前前沿的风险度量方法以及损失模型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中的应用;第四部分介绍风险决策的方法与技术。
由郭颂平、赵春梅编著的《保险基础知识(2014版PICC培训教材)》作为人保财险企业培训教材,同时也被其他保险企业广泛选用,经过数次修订,也成为保险界的经典培训教材。新修订的教材共分16章,力争突出内容新颖、结构完整、实操性强的特点。本书基本涵盖了常见的险种,内容翔实,体系完整,本次修订又补充了许多保险领域的新成果,淘汰了陈旧的知识。
《学习的革命:太平人寿TOP2000培训文字实录》主要介绍了从2006年到2011年,TOP2000培训持续五年十期热度不减,得到了太平人寿全体内外勤人员踊跃参与,公司的绩效水平因此得到持续的大幅度提升,也引起了整个寿险业的高度关注。
举目,保险科技对于资本市场和保险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新话题,中国能否借助互联网的引擎加速国外同业尤其引人关注。《保险科技报告》调研了多家保险科技相关企业(截至2017年底),从公司、技术、行业、学术等多维度分析保险科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创新商业模式并总结规律,结合中国市场政策环境和投融资市场机遇,为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探索方向。希望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本报告体验新科技对保险这一历史悠久行业带来的改变,一睹互联网时代商业逻辑的内涵。
《船舶保险》一书是为保险从业人员在岗或岗前培训而编著的。本书的编著题材以原中国人民《船舶保险》教材(王海明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与《船舶保险理论实务与经营管理》(王海明,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为蓝本。本书以船舶保险实务为主线,兼顾理论和其他。由于船舶保险涉及面和研究的问题较为广泛,因此本书在写作时尽量将所涉及问题之精华、要点、基本点尽量阐述清楚,删掉有争论的问题,目的是在理论上能够让上岗人员对船舶保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使在岗人员或从事保险和学习研究船舶保险的人员能够重温一些保险理论,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升或拓展研究水平与空间;实务上,能够使上岗人员尽快掌握入门的路径,少走弯路,快速上岗,符合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使在岗工作人员能够拓展思路、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