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改革开放30年口述史:亲历改革开放2》包括主政羊城,闯关破局、广东改革开放若干问题的回顾、敢为人先,大胆改革--我在广州工作的片断回顾、广东农村改革的三十年、广州市流通领域改革从放开水产市场起步、广州在全国率先进行蔬菜购销体制改革、蔬菜购销放开,我们感到的轻松、我们率先引进外资开发房地产、事非经过不知难--我参与引讲港咨开发房地产的绎历。
一般而言,提出并倡导以人为本也就足够了,比以神为本、以物为本进步多了。可是,新的理念不是为了作招牌,而是要指导并应用于实践的,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仅仅提倡以人为本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弄清楚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是以个人为本还是以某一群体的人为本,是以人的需求欲望为本还是以人的付出精神为本,等等。 这是个实践问题,更是理论问题;如果理论上不清晰,实践中就无法执行。因此,阐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的必要性凸显出来,《人本智慧》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所以称科学的以人为本,其科学性主要是指客观性、历史性、未来性,即从客观存在性、历史承传性和未来发展性等主要方面来探索命题的意义和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宪法具有优选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优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2018年再次修订宪法,此为近期新宪法单行本。
暂时没有内容
《漫画科学发展观》是部用漫画的手法阐述科学发展观的通俗读物。内容由“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四部分组成。 本书资料编写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完成,编写者丛林长期从事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对中国共产党理论知识有丰富的积累。本书资料准确详实,绘画精美,漫画作者楼岚开创了用现代流行漫画解读政策理论的漫画形式。该书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有较好的把握,绘画形式和艺术设计符合现代审美,是鲜有的主旋律漫画图书,对普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有积极意义。
监察制度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发展过程,而且从未中断过,其系统性、完整性、典型性受到普遍的重视,而且遗留下大量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监察法制史料值得认真研究。监察制度所创设的经验有些是跨越时空的,值得进行科学的总结,这对于丰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监察制度的思路不无裨益。在强调发扬中华民族固有文化之际,弘扬中国的监察文化无疑很有意义。《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系列教材(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既注意历史的连贯性,也强调突出不同时代的特点,既一般阐述监察官的活动更注意它所依据的法律根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走出家乡务工、创业,但受工作不稳定和居住、教育、照料等客观条件限制,有的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也导致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现提出该
《国策百谏》一书,以大量数据和史实论证了中国曾经拥有过的世界第一,以及实现未来新的世界第十的措施和办法。作者卞洪登通过百国考察,感悟出了“心无界,路无限”的哲理;提出了“全球出击,世界为家”、“变中国公民为亿万侨民”的新概念;揭示了“保定村”在非洲各国的成功经验;推出了变“出口农业”为“出口农民”、变“中国型企业”为“世界型企业”新思路。 作者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概念,提出“北水南调”引世界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水至北京的新概念。 在区域经济篇中,提出了“三头六臂”经济新格局、七加一自由贸易区、东方十五国共同体和亚洲经济一体化构想。主张中国首都东扩,构建国家行政中心,带动环渤海大开发,使京津唐地区获得超万亿元的升值机会。揭示了资源变资本的奥秘。提出文化资本运营新概念
本书是我国部系统、全面地论述古代至中世纪晚期民主实践及学说的专著。作者在大量搜集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新观点:对民主内涵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对共和的概念作了新的界定,廓清了民主与共和相互关系上长期存在的模糊观点;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通过多样性来表现的理论,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中的民主与共和的因素和制度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社会组织进入了加速发展期,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长,涉及领域逐步拓宽,政策不断优化,社会参与日益广泛。本书以上海社会组织二十年发展过程为纵轴,以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培育管理为切面,以上海社会组织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为落点,分发展概况、作用发挥、创新实践篇章,全方位展现上海社会组织成长足迹,为上海社会组织发展留下信史,也为未来社会组织工作留下财富。
本书是畅销60万册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姊妹篇,由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华盛顿的六位学者联袂创作。本书创作采用了思想共同体的方式。 作者们以贯通中西的学术视野、真挚朴实的人民情怀、强烈的问题意识,从社会主义文明的核心品质、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探索、21世纪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中国社会主义的道统与政统、社会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虚拟化和信息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等方面,探讨了理论界和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望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们相信,社会主义不是无关乎现实的意识形态宣传,而是21世纪的历史大势,是每个人的切身关切,举凡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都必须让对于社会主义的讨论重新在场。 本书以正反两面的实践及清晰的逻辑有力地说明
《全球化时代主权国家与全球治理》丛书是复旦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全球化时代大国战略与中国政治发展》的组成部分。它由我校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国际问题研究共同精心打造,是向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献礼的作品。 本丛书大致涵盖了三方面的主要内容:(1)全球化时代全球与地区合理;(2)全球治理与中国的国际合作战略;(3)全球治理下的中国国家与地方治理。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从学术上理清与全球化、全球治理有关的概念和主要观点;(2)回顾、总结和展望中国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的国际合作;(3)进一步推动我校国际问题研究,尤其是年轻研究人员的学术成长;(4)促进我国政府和公众对上述问题的重视和理解。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没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本书的体例是按照反贪污贿赂工作局成立的前前后后这一时间流向,截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兼顾时间的先后进行分析、论证和记述,而各个问题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以此构建成全书的框架。由于这些问题仍然是今天广大从事惩治贪污贿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感到困惑的难题,因而从理论分析和形象记叙的结合上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希望有助于避免简单地记述陈年流水账那样枯燥乏味的感觉。 本书写的是共和国个反贪局成立的前前后后,基本上是属于记事性质的。但是,它并不是一本回忆录,也不是孤立地局限于写反贪机构的建立,而是把它的建立与时代背景、外环境联系起来,与古今中外的惩贪实践和经验教训联系起来。希望通过纵横比较的介绍,对今后的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仍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