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新民说·清代习惯法
    •   ( 735 条评论 )
    • 梁治平新民说出品 /2020-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法律史研究中具有 范式 意义的著作。作者依据清代官府档案、民间契约和民国初期的司法调查等第yi手材料,对清代习惯法进行了迄今为止zui为系统的探究。其讨论的范围,由清代习惯法的渊源、背景、流变,和习惯法的性质、形态、功用,到清代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直至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习惯法研究在社会理论上的意义。这一研究旨在反映清代习惯法所在社会的社会形态和权力结构,以关照现今在法律实践上的问题。无论是从材料上,还是从内容上,该书都堪称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典范。

    • ¥15.9 ¥45 折扣:3.5折
    • 新民说·犁斋法史文丛·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增订本
    •   ( 617 条评论 )
    • 黄源盛新民说出品 /2020-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两千多年漫漫的中国法制长河中,汉、唐是两个相当关键的时代,其之于传统中国法文化的形塑与发展,具有承先启后的深刻历史意涵。 作者深耕细犁中华法史四十余载,融冶史学、经学、律学于一体,凝萃成书。书中主要以儒家传统之礼贯通脉络,总分二部,上篇专研两汉经义折狱,下篇探究《唐律》立法原理。本书结构坚实,考案缜密,兼重实例,间援当代法学观念作诠释,有发明古今之效;而论证严谨,晰理至明,孤诣独照,勾勒出汉唐法律文化的绝代风华。

    • ¥28.9 ¥98 折扣:2.9折
    • 华章大历史033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   ( 97 条评论 )
    • 李贞德|责编:李翔 /2023-01-01/ 重庆
    • 《公主之死》是一部法律史作品。作者爬梳史料,详细讲述了北魏兰陵长公主被驸马殴打流产致死这一经典案例的来龙去脉,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写作方式探讨了婚姻暴力、性犯罪、亲属容隐、连坐、夫家认同、男尊女卑等重要而深刻的法律及婚姻伦理议题。 通过零星残存的条文、案例和判决,作者分析了儒家官僚集团与皇权在确定涉案人员罪名及刑罚轻重方面的共识和分歧,深刻揭示了汉唐之间几百年里女性的法律地位情况、法学和司法的传承状况,显示出虽然从汉朝开始婚姻和家庭伦理已被纳入法律规范之中,但儒家伦理法制化的进程是曲折的,在胡汉交融的北朝时期,夫尊妻卑的伦理并未 进入法律体系之中。读懂这一案件,对于中国法律“儒家化”或“父权化”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会有 深入的理解。

    • ¥23.2 ¥49.8 折扣:4.7折
    • 寻找现代中国:穿越法政与历史的对谈 高全喜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保证】
    •   ( 2 条评论 )
    • 高全喜 著 /2014-11-01/ 法律出版社
    • 以对话体的言说方式,集中讨论了作者近几年孕育发微的政治宪法学诸问题。以中西交汇、古今之变的视野,探索现代中国的法政起源以及内在的动力机制,在晚清以降的三个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中,揭示其承转启合的张力结构和升降沉浮的命脉节律。法眼看中国,一部现代中国史就是政治宪法与法律宪法的流变史,在滔滔不尽的历史洪流中,作者愿与读者共同寻找那砥柱中流的转型之契机。

    • ¥26 ¥89 折扣:2.9折
    • 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1901-1949)
    •   ( 94 条评论 )
    • 曹全来著 /2012-08-01/ 商务印书馆
    • 曹全来所著的《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是部以六法为线索、系统梳理近代中国法律制度的专著型教科书。本书按照现代法学部门法知识体系和比较法律史学方法,对发生于中国清末、*南京政府、北京政府、国民政府近半个世纪的法制变革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本书着重围绕形成于近代中国的《六法全书》法律体系所包含各部门法的立法沿革、传统特点及其发展成就等,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我国法律近代化的基本问题,全面回顾了近代中国在“国际化”与“本土化”双重目标指引下法律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复杂历程。“以法律的眼光对待法律问题”的学术立场和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的法史学方法,是本书两个鲜明的特点。《中国近代法制史教程》资料详实,体系严整,方法新颖,视角独特,是近年来我国法律史学界对中国近代法制史和法

    • ¥18.9 ¥42 折扣:4.5折
    • 法律教育:从社会人到法律人的中国实践(法律人丛书)
    •   ( 46 条评论 )
    • 霍宪丹 著 /2010-07-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结构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总论篇、分论篇、他论篇和附录。总论篇共九章,内容主要是高度概括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改革发展,并对法律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未来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分论篇收入10篇文章,其内容主要是对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基本问题的专题研究和分析思考,反映了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基本情况和基本探索;他论篇共收入27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主要反映了三十年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历程、经验总结、实践探索、问题剖析和对未来改革发展的深入思考;附录收入2篇文章,都是对我国高层次司法警官教育的分析思考。 全书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从法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分析,深入思考,对

    • ¥26.6 ¥59 折扣:4.5折
    • 元明清时期的傣族法律制度及其机制研究
    •   ( 33 条评论 )
    • 吴云 著 /2010-12-01/ 人民出版社
    • 元明清时期是傣族历史上被纳入中央王朝统治体系中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傣族社会中有着独特的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傣族土司制度;傣族社会政治身份、性别、经济地位和宗教(佛教)等级制度;傣族刑事、军事法律制度;傣族民事法律制度以及傣族纠纷解决制度等。由于傣族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傣族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元代以来中央王朝的政治统治和加之外来文化(包括汉文化、东南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佛教文化等)的影响,傣族法律制度的结构、内容和法律精神以及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12.6 ¥28 折扣:4.5折
    • 中国法制史
    •   ( 750 条评论 )
    • 张晋藩 著 /2010-01-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法制历史的内涵极为宽广,富有超越时空的民主性因素。研究中国法制史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认识法制在漫长发展中如何不断的完善自己,以及它在社会的进步当中所处的位置和价值;就是要从固有的法制历史中总结出理性思维的成果,为当前的法制建设提供准确的历史借鉴。 本书分为形成期、确立期、定型期、发展期、转型期这五个时期,对中国法制进行了介绍。

    • ¥25.2 ¥56 折扣:4.5折
    • 新路集(第四集) 第四届张晋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
    •   ( 9 条评论 )
    • 陈煜 主编 /2014-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煜主编的《新路集--第四届张晋藩法律史学基金会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第4集)》的出版初衷一如既往,即弘扬中华法文化,培养法律史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推陈出新,鼓励年轻学者学术研究的独创性和思想性。本书共辑录了全国多所高校十七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生的*学术创作,文章的价值也已得到法律史学界各位资深学者的肯定,虽然不是毫无瑕疵,但是却是未来学术之星的起点。

    • ¥17.6 ¥39 折扣:4.5折
    • 中国法律文化论集(211工程项目丛书)(法律史中心)
    •   ( 36 条评论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编 /2007-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这本文集收录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专职与兼耽(本校)研究人员发表的论著37篇。从时间上看起自1980年,迄至2006年。虽然作者关注的热点不同,涉猎的方面和切入的角度也有异,但都围绕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法文化,这是法史学人的天职。为了展示学术发展的真实进程,所录文章除个别错字改正外,不做改动。 中国政法大学从1990年起,便招收中国法文化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我在1991年3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简谈中国法律文化》一文提出:“要从浩瀚的法律文化资料中吸取精华,为当前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如果说十六年前中国法文化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蓓蕾阶段,那么今天已经是万紫千红的春深花圃,中青年学者迅速成熟起来,成为中国法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 有着四千余年法制文明悠久历史的中国,遗留下来

    • ¥18.9 ¥42 折扣:4.5折
    • 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人民法学文存
    •   ( 46 条评论 )
    • 崔永东 著 /2012-06-01/ 人民出版社
    • 崔永东所著的《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司法思想史的基础理论著作。全书以时间为序。大跨度地考察了从周秦时期、汉代、唐代到宋明时期的司法思想,对其所反映的深层次司法理念进行了总结。并对中国传统司法思想的优秀内容进行了揭示与分析。中国传统司法文化是一个包括司法思想与司法制度在内的文化系统。其中司法思想是其深层结构。《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从司法的理论根据、司法的地位与作用、司法的价值与目标、司法的基本要素及司法道德等方面对各家各派的司法思想进行研究,注重考察司法制度背后的司法思想。张晋藩先生在本书序中评价说:“任何一门新学科的构建都离不开对传统资源的利用,也离不开从历史上追根溯源的工作.因为历史与传统是学科构建的材料和‘源头活水’。作者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故

    • ¥17.6 ¥39 折扣:4.5折
    • 东京审判:正义与邪恶之法律较量(第三版)
    •   ( 836 条评论 )
    • 余先予何勤华蔡东丽 著 /2015-07-01/ 商务印书馆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进行了历时两年零六个月的 世纪大审判 。来自同盟国11国的法官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清算战争罪行的审判。 历经818次开庭,法庭证实了日本甲级战犯所犯罪行罄竹难书:在日本国内利用新闻检查制度、警察镇压体制向人民宣传对外扩张计划,大力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扶植 伪满 、发动 卢沟桥事变 、制造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等;积极建立轴心国同盟;侵略东南亚诸国;偷袭珍珠港 东京审判本身面临哪些法律困境与挑战? 审判团如何克服辩护方基于英美诉讼程序规则实施的拖延策略? 能否对发动战争的领导、策划和实施者追究个人刑事责任? 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法律较量。本书一一为您呈现。

    • ¥23.4 ¥52 折扣:4.5折
    • 清入关前的法文化
    •   ( 29 条评论 )
    • 王千石,吴凡文著 /2015-12-22/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法文化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东北文化展开研究的绝佳视角。本书以东北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出发点,以中原法文化作为参照,探究清入关前法文化的内容与特征,并试图发掘其对当今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从努尔哈赤起兵后到清入关前的这段历史时期中,东北在对外战争和经济交往中经历了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因此法文化呈现出了文化融合性的特征。本书正是从法文化角度出发,对清入关前东北法文化的各个方面做出法的解读,揭示这个地区在崛起过程中经历的法文化变迁。

    • ¥17.6 ¥39 折扣:4.5折
    • 法律发达史
    •   ( 73 条评论 )
    • (美)莫里斯 著,王学文 译,姚秀兰蒋辰王鹏飞 点校 /2014-12-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法律发达史(第二版)》共分十章,以古代东方国家——以色列、巴比伦、腓列基、埃及、印度、古希腊、罗马以及西欧中世纪诸国的社会发展为线索,概述了人类法的早期发展形态,以及中世纪西欧诸国的法律发展状况,尤其是罗马民法与教会法、条顿族普通法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罗马民法的演变及与英美普通法的关系,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冲突与融合等,从而论证法律的起源、性质及与自然法的关系。著者同时指出,要借鉴历史的经验,必须注重历史的研究。

    • ¥18.9 ¥42 折扣:4.5折
    • 柏桦讲清代奇案
    •   ( 388 条评论 )
    • 柏桦 /2018-05-09/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清王朝有268年的历史,留下数以亿计的案例,从中选择一些 奇案 ,是因为案情离奇带有悬疑,在破案过程中,不但有非常规的侦察,也有合乎情理的推理,还有出乎意料的审讯方式。奇案中既有惊天动地的密谋黑幕,又有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还有变幻离奇的人情真伪,更有鬼神莫测的司法弊端。通过奇案的解析,可以看到人性的善良博爱,人心的光明磊落,人际关系的互敬互爱;也可以看到人性的软弱怕事,人心的谨小慎微,人际关系的冷漠无情;还可以看到人性的卑鄙龌龊,人心的阴险毒辣,人际关系的尔虞我诈。

    • ¥21.6 ¥48 折扣:4.5折
    • 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
    •   ( 83 条评论 )
    • 张勤 著 /2012-08-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由张勤所著,本书依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珍贵司法档案,以奉天省为例探讨二十世纪前三十年民事司法领域所发生的变革。对这些变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法院组织、民事程序、法律职业、实体法、基层调解等领域。奉天是清末“新政”期间少数首先推行近代司法改革的省份之一,民国初期在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统治下,司法改革继续被推行开来。这种军阀政治中所包容的司法改革以及所体现的法律现代性,是各种力量和势力不断碰撞、博弈的结果,这些力量和势力包括了地方精英、民族主义、共和思想等等。《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的主要研究发现有:一是法院系统和调解机制的官僚化趋势;二是民事诉讼程序的形式化;三是习惯在司法实践中被“发现”和现代化;四是在离婚诉讼领域,男女

    • ¥17.6 ¥39 折扣:4.5折
    • 中国法学史纲
    •   ( 380 条评论 )
    • 何勤华 /2012-12-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法学电纲》,从汉语“法学”词的起源入笔,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法学的诞生、发展、兴盛,成熟到衰亡,近代中国法学的成长,以及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今现代中国法学的变革之两千五百余年的历程。 全污对在此过程中,中国法学各个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这形成和发展背后所涉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论述,对推动中国法学从古代向近代乃至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上著名法学作品和法学家(律学家)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点评,对中国法学史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给予评价,后作者还阐述丁对法学发展之规律的基本看法。本书资料翔蛮,条分缕析,是研习中国法律学术史的力作。

    • ¥22.1 ¥49 折扣:4.5折
    • 外国法制史
    •   ( 61 条评论 )
    • 王云霞等 著 /2014-12-01/ 商务印书馆
    • 《外国法制史》教科书,以楔形文字法、古印度法、古希腊法、罗马法、日耳曼法、教会法、伊斯兰法、英国法、美国法、法国法、德国法和日本法等12个在世界历史上*代表性的法律体系为样本,对各个法律体系所包含的主要法律制度、表现形式、本质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和演变规律进行了详细论述。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书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言简意赅。不仅可供高等院校法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外国法制史之用,也可用作司法考试的辅助教材,同时也适合希望拓展法律史知识的各类在职人员阅读。

    • ¥22.5 ¥50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