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对宪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所有部门公法进行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的原创性学术专著。为了适应20世纪之后现代公法的全面崛起和统一发展的趋势,本书作者提出了建构一门研究整体公法规范、共性公法特征和一般公法规律的统一公法学的理论主张,以试图填补世界各国有公法而无公法学这一最大的法学学科空白。本书的理论框架主要由五大板块构成:(1)公法学的研究对象、主题、进路和方法;(2)公法学的学科体系;(3)公法与私法的划分;(4)公法的维度、功能和制度;(5)公法的机制设计和方法。
《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ME、AV)(第2版)》为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人为因素,分5章,内容包括:绪论、人为因素基本理论及模型、人的行为表现和局限性、影响工作表现的因素和维修差错管理工具。下篇介绍了航空法规,分7章,内容包括:法规框架、初始适航管理、维修和改装一般规则、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民用航空器运行维修要求。 《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ME、AV)(第2版)》可作为CCAR-147部维修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或参考教材,也适合于具有一定基础的航空维修专业人员自学。
本书主要讲述了土木工程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全书共八章,分别为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施工许可法律制度,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律原理与实务,建设工程合同与劳动合同,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建设工程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解决建设工程纠纷法律制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建筑类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中国宪法读本》是一部系统阐释我国现行宪法的通俗读物。《中国宪法读本》的突出特点是,将宪法条文的阐释融入到理论与实践之中,使读者对宪法的精神、宪法的内容、宪法的实施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全书分宪法基本理论、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制度、国家权力制度、宪法变迁与违宪审查五部分,并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文本)、国旗、国徽、国歌(简谱)。《中国宪法读本》对于广大干部、广大公民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宪法,宣传宪法,实施宪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关系良好、充满活力,而且双方的经济也存在强大的互补性,双方的合作已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大推动力,也必将成为世界其他地区合作的典范。《东盟十国法律制度概览》是“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系列丛书”之一,内容包括绪论、宪法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等八章节。
这是一本汇集了浙江省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近年来查办的精品案件和典型案件办案经验文章的书。
什么是宪法?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宪法的本质是什么?宪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这是学习宪法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简言之,宪法具有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服从宪法,一切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习近平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过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该重要论述为我们学习、掌握宪法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共
距产增订已经五年。在平常状态之下,此次改版,必不限于局部的增订。但举世各国近来已入于战争状态,其政治制度,变动甚速,大都不易论其利弊得失。而因参考书籍及其他资料,搜集维艰,即叙述亦以正确。《比较宪法》卷帙颇巨,在此印刷困难之际,能获续印,已属幸事;改排,殆不可能。因之,此次改版,仅就原书第六编第三节以下予以增修;俾读者对于五年以来,我国战时政制时的变迁及其现状获一明白的概念。增订范围,虽然有限,凡所增益,或为一般治宪法学的人所需求的资料。其他各编及附录,均暂仍前版之旧,未予更易。
《我的花园,我的城市》是她的本书,文字优美、绘图清新,是一本关于种植、城市中的自然和伦敦未被注意到的角落的优美亮丽的书。她的屋顶小花园是本书主角,它揭示了在城市里的野生动植物的规模,并鼓励读者用自己的方式创建新的种植空间。 书中用一年的跨度,记录了她就种植植物迈出的步,以及当她在和花园植物“纠缠”时、在摩天大楼顶上观察鹰隼时、在泰晤士河岸观察水流时的发现和收获。当她描绘出在这座城市中蔓生的绿色植物世界时,我们才开始认识到伦敦独特的生态,以及这个绿色空间所承载的广大的生物网络。
尹长海、义瑛、刘昕编著的《宪法教学与实例分 析》是根据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综合改革的要求,为了 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提高宪法教学效果编排的地方 本科院校特色教材。全书主要介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 理和基本知识,配有100多个经典实例及分析,几乎 每一个宪法基本知识都有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使学生能更好地领会宪法的本质、规律和作为国家 根本大法在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帮助 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
为了进一步加大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的惩防力度,提高该领域职务犯罪预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立足全市查办的案件,组织预防系统精干力量,系统分析了近年来立案侦查的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案件。通过查阅案卷、走访调查、讯问犯罪嫌疑人、开展座谈、专家评审等方式,完成了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调研。在此基础上,精选了全市检察机关查办的29个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分别从拆迁补偿、基础设施建设、财务管理、惠农补贴、生态林管护、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土地流转7大环节进行分类剖析。每个案例分析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案情介绍、案例评析、警钟长鸣、法律解读和对策建议。案情介绍部分通过查阅案卷、与承办人交流,采用叙事手法全面介绍案件全貌;案例评析部分主要针对案情介绍,围绕案件特点、案发原因、发案规
本书共8章,分别为:绪论,中国近代改良主义的宪政运动,清末政府的立宪骗局和颁布的“宪法”,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洋军阀的“制宪”,国民党反动派的“制宪”,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和宪法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者以历史顺序为线索,系统地评述剖析了中国宪法的发展演变历程和中国历史上的宪法。 作者认为,中国宪法的历史是在1840年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对清朝专制制度、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揭开序幕的,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宪政运动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民主政治和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民
本次修订涵盖全书各章,其中重点修订的内容有:一章税收原理中的税收原则;第二章税法概论中的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第三章增值税法中的现行增值税税率与征收率;第四章消费税法中的消费税征税范围和税目、税率;第五章关税法中的关税进出口税则、税目和税率;第十一章企业所得税法中的应税所得计算(以准予税前扣除的项目修正为重点)和应纳所得税额计算;第十二章个人所得税法中的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税率新规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应税所得确定和新税率应用为重点);第十六章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的税收征收管理法适用范围、主体;第十七章税务行政法制中的基本规范、税务行政处罚原则和处罚程序等。 《税法(第5版 微课版)》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法律类各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以作为相应专业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