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蒙·鲍曼是本世纪后半叶欧洲的一位重要的社会学家。本书是他的代表作。本书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表达了知识分子角色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截然不同的两种境遇。以及相应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策略。本书旨在揭示现代型世界观及现代性知识分子策略所产生的历史条件,揭示出
我国在教育服务领域的立法与国际法上的义务是否有效衔接?中外合作办学监管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如何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立法和治理体系?这本《中外合作办学法律问题研究》由陈大立著,从国家法的角度切入,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工作的实际,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和法律问题,是本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法律问题的学术专著。《中外合作办学法律问题研究》不仅对充实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理论体系具有开创性意义,对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完善和理解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是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地质室暨地质预报中心全体同事数十年来在隧道地质预报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成果的一个总结。作者长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澄清时下片面强调并强行规定使用某一种物探设备进行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且忽视隧道施工期地质工作,某些对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有关问题的偏见、纠正时下某些对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的错误认识。
《行政法的自治范式研究:借助美国地方治理框架的分析》意在从公民自我治理的角度出发反思当下的行政法范式。当前的行政法范式依然坚持单一中心和自上而下的行政权运作方式,并以此为基点搭建一整套的概念体系、信念和方法,它难以解释或解决行政权的正当性危机,由此也引发了自身的范式危机。本书考察了行政法的自治范式是如何回应这一危机的,以及为了回应危机,自治范式应当具备哪些内涵,同时思考和探索了该范式在中国的可能性。
本文集以“风险规制与行政法”为主题,共收入7篇文章,分为三部分。其中“风险规制基础与原理”部分的文章分别介绍了风险界定的困难、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历史和风险预防原则的行为经济学辩护。“科学专家和公众参与”部分则关注两个内在于风险规制过程之中、并且事实上往往纠缠在一起的焦点议题:风险规制中科学的作用和风险规制中的公众参与。“风险规制的司法审查”部分则提供了两个案例研究的范例。
本书研究“风险中的行政法”,既关注现代社会中的风险规制活动对行政法治经典理念、制度和原则等规范要求的挑战,也关注行政法治实践对风险规制现实需求的已有回应和可能的发展。本书首先在原理与原则层面澄清风险规制之行政法治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在风险规制制度与实践层面,基于对上述关键问题的意识,选择以贯穿风险规制全过程的风险交流为重点对风险规制的具体过程和活动内容展开了研究;进而,在明确风险规制不可能将风险全面削减为零的前提下,本书还讨论了现代社会中经过规制仍不能完全消除的风险一旦现实化所导致的损害责任和救济问题。
本书是为了提升一线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而特别梳理的相关法理依据和实践技巧,是法理与实务兼具的行政执法者的培训教材。全书分为三篇,分别是行政执法的基本原理、行政执法行为专论和行政执法的技巧三部分。 行政执法的基本原理部分重点对行政执法的概念、行政执法权的来源、行政执法的主体与对象、行政执法的原则和要求、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认定与合理性裁量等基本环节进行法理分析; 行政执法行为专论部分除了阐述行政执法的四种主要行为外,对实践中经常运用但行政法学研究较少的几种行政行为作了探索性的研究; 行政执法技巧部分首先对我国行政法治的背景和现状进行了评估,并进而提出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主要面临的制度缺失和理念滞后的突出问题,其中对合法性推理中三个缺失性制度做了开创性的研究。
本书是《行政强制法》实施后,从司法审查角度将行政法相关理论与我国行政强制实践相结合进行系统论述的一部兼具理论研究与实务疑难探析的著作。既总结了《行政强制法》实施前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行政强制司法审查的规定和实践,也较为准确地阐释了《行政强制法》相关规定,深入探讨了《行政强制法》实施后对行政强制司法审查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并给出了答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就燃气行业开展依法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十余部法律法规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全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燃气管理办法》的内容顺序为主线,重点介绍燃气法规在调整燃气建设管理、经营活动、设施管理、供用气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等内容,并选编了涉及燃气法规的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以供教学和学习参考。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特点,以“够用为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便于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市政工程类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燃气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行政强制法》实施后,从司法审查角度将行政法相关理论与我国行政强制实践相结合进行系统论述的一部兼具理论研究与实务疑难探析的著作。既总结了《行政强制法》实施前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行政强制司法审查的规定和实践,也较为准确地阐释了《行政强制法》相关规定,深入探讨了《行政强制法》实施后对行政强制司法审查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并给出了答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所研究的内容集中于地方立法立项与起草机制,主要包括地方立法立项与起草机制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基本关系等诸多问题。作者在书中把地方立法工作置于整个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国家总体工作的大局,置于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和推进依法治国,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格局中来加以透视…
行政法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行政权力纳入法规、利用法理来掌握的学科。在国家步入了法治国家的阶段之后,行政权力已经摆脱了以往只是作为执行国家统治者意志的工具的角色,进一步要为国家的发展与全体人民的福利,创造出一个发展的空间与秩序。行政法学的任务便是如何推敲出一个适合国家追求的行政法秩序,经由各种行政法律制度的建立、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执行以及法院的司法实践,来使公平与正义观的法治国家理念尽可能的在每个行政行为中获得实践。 行政法学必须在良好的“国家土壤”中,才有蓬勃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国家土壤”只有在法治国的花园中,才能取得。这表明了惟有法治国家才敢毅然摆脱人治的蛮横,愿意谦逊地“自缚”其权力于“法绳”之中,这是国家的法政文明迈向人类历史峰的阶段。行政法学的兴旺,特别以中国行政法
本书结合行政法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及法律硕士课程教学的特点,以中国行政法为中心,择取了,十个专题:法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行政裁量的控制、行政主体、公务员对违法行政命令的不服从、行政立法、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处罚等。通过对相关专题的基本理论的框架性梳理,剥离出内蕴于相关专题基础理论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做关联性的解读,并以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激发读者对相关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实践探讨的兴趣,从而和相关学理的阐述,互为依托,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