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生长于历史之中,不同文化与传统孕育着不同模式的宪法形态。宪法的历史浓缩着一个民族追求正义与自由的精神,记载着民众的欢喜、痛苦与艰辛。作为国家独立与尊严的象征,拥有一部令人自豪的宪法乃是现代国家理性的标志。一部宪法的诞生伴随着文化、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博弈,讲述着制宪者们的智慧与民众的生活。对待制宪史,我们需要以理性与客观的立场探求制宪背后的价值与事实,以宽容的哲学评价历史上的宪法和制宪者们付出的努力。
《宪法教义学》首先通过对法教义学的概念及倾向性特征的分析,提取出论述的主体线索;进而以此线索作为坐标,逐一研究宪法教义学的概念、特征、主要工作,特别是其中的宪法解释、建构与体系化的原理和技术;在此基础上集中分析宪法教义学的功能与界限,以及在我国这样一个不存在具有实效性的宪法审查制度的国家中,宪法教义学所可能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宪法学是一门研究宪法现象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反映了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智慧与经验。在事实与价值关系中宪法学知识不断推陈出新,为人类解决各种生存问题提供理性与理论依据。现代宪法学是充满理性与智慧的开放性的知识体系,在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 本教材是为法学专业研究生编写的,考虑到研究生已掌握基本的宪法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宪法思维以及目前已出版的宪法学教材比较多的情况,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与论述的深度上侧重于原理性、专题性问题的说明,没有面面俱到。本教材的基本编写思路是:以宪法的价值与事实关系的分析为出发点,以宪法文本、宪法制度、宪法实践的分析为基本框架,以原理的比较为基本研究方法,较系统地探讨了现代宪法学的基本命题与面临的课题。本教材所研究的内容与领域相
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本书具有普通法律教科书的特点。由于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全书将宪法学原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介绍与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宪法制度。 在内容上,本书分三大部分,共八章。部分是概论,其中包括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渊源,以及宪法审查机制三章。之所以将审查机制作为概论部分,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宪政经验普遍表明,宪政审查是宪法效力的必要保障;没有某种形式的宪政审查,宪法就失去了实际效力,宪法学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头理论。因此,和前两章一样,这部分内容具有基本与普遍意义。第二与第三部分是关于宪法学实体理论。第二部分介绍国家机构,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