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历史朝代顺序,全面介绍了中国有史以来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主要内容,以及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色。书中吸取了近年来中国法制史学科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加强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有关民事财产制度方面内容以及司法诉讼方面内容的介绍和总结。在体例结构上设置了“本章要点”、“资料”、“解说”、“案例”、“人物”、“插图”、“本章小结”等栏目形式,通过对史料的引用、法律现象的解说、典型案例的列举和古代法官事迹的介绍,帮助学生在接受授课和阅读教材后确立法治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法律文化和法律传统。全书结构新颖,文字通俗,条理清晰,是法律专业师生和法律爱好者研习中国法制史的理想教材和适用读物。
人类在地球上次可以象现在这样,在环顾自己这块大地的同时,还可以放眼整个世界,因此,我们对法律的未来充满信心。法律对人类的贡献,实在是超过了其他一切人类活动。
本书从25年考研英语真题中精选500个长难句,剖析句子成分并破解语法,解析词汇,通过派生、扩展等将3800多个核心词汇一网打尽,其中包括2660个大纲词汇和1145个大纲词汇。词汇方面,采用联想记忆法帮助考生理解记忆,并辅有派生词、形近词、扩展词、近义词等部分进行词汇的扩展,力图做到图文并茂。在语法和长难句部分,抛弃了语法知识的冗长讲解,以历年真题中代表性的500个长难句为主线,讲解考研英语中最核心的语法知识点,帮助考生学会划分句子结构,快速理解句子,真正提高分析句子的水平!
本书取中国近代法律文明演进的视角,对沈家本、梁启超、杨鸿烈、陈顾远、程树德、丘汉平、蔡枢衡、李大钊等,这样一个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法律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法律史家研究群体,从学术与社会互动关系入手,考察他们的职业身份、专业状况及教育背景,爬梳他们对当时激荡时局的回应状况,比较他们学术研究视角及方法的异同,剖析他们研究成果的特色,评估他们对中国近代法律文明的贡献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进一步阐发法律史学与近代中国法文化建构、法律史家群体与近代中国法治文明建设的密切关系,探索法律史学社会功能发挥以及法律史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