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简明中国法制史
    •   ( 249 条评论 )
    • 李俊 /2016-10-01/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 本书的编写,以国家*《全国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基本依据并力求突出 简明 的特色。在全面介绍中国法制史学科基本体系、基本史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编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力求做到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内容简明,文字精炼,以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中国法制史的主要知识和重要问题进行学习和掌握。

    • ¥14.4 ¥32 折扣:4.5折
    • 法典化与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变迁
    •   ( 22 条评论 )
    • 谢红星 /2024-11-19/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第一章 法典、法典化与法律体系 br 一、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总体特征论说 br (一) 律令体系 说 br (二) 律例体系 说 br (三) 典例体系 说 br (四)其他观点 br 二、法典化与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发展演变的历史分期 br (一) 法律体系 的界定 br (二)法典与法典化 br (三)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发展演变的历史分期 br 第二章 前法典化与 礼刑体系 发端 br 一、礼之治 br 二、刑之罚 br 三、其他法律形式 br 四、 礼刑体系 与西周 大一统 政治 br (一)西周的 大一统 政治 br (二) 礼刑体系 对西周大一统政治的卫护 br 五、 铸刑书(鼎) : 礼刑体系 的瓦解 br (一)从 以刑统例 以刑统罪 到 以罪统刑 的转变 br (二)从多元立法权、司法权到一元立法权、司法权的转变 br (三)以成文刑法为代表的制定法逐步取得主导地位 br 第三章 首次法典化与 律令体系 成型 br 一

    • ¥22.1 ¥49 折扣:4.5折
    • 北洋时期民事司法制度研究
    •   ( 21 条评论 )
    • 李长城 /2024-09-29/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聚焦社会剧变的北洋时期,详细梳理了其时民事司法审判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考证和分析了北洋时期民事司法审判制度的基本结构、司法官制度、司法权限和民事审判程序,探究了法制在社会运行与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法律与习惯的关系、法律移植与法律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一时期民事审判制度及其实践对当下我国的司法改革具有怎样的启发和借鉴,以期发掘出 转型 时期社会运行与治理的规律。

    • ¥23.4 ¥52 折扣:4.5折
    • 华章大历史033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   ( 97 条评论 )
    • 李贞德|责编:李翔 /2023-01-01/ 重庆
    • 《公主之死》是一部法律史作品。作者爬梳史料,详细讲述了北魏兰陵长公主被驸马殴打流产致死这一经典案例的来龙去脉,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写作方式探讨了婚姻暴力、性犯罪、亲属容隐、连坐、夫家认同、男尊女卑等重要而深刻的法律及婚姻伦理议题。 通过零星残存的条文、案例和判决,作者分析了儒家官僚集团与皇权在确定涉案人员罪名及刑罚轻重方面的共识和分歧,深刻揭示了汉唐之间几百年里女性的法律地位情况、法学和司法的传承状况,显示出虽然从汉朝开始婚姻和家庭伦理已被纳入法律规范之中,但儒家伦理法制化的进程是曲折的,在胡汉交融的北朝时期,夫尊妻卑的伦理并未 进入法律体系之中。读懂这一案件,对于中国法律“儒家化”或“父权化”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会有 深入的理解。

    • ¥23.2 ¥49.8 折扣:4.7折
    • 晚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史论
    •   ( 20 条评论 )
    • 屈向东 /2024-07-3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欲研究当代中国法律制度之本质与特性,就不能不考量其制度生长史。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知识产权法概莫能外。晚清民族危亡之际,改良变革之风渐起。由此,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作为西方法政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国人视野。本书共有三篇,每篇基本按照 古代萌芽 近代起源 条文释义 法律适用 四个紧密联系、逻辑递进的部分形成框架,进而组织行文、阐释论证。 br 第一部分从法官员额制的概念分析入手,正本清源,首先将其制度内涵予以厘清。第二部分讨论为什么要进行法官员额制改革。第三部分,法官员额制改革涉及法院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如何理解并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合理诉求,妥善协调好改革各方的利益关系已成为影响员额制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第四部分讨论在员额制的实施过程中,法官多少才够用,抑或通过什么标准才能确定法官的编

    • ¥20.3 ¥45 折扣:4.5折
    • 南京国民政府法制理论设计及其运作 赵金康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赵金康 著 /2006-11-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从法律理论设计与南京国民政府法制运作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制,把孙中山的法律思想同南京政府的立法、司法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动态的比较研究,全面探讨了南京政府时期的立法体制和司法制度。 该书第一、二章研究南京政府的法制理论来源及南京政府立法院领导人的法律思想。作者认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对南京政府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胡汉民、孙科的法律思想是以孙中山法律思想为依归的现实思考,对南京政府的立法有实际指导作用。 作者以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篇幅研究了来自社会、人权派、汪精卫扩大会议派的制宪诉求及《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制定。 第五章、第六章研究南京政府的立法体制和司法体制。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中央招待委员会、中央常会、中央政治会议、国民政府都享有立法

    • ¥28.6 ¥60.98 折扣:4.7折
    • 彭真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国内关于彭真民主法制思想的研究 朱力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朱力宇 /2014-05-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彭真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国内关于彭真民主法制思想的研究》由朱力宇主编。《彭真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国内关于彭真民主法制思想的研究》收集了1985年至2012年期间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研究彭真民主法制思想的论文共34篇。这些论文涉及彭真民主法制思想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彭真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建设的研究、彭真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与自治思想的研究、彭真立法思想的研究、彭真宪法思想的研究、彭真刑事法律思想的研究、彭真法律监督思想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表明:彭真同志作为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 ¥29 ¥65 折扣:4.5折
    •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朱建庚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朱建庚 /2016-07-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以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为主线,同时涵盖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其他相关法律文件,重点对其中涉及的法律制度进行分析论述。正文分为三部分:部分:概述。简单介绍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架构。第二部分:根据海洋环境的污染源,分章节就陆源、海洋工程、倾倒、船舶、等带来的污染防治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和法律责任制度分两章进行论述。

    • ¥20 ¥47 折扣:4.3折
    • 清代民事诉讼与社会秩序 吴欣 著 中华书局【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吴欣 著 /2007-10-01/ 中华书局
    • 本书通过分析清代的农民、士绅、商人、僧人、道士、妇女、“中人 ”等民事诉讼主体,探讨了制约基层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作者力图突破以王朝为中心的研究模式,以清代社会各阶层的人为中心,从他们的差异性、主动性入手,阐发我国传统社会法律规则的特点,以及法律与社会结构、秩序的关系。在清代法律、社会史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18 ¥45 折扣:4折
    • 西方法律思想简史 (爱尔兰)凯利,王笑红 法律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爱尔兰)凯利,王笑红 /2010-08-01/ 法律出版社
    • 这是一本能够在西方法学理论重要主题的历史演进方面,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向导的法律思想史教科书。由爱尔兰法学家约翰·莫里斯·凯利写作的原书于1992年出版以来,在法律思想史界引起重大反响。并获广泛好评。 书中将自荷马时代至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切分为十个连续的时期,通过简介每一时期的一般历史和思想史,并叙述当时的思想家就法律中的主要问题所进行的阐述,从而对西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法学理论的互动影响进行以时间为序的描述。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本书对20世纪中后期以来法律思想的介绍,避免了同类教科书关注过去忽略当下的片面趋向。 本书对于学习法学和政治学的读者都极富价值,不助于读者对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完整梳理,同时也有助于读者理解法律思想背后的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成因与背景,当为本学科领域独辟蹊径的之

    • ¥17 ¥41.37 折扣:4.1折
    • 疯癫与文明 (法)福柯 著,刘北成,杨远婴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法)福柯 著,刘北成,杨远婴 译 /2007-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在现代安谧的世界中,现代人不再与疯人交流。一方面,有理性的人让医生去对付疯癫,从而认可了只能透过疾病的抽象普遍性所建立的关系;另一方面,疯癫的人也只能透过同样抽象的理性与社会交流。这种理性就秩序、对肉体和道德的约束,群体的无形压力以及整齐划一的要求。共同语言根本不存在,或者说不再有共同语言了。18世纪末,疯癫被确定为一种精神疾病。这表明了一种对话的破裂,确定了早已存在的分离,并最终抛弃了疯癫与理性用以交流的一切没有固定句法、期期艾艾、支离破碎的语词。学的语言是关于疯癫的理性独白。它仅仅是基于这种沉默才建立起来的。 隐藏在理性的语言背后的这种对峙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不是遵循理性的纵向发展历程,而是试图追溯那种使欧洲文化与此同时算做欧洲文化的东西相对照的不变分界,并用其自身的错乱来

    • ¥16 ¥39 折扣:4.1折
    • 星轺指掌 查尔斯·马斯顿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查尔斯·马斯顿 /2006-07-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古者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大客之仪,小行人掌邦客之礼,籍达天下之六节,成六瑞,合六币,见于《周礼》;小者问大者聘自图事,命使而假道,而郊劳,而致馆,而设飧,而致命,而设享,而醴宾,而私觌,而赠送。凡夫展币释币之文,张旃敛旃之制,辞玉受玉之节,垂缫屈缫之宜,见于《仪礼》。遐想其时,行礼往来,春秋时见,雍容揖让,肄雅歌风,济济翼翼,峨峨如也,谓非甚盛典欤?顾是礼也,行于封建之代,而不行于郡县之朝,即封建时亦行于九州之中,而不行于四海之外,岂当日之创制颓庸,犹有未周焉者乎?抑因革损益固视乎其时也? 同文馆总教习丁冠西先生明练典故,淹贯古今,深有味乎礼从宜、使从俗之义,爰取迩来海外诸国交际事宜,蒙馆生等译以华言,用备星轺之采。士大夫本忠信笃敬之训,成约束坚明之举,将片言重于九鼎,一纸书贤

    • ¥15 ¥37 折扣:4.1折
    • 新路集(第四集) 第四届张晋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
    •   ( 9 条评论 )
    • 陈煜 主编 /2014-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煜主编的《新路集--第四届张晋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第4集)》的出版初衷一如既往,即弘扬中华法文化,培养法律史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推陈出新,鼓励年轻学者学术研究的独创性和思想性。本书共辑录了全国多所高校十七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生的*学术创作,文章的价值也已得到法律史学界各位资深学者的肯定,虽然不是毫无瑕疵,但是却是未来学术之星的起点。

    • ¥17.6 ¥39 折扣:4.5折
    • 清入关前的法文化
    •   ( 29 条评论 )
    • 王千石,吴凡文著 /2015-12-22/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法文化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东北文化展开研究的绝佳视角。本书以东北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出发点,以中原法文化作为参照,探究清入关前法文化的内容与特征,并试图发掘其对当今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从努尔哈赤起兵后到清入关前的这段历史时期中,东北在对外战争和经济交往中经历了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因此法文化呈现出了文化融合性的特征。本书正是从法文化角度出发,对清入关前东北法文化的各个方面做出法的解读,揭示这个地区在崛起过程中经历的法文化变迁。

    • ¥17.6 ¥39 折扣:4.5折
    • 外国法制史
    •   ( 61 条评论 )
    • 王云霞等 著 /2014-12-01/ 商务印书馆
    • 《外国法制史》教科书,以楔形文字法、古印度法、古希腊法、罗马法、日耳曼法、教会法、伊斯兰法、英国法、美国法、法国法、德国法和日本法等12个在世界历史上*代表性的法律体系为样本,对各个法律体系所包含的主要法律制度、表现形式、本质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和演变规律进行了详细论述。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书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言简意赅。不仅可供高等院校法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外国法制史之用,也可用作司法考试的辅助教材,同时也适合希望拓展法律史知识的各类在职人员阅读。

    • ¥22.5 ¥50 折扣:4.5折
    •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法社会学史研究
    •   ( 6 条评论 )
    • 郑晓英 /2023-09-2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20 世纪初,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传统中国社会,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开 br 始向现代转型。社会的巨大变迁需要社会思潮和学术层面的回应,救亡图存成为学 br 术拯救的时代主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法社会学被引入中国,历经传入、传播、 br 兴盛等的发展过程,产出了丰硕的、有价值的成果,提供了异质法学理论在近代中 br 国本土化演变的样板。 br 本文以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法社会学的知识生产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不同时期 br 西方法社会学的本土化演变情况以及法社会学作为知识系统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br 在展现近代中国法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学科构建情况和主要研究成果的同时,总结该 br 学科演变过程中的独有规律与成败教训, 为今日法社会学之发展提供观照与镜鉴。 br 危亡时局与救国思潮促使学术主题发生转捩, 与之相伴随的是对

    • ¥29.7 ¥66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