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风险社会中的刑法:社会转型与刑法理论的变迁 劳东燕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劳东燕 著 /2015-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风险刑法的话题为我国刑法学界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近年来频频曝光的各类产品责任事故(尤其是食品、药品与机动车)、环境污染事故与恐怖主义事件,这些人为的新型风险不同于传统风险的特性,其波及范围与引起恐慌的程度是传统社会所无法想象的。尽管中国社会仍然面临物质短缺的分配冲突,发展仍构成社会的主旋律,但发展的趋势正使我们置身于全球性的风险社会之中,迫使我们不得不直面西方社会已经面临的诸多同质性或同源性的问题。 《风险社会中的刑法:社会转型与刑法理论的变迁》为清华大学青年刑法学者劳东燕老师的专论,本书上篇旨在从宏观层面全面勾勒与描绘刑法体系所经历的重要变动,分析这些变动具有的共同本质,并力图揭示促成这些变动的社会原因;下篇做的是专题性的探讨,通过由因果关系、故意、危害、不法、罪责、违

    • ¥59.39 ¥126.56 折扣:4.7折
    • 刑法的根基与哲学 西原春夫 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书】
    •   ( 2 条评论 )
    • 西原春夫 著 /2017-08-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由西原春夫著的《刑法的根基与哲学(增补版)(精)》探索的主题是为什么人类社会要有刑罚或刑法?国家凭什么持有刑罚权?国家行使这一权力又得到了谁的允许?这些都是刑法学的很基本的问题。本书把处于刑法背后的.促使制定刑法的原动力称为“刑法的基础要素”,并把探索和分析这种要素作为主要目标。 本书由贯穿全书分析体系的纬线和经线编织而成。本书的纬线主要有二根:一是以基本方向为出发点来考察刑法制定的原动力;二是考察偏离原来方向的刑法制定的原动力。作者把前者称为实施国家刑罚权的生理现象的考察,把后者称为其病理现象的考察。 本书的经线是指分析的顺序。由于刑法背后潜伏着促使制定刑法的众多要素,而这些要素成体系地密集在一起,作者采用由浅及深与由深及浅相结合并以由浅及深为主的考察方法。

    • ¥52 ¥111.37 折扣:4.7折
    • 重罪量刑:关于刑量确立与刑量阐释的比较性理论与实证研究 [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 著 /2017-10-01/ 法律出版社
    • 《重罪量刑--关于刑量确立与刑量阐释的比较性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的是对于严重犯罪的量刑,其所涉及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得到了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同等重视。这里涉及的是量刑实践中的不均衡性疑问以及关于平等对待与差异在教义学上的重要性的问题。在研究中,规范问题与实证方法理所当然地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不均衡性只能在规范的背景下得以观察。此外,这还涉及一个在当今国际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因为以均衡与平等对待的刑罚为内容的目标显然越来越重要。本研究着眼于国际比较,包含了德国与奥地利的量刑问题。 除了开头提及的基础原则问题,本研究还有另一个目的,即考察量刑实定法的效果,以及考察为实现量刑决定的均衡性结果而得出的理论与教义学思想的效果。因而本研究也包含着评估的视角。奥地利是本研究对比的对象。

    • ¥63.49 ¥135.29 折扣:4.7折
    • 张明楷刑法学讲义 张明楷著,得到图书出品 新星出版社【正版保证】
    •   ( 2 条评论 )
    • 张明楷著,得到图书出品 /2021-10-01/ 新星出版社
    • 为什么不能为了救五个小孩而杀害一个小孩? 为什么母亲和女朋友同时掉进河里,应该先救母亲? 为什么 11 岁的人杀人、13 岁的人抢劫不用负刑事责任? 为什么偶然杀死正在行凶的犯罪分子,不成立正当防卫? 为什么参与共同犯罪后又退出的,仍然可能对既遂结果负责? 为什么偷走自己所有但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依然成立盗窃罪? …… 本书以 100 个具体且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为引,带你进入刑法学的领域。 通过这本书,你会看到,刑法学不是一个智力游戏,而是肩负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它不仅关乎个体的命运,更关乎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刑法学也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是对正义的追求,是人类智慧的高峰,而学习刑法学就是在进行一场思维风暴。 当然,法律的生命不仅在于逻辑,而且在于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刑

    • ¥64 ¥135 折扣:4.7折
    • 刑法的积极义务 (英)安德鲁·阿什沃斯著姜敏 译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英)安德鲁·阿什沃斯/著姜敏/ 译 /2019-01-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刑法的积极义务》是世界很杰出刑法学者安德鲁.阿什沃斯。该著作是理性、原理和实践的统一,对各种学说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一个世纪以来颇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注解和分析,该书专注探讨刑法理论的现实与局限。该书执着于刑法理论严密的逻辑演绎与分析。该书的理论探讨很好具有针对性,也更具现实意义。该书的目标就是要突破传统刑法理论“符号化”的局限,从而让读者上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更加直观且更加理性的认识。该书将理论分析推向有一个深度,并且纯粹化的理论分析也让对于问题的探讨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该书的研究意义不止于此,其潜在价值的发挥有理由拭目以待。

    • ¥52 ¥109 折扣:4.8折
    • 正当防卫论- 陈兴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陈兴良 /2017-10-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旨在鼓励公民见义勇为,与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本书立足于我国关于正当防卫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对正当防卫制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中,作者在对正当防卫的沿革、概念和性质加以叙述与揭示的基础上,对正当防卫的构成进行了系统论述,尤其是结合具体案例,对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作了分析,为司法机关正确地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提供了理论依据。

    • ¥86 ¥177 折扣:4.9折
    • 刑法理论的核心问题 [英]威廉姆·威尔逊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英]威廉姆·威尔逊 著 /2014-12-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强制性规则及其执行,应当受到道德约束,至少在自由民主的国家如此。国家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约束在法律学说中令人信服的有效实现。简而言之,使个人服从强制性规则的计划,必须与刑事正义传递的信息相一致。当代刑法理论,过分依靠以明显矛盾而模糊为特征的刑法学说来运行。这是一种我们质疑刑法实现正义之可能性的必然事实无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吗?或者,正如作者所偏好的那样,刑事司法乃是正义的成功实现——其中,刑法理论的任务之一,就是设定目标,找出缺陷,不断努力完善规范与程序的形式和内容?以此为前提,本书探讨了刑法理论若干核心问题,首先阐释了犯罪化与刑事处罚的道德规范;继而检测了刑事责任的构造,并强调要把犯罪行为之客观条件与那些使一个人为之承担责任的特征区别开来;最后,本书检测了犯罪未遂与共同犯罪相

    • ¥94 ¥199 折扣:4.7折
    • 刑事裁量权规制的实证研究 周长军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周长军 /2011-04-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法律“规范”多一点好,还是裁量“自由”多一点好,历来是各国聚讼纷纭、选择各异的问题。在当下中国,刑事裁量权运作中的政治介入性、大众参与性、与论依附性现像突出,刑事法律官员的素质整体不高,故重视对刑事裁量权的规制,更利于提升司法的均衡性和公信力。本书以刑事拘留、公诉、自由心证、定罪、量刑、减刑等为范例,对刑事裁量权的规制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旨在求索刑事裁量权运作中“看不见的正义”。

    • ¥74 ¥153 折扣:4.8折
    • 刑事诉讼中的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研究 王跃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王跃 著 /2017-12-01/ 法律出版社
    • 《刑事诉讼中的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研究》以公正审判原则为主线,以健全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鉴定意见质证制度为目标,从诉讼程序制度与法庭科学的交叉学科视野出发,对鉴定意见的质证制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作者在分析了鉴定意见质证特殊属性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质证的实践状况,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刑事鉴定意见质证制度所应当具备的公正要素,即平等武装、对抗式质证程序、对质权特别保障、裁判说理,进而依次阐述了鉴定意见质证制度的核心内容(鉴定意见审前开示制度、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庭审交叉询问制度、专家辅助质证制度)以及鉴定意见质证实质化的配套措施。

    • ¥54 ¥115 折扣:4.7折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 马克昌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马克昌 著 /2012-06-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由马克昌所著,从历史演进、现实司法、域外经验等多个层面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涉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产生、定位、内涵、运用等各个主要方面。《中国法学文库: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认为,宽严相济在我国法律文化上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国现阶段之所以提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严打”刑事政策的理性反思以及与国外“两极化”刑事政策相协调的需要。是对“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以为,刑事政策根据其指导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执行政策。宽严相济对司法领域而言,可以说是刑事司法政策;但它也指导刑事立法、刑事执行,因而也是刑事立法政策、刑事执行政策。刑事政策根据

    • ¥90 ¥187 折扣:4.8折
    • 刑法总论 付立庆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   ( 3 条评论 )
    • 付立庆 著 /2020-08-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刑法总论》课堂十数年间授课讲义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完善而成,内容涵盖刑法总论的重要领域。全书贯彻阶层犯罪论体系、结果无价值理论和作者所倡导的积极主义刑法观,理论特色鲜明;作者虽取法德日刑法学基础理论,但并未全盘借鉴,而是注重域外理论的本土实践,较多地结合我国实务案例展开,追求理论对现实的真切关照及"从问题的思考到体系的思考";既有对刑法教义学的诠释运用,也有对前沿理论的深入探讨,论理透彻、条理清晰、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因此,本书对刑法学学习者(本科生或研究生)、刑法学研究者或刑法实践者(刑事司法实务人员)都将具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 ¥55 ¥117 折扣:4.7折
    • 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及其解决研究 时延安 著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时延安 著 /2005-05-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中国区际刑事法问题,是中国范围内四个法域之间法律关系调整中一个颇为棘手的方面,因为这直接涉及国家公权和的分配与协调问题,也由此具有的政治色彩。而这样的一个难题,迄今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先例可供参考,这就需要我们切实结合中国“一国两岸四法域”的现实,从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不同法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及时化解矛盾的原则出发,遵循现代法治精神,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法律机制来。多年来,我地刑事法学界与实务界就如何解决中国区际刑事法律问题,建立稳定、良性的法律合作机制,提出了诸多有益县颇具可行性的方案及具体措施;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学者也从现实的角度提出了诸多好的建议和设想。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就是大力促进“两岸四地”刑事法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交流与对话,并积极推动相关

    • ¥78 ¥161.37 折扣:4.8折
    • 刑法理论的核心问题 [英]威廉姆·威尔逊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英]威廉姆·威尔逊 著 /2014-12-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强制性规则及其执行,应当受到道德约束,至少在自由民主的国家如此。国家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约束在法律学说中令人信服的有效实现。简而言之,使个人服从强制性规则的计划,必须与刑事正义传递的信息相一致。当代刑法理论,过分依靠以明显矛盾而模糊为特征的刑法学说来运行。这是一种我们质疑刑法实现正义之可能性的必然事实无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吗?或者,正如作者所偏好的那样,刑事司法乃是正义的成功实现——其中,刑法理论的任务之一,就是设定目标,找出缺陷,不断努力完善规范与程序的形式和内容?以此为前提,本书探讨了刑法理论若干核心问题,首先阐释了犯罪化与刑事处罚的道德规范;继而检测了刑事责任的构造,并强调要把犯罪行为之客观条件与那些使一个人为之承担责任的特征区别开来;最后,本书检测了犯罪未遂与共同犯罪相

    • ¥93 ¥199 折扣:4.7折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 马克昌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马克昌 著 /2012-06-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由马克昌所著,从历史演进、现实司法、域外经验等多个层面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涉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产生、定位、内涵、运用等各个主要方面。《中国法学文库: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认为,宽严相济在我国法律文化上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国现阶段之所以提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严打”刑事政策的理性反思以及与国外“两极化”刑事政策相协调的需要。是对“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以为,刑事政策根据其指导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执行政策。宽严相济对司法领域而言,可以说是刑事司法政策;但它也指导刑事立法、刑事执行,因而也是刑事立法政策、刑事执行政策。刑事政策根据

    • ¥90 ¥187 折扣:4.8折
    • 中国刑法实用全书 江海昌 编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江海昌 编 /2009-11-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主要特点 1.资料准确:源自法律文本。 2.信息新颖及时:引用刑事法律文件。 3.内容完整全面:涵盖所有立法、司法文件。 4.分类系统科学:依法律文件效力等级归类。 5.检索快捷便利:以刑法条文序号为主线编排。 6.体例独特实用:列明犯罪构成要件、定罪量刑标准。 7.兼顾理论研究:全面考证刑法立法沿革及分则罪名渊源。

    • ¥57 ¥121 折扣:4.7折
    • 实质刑法观 刘艳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
    •   ( 2 条评论 )
    • 刘艳红 /2019-09-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法律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为线索,展开对刑法基本立场的探讨。本书认为,刑法中所有基本问题如刑事法治模式、刑法基本原则(罪刑法定主义)、犯罪概念、犯罪论、解释论等都可以还原为法律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对峙和统一。在刑法理性的构建中,不能抛弃形式的一面一味追求实质的一面或者反之;在刑法的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之间,应该坚守以形式理性的侧面和内容为前提,建构以追求处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之实质要求为内容的实质理性。因此,本书主张树立实质的刑法观,亦即建立以形式的、定型的犯罪论体系为前提,以实质的可罚性为内容的实质的犯罪论体系;相应地,对刑法规范应该从是否达到了值得处罚的程度进行实质的解释;同时,这种实质解释的意义与功能在于:形式入罪实质出罪、入罪合法出罪合理。

    • ¥84 ¥176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