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文集全套五卷,前三卷分别为长、中、短篇小说,后两卷为散文,计180万字,全书体例由陆文夫生前自己排定,出版方做了一些微调。 陆文夫先生大半生生活在苏州,他以苏州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小说,如《美食家》、《小巷深处》、《临街的窗》等。陆文夫生前看到自己的一本书《美食家》图文版亦是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该书在2005年9月北京图书博览会上,被广大读者评选为 20本的书 之一。
蔡鸿生教授(1933年4月—2021年2月)在中山大学从教六十余载,桃李满天下,师承中山大学历史系老一辈学者陈寅恪、岑仲勉等,是我国史学家。蔡鸿生教授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与中俄关系、唐代蕃胡的历史文化、市舶时代的南海文明、清代广州与西洋文明等,在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清代中俄经济文化关系史、岭南海事的历史进程诸多学术领域成果丰硕,为学界所推崇。蔡鸿生教授学问渊博精深,为人敦厚谦和,作育英才无数。为纪念蔡鸿生教授九十诞辰,受业或亲炙先生教诲者纷纷撰文,或发为纪念文字,感念先生的教泽;或撰写专题论文,发扬先生的学术。先生虽逝,遗教犹在,其开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深邃的学术思想值得后学继承。?
英美自然文学作家追求的是一种宁静的艺术,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一种自然清新、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本书是一本研究英美自然文学的文集,作者不仅深入观察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群(爱默生、梭罗等人)、女性自然文学作家(苏珊库珀等人)的兴起,而且把目光投放到欧洲,关注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英国自然文学作家的谱系(吉尔伯特怀特、理查德杰弗里斯、WH赫德森、爱德华托马斯),还敏锐地将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家做了独特的比较。 本书作者将这些作家的文字融入到自己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对人类永恒主题的思考,因而更富有现实意义。
当今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在侵害个人信息的事件日益普遍的情况下,本书试图结合比较法的经验,探讨在我国现有法律制度条件下保护个人信息相关权益的可能性和不足,以及在面对现有制度的不足之处时可能采取的补救措施。本书分为四章,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章,主要讨论个人信息这个概念本身,以及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价值所在;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从自主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讨论依照我国现有制度实现个人信息保护的可能性,现实制度中的不足以及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第三部分是第四章,结合上文中现有制度的不足讨论可能的补救措施,即在未来我国人格权法中建立个人信息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
《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写于1995—2009年间。《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大都数写于2000年之后,少部分写于2000年之前。内容包括回忆与作者相关的人物,以及有关上个世纪作者个人经历的杂忆。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冀朝鼎、杨朔、廖承志、宗璞、雷海宗、袁同礼等,自己的恩师刘金定、相濡以沫的丈夫陈乐民,以及自己在印度、越南等国的一些经历,特殊年代的记忆和在清华园读书的回忆等。
《企鹅旅行记》主要介绍了在中国帮助巴西重建南极科考站的项目中作者张梁有幸得到前往南极工作、旅行的文字汇总。书中通过十二篇短短的看似顺手写来的散文,不难发现作者表露出来的人文思考;从而使小文不小,散文不散,而带有哲理的内涵。值得一看的是配文发表的两百多幅摄影作品,以及张梁在南极画的速写。变幻万千的极地风云、幽蓝世界、白色冰川、珍稀绿苔以及可爱萌态的企鹅海豹;张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同时留下了让人们去南极旅行的“诱惑”。
在全球互联网经济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为帮助中国读者了解和借鉴国外反垄断机构执法中对经济学的应用,本书精心挑选了十四篇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涵盖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均十分关注的多边平台中的反垄断问题、搜索引擎、反垄断的局限性、信息技术中的反垄断、网络经济中的反垄断问题、在线转售价格维持等课题,既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对互联网产业中的反垄断问题进行分析和模型构建,又结合实践中的反垄断案例,诠释经济学理论在其间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