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X法案404条款执行工具:对管理者和审计者的实用辅助(第2版)》为遵循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提供了高度可行而又简单实用的方法,不仅为公司精简遵循流程提供了详细指导,而且使流程更易管理,并可在以后年度中反复使用。作为首席财务官、内部审计师、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独立审计师的书目,《SOX法案404条款执行工具:对管理者和审计者的实用辅助(第2版)》提供了很多工作项目、审计清单和案例,网罗了所有关于404条款的新动态。在全新改版后,作者积极采纳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内部控制测试与报告中的成功方法,将使所有参与计划和执行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工作的人士受益。
本书是纯粹法学派人凯尔森的代表作,现代西方法学名著之一。凯尔森(1881-1973)原籍奥地利,曾任宪法法院法官。1940年流亡美国,后加入美国籍。本书对法律和国家的一般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全书分法律论与国家论两编和一个附录。编论述了法律的概念、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律责任等有关法律的基本问题;第二编论述了国家和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附录对西方法学的两大对立学派的区别作了分析。
《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所设例题系针对台湾地区“民法的重要基本问题,并多引用判例学说及德国法的理论,读者若能思考祖国大陆相关法律的解释适用,而从事比较研究,探讨各种规范模式、解决途径及论证方法,对民法的学习应有助益。
“美国法律文库”是“中美元首法治计划”项目之一,该项目计划翻译百余种图书,全面介绍美国高水平的法学著作,是迄今中国的法律图书引进项目。 “美国法律文库”著作将陆续推出,以飨读者。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为当代意大利弄法学杜里奥·帕多瓦尼的代表作,是近十年来意大利再版速度最快并已成为刑法学经典的专著性教科书。1998年《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第三版译为中文后,受到刑法学界普遍的关注。《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增添了意大利刑法到目前为止的发展以及译者对意大利当代刑法制度的基本内容、历史、特点等背景情况的介绍。相信细细品味《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注评版)》的读者,在系统而全面地了解意大利现行刑法制度与理论之余,对意大利为什么能成为近代文明发祥地,近代法学的摇篮,现代刑法各大流派的故乡等问题也能有将近的体会。
刘成杰等编著的《日本商法典译注》是对日本的商法典条文的翻译,并在对日本重要商事法律术语的汉语翻译方式准确考证以及对日本重要商事法律制度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总则编以及商行为编逐条进行了详实的学术性注解。《日本商法典译注》是自2000年翻译出版的《日本商法典》之后的译注版本,吸收了法典十余年的历次修改,并结合其他商法单行法,通过学术性注解向读者呈现了一部立体、丰满、多面的法典全貌。相信这样一种外国法的研究形式,不仅能够使读者清晰、明白地看懂日本商法典的翻译条文,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法典条文及其重要制度的立法背景,更为重要的是还能让我国法学研究者清晰地把握日本商法学界及实务界对法典条文及其重要制度的学术观点。
对于死刑这样一个极富争议的话题,从未在一本书上进行过如此有力度的针尖对的论辩。在此,的保守派欧内斯特·范·登·哈格与受人敬重的自由主义者约翰·P.康拉德,以两人的智识,语词的机锋和论证的力度,以及用亚瑟。金堡的话来说,“以学识,斯文的表达,以及学术的激情 ”,对死刑所固有的问题进行了一场论辩。 两位论辩者素以其严谨的学识以及截然不同却同样有说服力的文风而声名遐迩。欧内斯特·范·登·哈格是The Jewish Mystique和Punishing Criminals等著作的作者。约翰·P·康拉德的著作包括Justice and Consequences和inearofEach Other.他们的论辩将引起读者对于赞成或反对死刑的激烈的全新的看法。 除了本书话题的契合时机以外,见证两个的头脑之间极具创造力的交锋所带给人的真正的启迪,则是本书价值之所在。
“美国法律文库”是“中美元首法治计划”项目之一,该项目计划翻译百余种图书,全面介绍美国高水平的法学著作,是迄今中国的法律图书引进项目。 “美国法律文库”著作将陆续推出,以飨读者。
《青少年法律研究文库·青少年法律研究系列丛书(2004)2:日本少年法研究》由六章构成。章主要回顾历史,介绍在少年法制确立前的宽刑主义时代的日本未成年人犯罪对策。第二章主要评析了旧少年法时代的保护主义思想,揭示其国家亲权主义思想的特征。第三章的内容较为宽泛,既包括对现行少年法的理念的论述以及少年法的实体部分即非行事实与需保护性两部分的界定研究,还包括对与少年保护相关机关的分析。虽然内容较多,但却大多属于少年法的基础性问题。正因为日本少年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综合体,所以,在第四章里,主要对少年法的具体程序部分进行介绍与评价。第五章的内容包括对少年的刑事案件(少年法20条规定的逆送)以及危害未成年人福利的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评析。第六章主要介绍现行少年法修改的历史沿革与2000年修改少年法的相关内
如果真的可以通过法院里程碑式案件中多数大法官的判决.来描述美国历史那么,又该如何看待这些案件中的异议7在种族、性别、隐私、工人权利以及更多其他问题上,如果异议成为多数意见,就会阻碍发展?抑或是纠正错误? 本书收录的十几份异议,涉及的案件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到格里斯沃尔德诉康涅狄格案、劳伦斯诉得克萨斯案.每一份都经过了编辑.但保留了法官的文采。研究法院的学者马克·图什内特提醒我们,法院的判决并非完全客观的宣判,它们实际上是由具有派性,的高智商人群作出的政治声明。图什内特向读者介绍了法院异议的具体概念,并交代了每件案子的来龙去脉,填补了法院历史的空隙,让我们可以概览每次争议。的核心问题。在每起案件中,图什内特都提到了如果异议成为多数意见可能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