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美国法的历史沿革。作者将美国法的发展分为:发现的时代、信仰的时代、忧虑的时代。作者深入阐述美国法每个时代的特征、形成原因,以简单的语言、诙谐的语气介绍了美国历史上法学家对每个时代的贡献以及他们的主要活动。作者虽未深入阐述自己深邃的法学思想,但作者对美国法的形成、发展,特别是其中逻辑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作者论述自己观点的素材来自于他擅长的领域商法,因此,本书对美国商法从不同角度略作阐述。
债法教科书最后一次是在16年前由莫里托(MOLITOR)编撰出版的(总论为第8版重印,分论为第7版重印,二者皆为1965年版)自此以后,在德国贝克图书出版公司推出的简明法学系列教科书中,作为民法以及整个法制核心的债法就再末出版了。本书正是为填补这一空白服务的。本书不是莫氏著述的继续,而是对债法进行的独立论述。在本书中笔者论述的重点放在现行规则的理由和目的以及现行规则的体系联系上。(这也是本书中有许多“概述”的原因。)这样做的目的是考虑到认识这些事物不仅对于有意义并且正确地适用法律是必要的,而且也可以使学习者免于被浩若烟海的细节所淹没。
《标准商事公司法》由全美律师协会商法部的公司法委员会负责起草和修订,是一部可供各州立法机构自由选择使用的公司法范本。1950年,公司法委员会公布《标准商事公司法》。之后,该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对《标准商事公司法》的评论和修订工作,于1969年对《标准商事公司法》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最终于1984年完成了对《标准商事公司法》的全面修订。 目前翻译的美国标准公司法则是2002年的修改稿。
源远流长的西方法学,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还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无论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是庞德的社会控制论,无不闪烁着西方法治文明的灿烂光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的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正是这种文明的生动体现。《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在国内次全景式展现西方各法学思潮与流派的主张、源流与发展,为人们了解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提供了全新的读本。《分析法学》是其中的一册,重要向您阐述分析法学这门学科的构成体系、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人物。 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分析法学,是19世纪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法学流派之一。分析法学强调法学研究的对象为实在法,即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法律规则、法律规范或者法律制度的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形成法律的一般概念、原理和体
竞合论问题,向来都是刑法学理与实务运作中,最感棘手的问题,从竞合论的定位,到产生竞合前提条件的认定,乃至于竞合型态的认知,到最终法律效果的处理,每一环节似乎都存在着相当模糊的形象。本书思维的出发点,系在于从方法学的分析着手,以不同于传统论述的诠释方式,来阐述竞合论的问题,在整体的思考上,完全跳脱出传统的思维模式,重新检讨竞合论之所然、所以然及所应然。
本书依穷尽判断原则与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两大原则,架构出一套完整之罪数判断体系,即认识上之罪数、评价上之罪数以及科刑上之罪数三大体系,并加以有系统地介绍与论述。尤其对于整个罪数理论之核心部分,亦即评价上之罪数部分着墨最多,其中又以法条竞合部分更是不惮辞费地加以阐明,希能有助于问题之厘清。
本书既可作为知识研习的路径,也可作为思想激发的资源。这意味着,本书不仅是“法律思想史”的,而且是“法理学”的。因为本书非常侧重分析,借助“他者”(西方法律思想)的背景潜入原理的讨论。
合同法是加拿大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加拿大秉承判例法传统,因此经典判例是理解和研讨加拿大合同法规则的主要渊源。《加拿大经典合同法判例译评》选取了由加拿大法院和地方高等法院判决的经典合同判例,并对其全文进行总体翻译和评述,从招投标、保险和网络服务等三个方面展现了加拿大独具特色的合同法规则。
本书旨在述自然法与民约法之要,而此有赖于解人性、知国家、明法律。古往今来,涉此之著述不知凡几,却聚讼纷纭而莫衷一是,须知真知所生者唯真知而已,相关争辩所以至今未休,皆因论者并未真正明了其主旨究竟何在。
众多支持和赞扬《联邦宪法》的文献中,有一本书脱颖而出,流传至今,成为代表作。这就是汉密尔顿策划并参与撰稿、麦迪逊和杰伊合作的《联邦论》。这本书的一个明显优点,是对联邦宪法基本观点的不厌其烦的反复弘扬。 《联邦论》成为述评《美国宪法》的经典著作,声名与年俱增,在美国反复重印,累次,至今不衰。华盛顿说:“危机消失、环境安定后,这本书将得到后世的瞩目。因为,这本书对自由的原理,对政治问题,提出了坦率精湛的讨论。凡有公民社会存在的地方,人们永远会对这些问题发生兴趣。”
投资基金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英国投资基金最为发达 的阶段。今天,美国的投资基金业拥有大的资产量和最完备的管 理系统,号称“基金的王国”,在全球基金中占主导地位。作为后起之秀,中国基金市场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高速发展 一方面是中国投资市场热度的体现,一方面也得益于对外国成熟市场经验 的借鉴。当然,游戏形式与游戏规则毕竟是两个概念,形式的多样并不代 表规则的完善,因此,这种学习和借鉴将一直继续,毕竟中国的基金之路 还很长。基于此,《中美英基金法比较与实务(中英文对照)》对中、美、英三国基金市场现状、立法内容、立法特点 分别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重要法律、案例进行解读,并通过比较分析 帮助中国读者掌握美国和英国成熟市场的立法和实务经验,同时也为外国 读者了解中国基金市场现状提
本书内容包括: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例外、“毒树之果”规则及其例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未卜命运等。
本书属于导论。既然是导论,叙述也就不可避免地“有所选择”。这意味着本书不会也不可能全面地分析讨论西方法律思想。严格地来说,没有哪位学者可以全面地分析讨论,因为西方法律思想的内容浩如烟海;即使是就其中一个领域,比如以刑法、民法等部门法为标志的法律思想的对象,内容也是十分庞大的,几乎无法全面地分析、讨论。因此,选择既是明智的,也是无可奈何的。本书分析讨论学界一般认为的比较重要的西方法律思想,当然,主要是围绕法理学或说法律哲学而展开的法律思想。作为导论,本书的另外一个企图在于,不仅讨论“说了什么”,而且讨论“为什么这样说”。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都能理解,知道了“为什么这样说”会是更有意思的、更有启发的、更为具有挑战性的;对于开拓研究、学习的思路也是更为有益的。这就如同看到一个人站在
在一件艰苦的工作完成后来写前言,总是令人高兴的。利用这个机会,我们需简要地说明一下整个项目的进程,并对那些为之付出努力的人表示感谢。 正如读者将认识到的那样,对欧洲13个法域进行案例式的解析,涉及到22位学者的合作。这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项共同的事业在六年前就开始了。在意大利特雷托(Trento)召开的次会议上,我们已经就报告人(re—porters)和撰稿人(contributors)的选择、案例问卷表的设计、工作方法的完善等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了一致。1996年,我们开始按国别起草报告,并于1997—1999年间完成。此后的几年里,一直在进行研究、编辑和再起草工作。但直到2001年,才完成了引论部分的章节和各编辑的比较法评述。虽然这种迟延尚属正常,但我们仍认识到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即也许个别欧洲法域制度中近来的进展情况或论述未能
《外国刑法理论的思潮与流变》共分为二十八章,分别介绍了刑事立法的新动向、社会变迁与刑法理论的演进、罪刑法定主义的与时俱进、刑法任务的重塑、犯罪论体系的演化、行为理论的转换、构成要件理论的展开、实行行为的新发展、危险犯理论的新趋势、从因果关系论到客观归属论、不作为犯理论的深化、故意理论的发展、过失理论的演变、错误轮的铺陈、违法性论的发达、违法阻却事由的扩展、有责性的变革、未遂犯论的嬗变、中止犯论的争论、犯罪参与体系的争鸣、共犯基础理论的建构、间接正犯理论的突围、共同正犯的实质化、教唆犯的成立、帮助犯的成立、共犯与身份错误论的交错罪数论的演变、刑罚理论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