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查默斯 约翰逊从日本国内体制和其核心决策机构 通产省的沿革及作用的角度分析的关于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 奇迹 。本书循历史进程,以实施产业政策的政府部门建立的1925年为起点,至1975年结束,通过通产省的沿革史及其间产业政策的讨论和博弈过程,阐明了该部门战前、战后在人事、组织上的直接连续性,终揭示出日本模式的四个要素:精干的公职队伍、保障公职队伍合法高效行政的政治制度、完善靠近市场经济规律的国家干预手法、具备像通产省那样的领航机构。
这是一本普及人类文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税收历史的图书。 从苏美尔城邦时代到今时今日,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到黄河流域。7000年来,向民众征税一直是全世界各个王朝和国家维持生存重要的方式。大部分战争爆发、权力更替都因税收而起;每一次科学进步、制度革新又影响着税收的制定。人类文明就在两者的斗智斗勇之中发展和推进。 在本书中,作者从全新的视角,跨越千年的时空,从人类文明萌芽开始到现代社会成形,用风趣的语言讲述了关于税收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和案例对世界各国的税收发展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折射出人类进步的艰辛和文明发展的伟大,是一部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优秀读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相信:经济增长没有界限、社会进步不会停滞。人们怀有一种脱缰野马般的乐观情绪,认为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人们忽视了经济繁荣和生活水平改善所需的基础正在日益松动、逐渐瓦解。史无前例的经济扩张时代黯然落下帷幕,而背后是各种影响力的汇合作用。人口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生产力发展和创新增长日益放缓,水、食品和能源等关键资源的短缺迫在眉睫,再加上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和天气条件,使得上述金融困境祸不单行。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增长放缓,是另一个阻碍因素。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并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成为中坚力量的新兴市场的发展速度如今也在放缓。 本书以宏观的视角剖析了从二战后至今全球经济的发展,犀利地解释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让这
二战前, 日不落帝国 的荣光已日趋暗淡,但一场 黑色黄金 石油的革命在二战的硝烟中悄然兴起,铸就了战后英国工业发展的新篇章。 本书回顾了1940年以来石油塑造下的英国工业进程。二战推动了英国从煤炭大国快速转型石油帝国。二战后,依托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公司等石油巨擘,英国从海外各地汲取石油血脉,支撑起其工业的蓬勃发展。但而今,在脱欧、气候危机等的影响下,石油产业正从英国中心舞台淡出,同时一些地区正在经历去工业化。英国未来的工业经济将何去何从? 一部优雅而独特的英国能源和工业史。
英国经济处于非常奇怪的矛盾状态:它既是世界上成功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欧洲落后的经济体之一。就人均GDP而言,它是领先的,但生产率水平却比发达经济体要低得多。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英国陷入经济衰退,作者认为英国的经济衰退并非因这一件事造成的,而是由过去200多年的历史形成的。在观察英国经济在过去两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作者邓肯 韦尔登探讨了200多年来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所采取的(或未采取的)选择,并揭示了这些选择是如何塑造了英国所有人所面临的结果和未来的。 本书讲述了从工业革命时期到2020年疫情期间,英国的经济和政治如何相互作用的故事。皮尔、格莱斯顿、艾德礼和撒切尔等少数政治家成功地塑造了经济,但被经济影响的远不止政治。19世纪40年代的皮尔和科布登关于经济开放与主权之间的平衡的争论在英国退欧后重新出现。
徽州既以“东南邹鲁”驰誉遐迩,又以“商贾之乡”闻名海内。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或是“先儒后贾”,或是“先贾后儒”,或是“亦贾亦懦”,从而形成了“贾而好儒”的重要特色。徽商之所以能够在艰苦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乃至成为称雄商界的劲旅,是与这一重要特色分不开的。徽商之所以在经营中重视商业道德,讲求经营之道,也无不是这一特色的体现。“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徽商虽孜孜追逐“厚利”,但他们更念念不忘“名高”。在儒贾观上,与其说徽商“右贾”而“左儒”,毋宁说他们“右贾”更“右儒”。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英帝国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历史书。主要内容为特许公司的起源,英国特许公司的发展历史,与英国的关系,及海外公司是如何掏空英国本土,最终令英帝国衰落的历史。
此书描述了印度自20世纪70年代至当前的经济发展图景,同时介绍了印度各方围绕国家未来发展的经济改革策略和措施正在激烈辩论的热点问题,例如:印度发展政策、科学技术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印度汇率管理机制、印度全球化以及印度其他经济治理等问题。 印度央行前行长比马尔?迦兰,基于扎实的研究、详实的数据与丰富经济管理经验,向读者展现印度经济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白鞋 律所的名字源自常春藤盟校的学生所穿的由鹿皮制成的白色皮鞋。1900年前后,在世纪之交的纽约,一种新型律师诞生了。他们既懂商业又懂法律,其掌握的技能更多的是用在谈判、调解和文件起草上,而不是出庭辩护上。 在动荡的变革时代,这些纽约的 白鞋 律师与客户携手合作,制定并实施了改变20世纪商业世界的法律战略。他们既是被许多人鄙视的垄断公司的缔造者,也是帮助行业之王抵御政府过度扩张的守护者,同时,他们还引导自己的客户转变为更开明、更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助力构建美国现代商业的基础。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白鞋 律师都走在 寻求秩序 的前沿。他们将组织架构和效率管理引入私人律所,创建了时至今日仍在规制公司行为的法律体系,甚至为最终形成的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 如此, 白鞋 律所的律师塑造了美国的新世纪。
《东亚海域一千年》共收录论文十五篇,内容依时间先后排序。有考证,有分析;在经济、贸易之外,更扩及人员的互访与文化的交流。针对旧的议题,如郑和下西洋,作者提出新的看法,从追寻苏木、胡椒与长颈鹿来探讨船队成行的动机;新开发的议题,如在讨论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中,指出中文常见的 公司 一词,早在十七世纪以后就已成为马来文的字根 等,于严肃的学术意义之外,别具一般性的趣味。其他文章则涉及中国与东南亚、欧洲地区的交往,特别着重在广州与厦门的对外贸易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对中国在近代初期亚洲的海洋贸易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深入的探讨。
本书首先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简要回顾了岭南地区从先秦到元朝的历史,之后以18世纪为中心,详细考察了从明朝初期直到1850年前后岭南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互动过程。 本书指出岭南环境和经济史中有五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宋元时期汉族移民对瘴气免疫能力的提高和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能够深入到土地肥沃的河谷地带,并逐渐取代了土著民族;珠江上游农业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在蒙古人入侵时被南逃到珠江口的汉人拦截下来, 终塑造出了珠江三角洲;16世纪中期开始的商业化进程,促使珠三角的农民改稻种桑(蔗),从而改变了土地耕作的模式;17世纪中期危机之后,岭南人口的持续增长促使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垦荒的政策:人类的垦荒活动使得岭南地区的森林分布日趋零碎,生态系统被不断消耗,以华南虎为代表的物种不断消失。而在这些里程
《山西票号史》是关于山西票号的发展史。全书内容包括:山西票号发生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山西票号的起源,山西票号发展的挫折、极盛、危机以及它的衰败等。
本书主要讲述了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中世纪的很多变化已经为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地理大发现将世界连成一体,并引发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路径,人类社会由此开始迈向工业化、现代化。此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参差不齐的,世界至今还不能完全实现“和谐”,各种冲突仍然存在。 本书既可以作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础教材,又可以作为对经济学、经济史感兴趣的广大读者的参考读物。
本书从农民个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中世纪晚期英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现代化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英国农村现代化的起源,并与中国同时期的农民社会做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本书作者为日本学者长野朗,由胡雪翻译。全书以作者所收集到的史料为依据,探讨了中国有无资本主义发生及其形态、特征等,就中国的产业概况、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近代以来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内外主要原因等进行了探讨,对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了颇为细致的梳理,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口述历史改革》(下册)分为三篇,由37位口述者叙述了22个改革事件。苐一篇关于财税金融体制方面的改革,包括选派人员出国考察、建立苐一个出口加工区蛇口、创办4个经济特区、搞1个更大的特区(海南)、开发开放浦东、举办博鳌亚洲论坛(海南)、加入世贸组织、推进 一带一路 倡议、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经济特区从特别关税区到自由贸易港。第二篇关于行政体制改革与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改革,包括回顾行政体制改革和大部门体制改革历程、 一国两制 的提出和执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 依法治国 、公社 撤社建乡 、成立苐一个村委会。第三篇关于文化、教育、医疗、住房等体制方面的改革。书中作者所述都为作者亲身经历,让读者在感受改革举步维艰、如履薄冰的同时,也为改革的浴火重生、凤凰涅盘感到震憾和骄傲。
《宋代地域经济》的编写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对宋代社会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突出对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文化结构、社会风俗、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着重总结其社会变革的动因、特点和后果,力图做到选题新颖、内容充实、立论稳妥、以期对宋代社会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有所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