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收录民法典及截至202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与民法典密切相关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指导案例裁判要点等,内容全面,编排合理。 2.本书收录民法典时对每一条文附加 条文主旨 ,指引读者迅速找到想要查找的条文。 3.本书收录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时对新修改的部分在正文中用黑体突出显示,以提示读者重点关注与学习。 4.本书收录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与民事相关的指导案例中的 裁判要点 部分(附全文线上阅读二维码),以及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2月25日发布的《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一批)》、2022年4月11日发布的《民法典颁布后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2023年1月12日发布的《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二批)》等,以给法官、律师等法律专业同仁提供参考。 5.为了方便广大读者能够持续了解、学习与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注释本(全新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注释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注释本(全新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本书是第四版,重点吸纳2025年新出台的婚姻家庭编解释(二)及相关典型案例。 本书通过提炼主旨、条文注释、关联法规的形式对整部民法典进行解读,对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的1260个法律条文进行详细地解读,观点鲜明准确,语言通俗精炼。重点条文下精选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与该条文密切相关的经典案例,在书中呈现典型意义,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获取案例全文。 书后附有增值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获得与民法典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案例。阅读本书,可以使大众了解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规范,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科普作协优秀科普作品奖得主 法医秦明权威著作《逝者之书》 了解硬核的科普,温暖的法医学 他应酬太多,在寒冬夜里喝完酒独自回家; 她忍受着丈夫的暴力,因为他还算没 下重手 ; 他吃了野味,开始咳嗽、发烧,以为只是感冒; 在死亡降临之前,他们都没想到生命会在这里终结。 这是一堂只有法医才敢告诉你的死亡教育课。 28种死法,3000具尸体,这些千奇百怪的死亡事件,看上去非常猎奇,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作为法医,秦明以*直观的方式,提醒我们如何规避不必要的死亡,不因为自己的盲目和大意,而失去宝贵的生命。 毕竟,不留心死亡,便看不见生活。
★收录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重要答复,赠送读者书籍目录电子版,方便读者检索。 ★法律法规全书系列是我社畅销10余年的重点大型工具书,该丛书我社做到每年年底全套集中改版,以确保书籍内容的时新、准确。 ★新版紧追法规热点、认真落实读者反馈,从而保证分册设置、内容收录以及书籍封面设计等各细节做到更好,提升读者获得感和满意度。 ★2025年版新增文化与旅游分册,封面设计色彩明艳有张力,触感膜覆盖更有质感,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本书涵盖安全生产相关领域常用法律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重要答复,书中收录文件均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部委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文件。法律文件按照紧密程度排列,而
本书从实用技能的角度,以实例为样板,介绍如何处理审查合同、起草合同、处理合同中的法律问题,其核心是从客户的交易需求以及法律环境、交易背景等情况,对合同的通用条款、专用条款、技术性事项等内容如何审查和起草做了专业和详细的阐述,并附有数份合同案例的剖析,佐以作者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一定能够给正处于与合同鏖战中的读者们以启迪和帮助。目 录 第一编 与合同起草和审查有关基本知识 第一章 合同起草、审查与判断标准003 第一节 合同的定义、功能003一、合同的定义003 二、合同的功能004 第二节 合同起草和审查的基本原则004一、合法有效性原则005 二、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005 三、风险控制和促成交易兼顾原则006 四、以诉讼或仲裁为检验标准原则006 第三节 完美合同的判断标准007一、能充分体现双方当事人的合意,符合当事人的意图007
九鼎重器,百炼乃成。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制定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宪法具有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宪法的修改将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供强大的宪法基础,
毋庸置疑,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的重大贡献,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文化遗产。本书分为法理篇、刑事篇和民事篇三个部分,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展示了我国传统法观念的特质,首次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法观念的核心,即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种种内在逻辑,具有开创性。并且,结合古人言论和古代司法案例,对中华法系之利与弊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生动,分析深入。
刑事辩护技能是一套组合拳,不仅包括庭审调查的举证质证、庭审发问和庭审辩论,还包括庭前阅卷和会见,以及跟经办人员进行沟通。阅卷和会见是基础,只有通过仔细阅卷,充分会见,才能对案件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寻找到辩护思路和辩护策略。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改革的进程,三项规程的具体实施,庭审发问、庭审质证和庭审辩论越来越能体现审判的程序正义,并且能够让被告人及其家属、旁听者感受到辩护律师的专业和付出。
该书为一本医院纪法类工具书。医务工作者普遍存在 重业务、轻法纪 的现象,本书结合作者工作实践,对几千名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梳理出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者易发多发的违纪违法关键点100个,内容涉及医务人员个人、科室等常遇到的比如红包、课时费、鉴定胎儿性别、出具虚假医学证明等问题,用文字解说 图画的形式对医务工作者进行专业的纪法解读,该书可成为数百万医务人员纪法学习的指导读物,可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纪法意识、净化行业风气。
本书用500多张图表,分六大板块,用图表等视觉化的方式将专业的法律条文、概念变为读者能看懂、能掌握的法律知识,方便读者学习、记忆、使用。其知识转化和视觉呈现呈现三大特点:专业化、体系化和图形化。 本书使用场景丰富,一本书有五本书的用法: (1)单行本:中间部分可以作为法条阅读。 (2)新旧对照:左上角作为新旧对照。 (3)注释书:右上角、左下角可以作为注释和法条拓展延伸。 (4)思维导图、流程图。 (5)词典:主法条的关键术语用引注线的方式标注解释。 真正做到,一本在手,学习无忧。
《明刑弼教》不局限于晦涩难懂的陈条旧令,讲述中国古代法律之历史,而是抽丝剥茧,去其躯体,得其精神。全书从中国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地理环境与中华法律传统的关系、小农经济与中华法律传统的关系、宗法社会与中华法律传统的关系、中国法律思想的伦理属性、中国传统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等十五个方面或角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风格进行了全面的反省,并在好几个问题上突破了前人的结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权力的游戏》《罗生门》《悲惨世界》《鱿鱼游戏》《秋菊打官司》《审死官》《教父》 这些影视作品中含有哪些法的元素?法律与影视能够如何互动?法理学学者王金霞在这本书中把影视作品放在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之中,诠释法律与影视的内在联系,从法律看影视,从影视看法律,用影视去思考,用影视去改变。以影视作为视角、方法、路径、素材去看法律、法理和法学,以法律作为视角、方法、背景和结构去看影视,展现两者的诸多勾连。
带着问题学习法律,以法律解决实务问题。本书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文本,并对重点条文进行注解;二是与该法相关的实用问答,帮助读者更直观、通俗地了解法律规定,解答法律问题;三是配套规定的文本(电子版的形式);四是常用的法律文书范本、典型案例。让读者既能看到法律规定,又能更快地、直接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和处理法律事务的实用工具。 此次为根据民法典物权编、总则编、合同编通则部分等配套司法解释进行增补再版。
本书是小林宪太郎的作品《刑法的归责》。具体内容为:第1部 刑法归责的基础理论,包括序章第1章 过失犯的构成要件,第2章 过失犯的违法性,第3章 过失犯的责任,终章。第2部 刑法归责的应用理论I 信赖原则与结果回避可能性,包括序章 两个最高裁判决,第1章 结果回避可能性,第2章 信赖原则,终章;II 被害人的自我保护义务与结果归责,包括序章,第1章 自我保护义务的存在与否,第2章 自我保护义务的范围,终章;III 论所谓胎儿性致死伤,包括第1章 熊本水俣病事件之后,第2章 实行行为(或者其侵害作用)之时作为客体的人现实存在这一要件的意义,第3章 结果归责理论与胎儿性致死伤;IV 被逼迫的被害人,包括序章,第1章 任意性的含义与界限,第2章 裁判例探讨,终章;V 所谓 法益相关错误 的意义和界限,包括序章,第1章 法益相关错误说,第2章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