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重器,百炼乃成。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
本书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优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2018年3月将迎来第五次修订。
32开红皮压纹烫金版 包含根据修正案修改的很新宪法文本,附历次修正案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和宣誓誓词。使用红色特种纸封面,压纹烫金,严肃端庄大气。
《公法研究》总序自古迄今,人类生活即分公域、私域两途。古典中国以皇权国家为公域,以家族社会为私域;近代西方以政治国家为公域,以市民社会为私域。公、私域之划界,造成人类行为规范――法律之分类。众所周知,公、私法之划分,源自古代罗马法学家。首倡此说之乌尔比安氏认为:公法系以保护国家公益为目的,与此相对,私法则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自此以后,尽管公、私法划界之标准多变,然公、私法之分类理论大体得以坚持并流传。特别近世以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分野日显,故公、私法划分理论在法律和法制建设中之作用亦愈重。至于我国,虽曾因意识形态影响,反对公、私法划界,但改革实践之现实,总在证明“形势比人强”,“私法”不存之牢笼亦就不攻自破。然则更进之问题在于,公法、私法两者,究竟谁主谁从、孰本孰末?
《中国检察制度宪法基础研究》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健全完善法制方面,既反对全面照搬西方的做法,又不墨守成规;主张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同时,注重体现了传统理论与现行制度的统一。全书紧紧围绕检察制度的 中国特色 ,从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法律功能、民主监督等多个角度层层推进,全面系统地进行了论述;对国情的把握到位,对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较为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检察制度在宪法建设中的优势所在;书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客观、中肯,具有可操作性。 本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信息量大,数据详实,研究方法多样。既有历史的分析、中外的比较,也有问卷调查方式的采用,工作浩繁,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既有利于提高检察机关自身认识,增强其执法
本书基于我国现行宪法实施32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和经验,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内涵,从宪法学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与依宪执政、法治思维与宪法思维等概念之间的价值关系和制度联系。
《中国百年宪政历程》向读者展示了辛亥革命百年以来宪政制度的进展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诚然,我国的人权标准之于世界,东方文明之于西方文明,仍处于磨合与激荡之中,我国的人权发展也注定不会是一番坦途,但无论是困境还是瓶颈,一个高度重视人权的国家,都会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地坚毅前行。
《中国检察制度宪法基础研究》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健全完善法制方面,既反对全面照搬西方的做法,又不墨守成规;主张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同时,注重体现了传统理论与现行制度的统一。全书紧紧围绕检察制度的 中国特色 ,从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法律功能、民主监督等多个角度层层推进,全面系统地进行了论述;对国情的把握到位,对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较为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检察制度在宪法建设中的优势所在;书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客观、中肯,具有可操作性。 本书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信息量大,数据详实,研究方法多样。既有历史的分析、中外的比较,也有问卷调查方式的采用,工作浩繁,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既有利于提高检察机关自身认识,增强其执法
《21世纪新闻传播学核心教材:传媒法规与伦理》共分10个章节,主要对传媒法规与伦理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图片报道、报道、灾难报道、报道、报道、家庭暴力报道、妇女报道、儿童报道、性骚扰报道、体育报道等。
距产增订已经五年。在平常状态之下,此次改版,必不限于局部的增订。但举世各国近来已入于战争状态,其政治制度,变动甚速,大都不易论其利弊得失。而因参考书籍及其他资料,搜集维艰,即叙述亦以正确。《比较宪法》卷帙颇巨,在此印刷困难之际,能获续印,已属幸事;改排,殆不可能。因之,此次改版,仅就原书第六编第三节以下予以增修;俾读者对于五年以来,我国战时政制时的变迁及其现状获一明白的概念。增订范围,虽然有限,凡所增益,或为一般治宪法学的人所需求的资料。其他各编及附录,均暂仍前版之旧,未予更易。
《21世纪新闻传播学核心教材:传媒法规与伦理》共分10个章节,主要对传媒法规与伦理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图片报道、报道、灾难报道、报道、报道、家庭暴力报道、妇女报道、儿童报道、性骚扰报道、体育报道等。
本套丛书是国家“六五普法”推荐读物,全景展示了中国法制的特色,系统剖析了中国法律的精髓。丛书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大部门法,即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分别从结构内涵、法律渊源、法律原则、基本特征、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准确、系统、简要阐述。既有从法律体系角度的宏观把握,又有从部门法角度的概括说明;既有简明理论阐释,又有经典案例剖析;既有立法渊源、立法目的考察,又有法律文本重点知识解读。本套丛书内容全面准确、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法制宣传的用书,也是广大公民进行普法教育、依法维权的实用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