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严肃活泼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由半小时漫画团队、中共一大纪念馆的专家学者等共同打造。作为专门针对青少年研发的入门级读本,每一处细节均经过严谨考证,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漫画形式,给孩子们讲党的诞生故事。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建立,各地代表相继赶赴上海,1921年7月23日大会拉开帷幕、紧张推进,7月30日暗探夜闯一大会场,大会最后一天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生动还原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本书着重于串起事件与时间之间的因果脉络,让孩子们不仅能理解发生什么,还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发生。 翻开本书,轻松通晓中国共产党建党故事的同时,更能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汇聚于党旗下,为了初心、为了使命,视死如归、顽强奋斗、忘我奉献,把党的事业推向二个又一个高潮,铺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本书选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新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初心、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故事,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发扬大无畏的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中国共产党从起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深度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样诞生的,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本书作者叶永烈以“地利优势”,在上海作了长时间细致的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文字,创新的“T”字型叙事结构,娓娓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辛与辉煌……
本书围绕中国共产党如何承载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党群关系“同心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战略思维治国治党、坚持自我革命、坚持胸怀天下等八大主题,深入解析了党的长期执政的政治前提、精神之源、制度基础、关键环节、效能优势、内在依据与世界意义。本书不仅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课题,还通过对比国内外执政党的历史,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典型案例和生动故事,清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持续执政并创造长期执政奇迹的深层原因,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
本书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应具备的政治品质,即坚守初心、筑牢信念、勇担使命、清正廉洁为主题分篇,以微党课的形式,用“小切口”说明“大道理”,从“细微处”凸显“大格局”,通过讲述党的百余年历史上的典型人物故事,给读者以启发并使之产生共鸣,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进而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
《“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是我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对革命年代中共成长发展经过及其主要原因的看法的一本书。这本书最大的阅读价值,在于它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中共夺取政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它说明,中共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包括俄国革命、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正在崛起中的毛泽东来说,还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入侵的影响。否则的话,接连遭遇了1927年和1934年惨重失败的中共,何以能由极度弱小而一步步壮大?原本足够强大并且统一了中国的国民党,何以会一步步削弱、瓦解,以至于无法适应战后的新形势、新条件,最终竞被中共所推翻?
“历史是优选的老师”“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品格》以“大逻辑+小故事+人物关系”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独立、国家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极具代表性的鲜活形象和感人事迹,从“坚定信仰”“人民至上”“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为人先”六个方面讲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和政治品格,从而绘就出共产党人信仰的底色,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品格》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特别节目改编而来,每章针对相应主题增加“学有所悟”小节,更深入地解读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揭示了当代中国的精神脊梁和力量来源,鼓舞广大读者从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心、踔厉奋发,是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等普及党史学习教育的精品读物。
本书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为主题,以党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以党代会重大决策(包括理论创新、政策走向、机构变迁和《党章》修改等)为重点,对党的一大以后的历届代表大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有详有略的记述,特别是对党的六大以后历届中央委员会各次全会作了简要介绍,较好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6年来鲜明、独特的历史发展画卷。同时,书稿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充分体现了用党的历史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和警示人的总要求,使党史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服务于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起到了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
本书立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等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党的建设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也包括党的建设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反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建设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书中的高度概括和简明阐述,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践总结,非常适合党建理论研究参阅,方便党务工作者学习及有益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使用。
从党的历史看,实事求是既是党始终倡导的一种价值取向,贯穿于党的思想理论各方面,也是党始终倡导的一种实践取向,体现在党的一切历史创造活动全过程。《党史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包括实事求是是党和人民事业走向胜利和辉煌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经验、党史上出现的“左”倾和右倾错误在根本上是背离了实事求是两大部分,阐述党史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具有的学术研究价值,给现代也以深刻的启迪。
本书通过系统阐述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及制度等建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深入具体分析了党的建设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存在的密切逻辑关联,深刻论述了文化对党的建设的“根”和“魂”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党的建设保持生机活力的“文化秘诀”。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治党的?靠什么走到今天?又将靠什么继续走下去?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关心的问题,也是很多党外人士、甚至国外人士关注的问题。本书即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本书分为八章。前三章分别概述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主要脉络。后五章分别介绍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本书从党史的角度讲党建,试图讲清不同时期党的建设遇到的问题,中央是如何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其效果如何等,从而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治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