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说: 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 毛泽东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任正非说: 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这就是胜者思维。即便在黑暗、失败、无望的时刻,他们内心也有一杆胜利旗帜呼拉拉飘扬。 书中引用了中国以及全球其他领导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不同事件中不同的处理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用以大见小的事例,可以帮助领导位置的人掌握更好的危机处理方式以及提升管理能力。
本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政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本书是作者基于十多年来对基层治理的研究,结合最近两三年最新的调查资料写出来的关于县乡治理逻辑与实践的力作,对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做了深度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具体而言,本书内容包括:县域体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机制安排、基层治理体制机制问题、基层领导和基层普通干部自主性、县乡政府落实国家政策的制度设计及其效率与效果、基层工作人员的激励与发展等。书稿通过通俗的语言对县乡治理现象进行了深描和刻画,对个案给予了呈现和剖析,抓住事物本质而又生动形象,尝试学理分析而又深入浅出。书中的理论透视,有助于读者深度理解我国县域治理体制的优势,又有利于推动基层创新治理机制、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形成干事创业的积极氛围。该书既有分析的深度,又有可读性,特别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 。全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性质与特征、党的领导的作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运用与发展、破解人类现代化难题等展开。本书说理透彻,既从学术上阐释了深刻道理,又在揭示历史演进中融入了生动案例;既讲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又讲了世界现代化的困境与挑战。本书的分析有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是一部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高质量的通俗理论读物。
新时代 枫桥经验 以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 矛盾不上交 为特色,是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杰出成果,它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经验,形成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亦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经典样本。《新时代 枫桥经验 :以基层善治助推中国之治》一书通过 坚持新时代 枫桥经验 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 创新新时代 枫桥经验 等章节,介绍了 枫桥经验 应用于实践的具体做法。该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是一本通俗理论精品力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 在2018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上、本领上、为人处世上对年轻干部提出了要求。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嘱托年轻干部: 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本书立足历史和时代相结合,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奠基、发展、突破、推进和拓展,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根本遵循、战略支撑、动力、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从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反映和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底蕴、脉络、面貌、机理、成就与经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必然。党的领导决定
政治的着眼点往往不在问题本身,而在问题的联系,尤其着眼于结果。也就是说,政治上采取哪种表述方式,很大程度上直接根据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就事论事。因而,相当典型地表现为这样一个问题:科学从属于政治。同时,由于政治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因此,相关的政治表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地而异”。 但是,科学则不同,就性质而论,科学只能着眼于问题本身,只能就事论事,无须顾及其他,也不能从属于其他。一句话,科学是不能随地而异的。 这里所说的科学,具体指学术。政治与学术,分属两种不同的类别和范畴,因此,两者在性质上都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既然性质不同,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有的时候两者肯定不能统一。
本书系白乐日先生去世之后,1968年在法国 出版社伽里玛出版社组织的“人文科学书库”系列中,由戴密微等汉学家将其重要论文结集出版的专题性论文集。收录了作者一生中的重要论文十四篇。这些论文按照白乐日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分为“社会与官僚制度”“汉朝末年的危机”“经济史”和“现代时间”四个部分。这是在西方汉学领域, 次有人认真地研究了中国历史的经济方面,该文集是法国汉学从人文科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本书以叙事优化为核心,从文本、图像、记忆出发,结合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红色记忆、社会记忆以及纪念性符号、纪念性仪式和纪念性空间等要素的分析,用“下探民隐的尝试”和“由下而上的历史”分析策略,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揭示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变迁背后的心智、心态和心性,发展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叙事话语、叙事方式和叙事风格。本书着重阐述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当中,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隐藏着事实行为主体的感悟、体验、参与、思考等的具体“经历”。相较于各个学科来说,以叙事为核心,将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进入新文化史研究的视野,无疑是一次跨越历史时空的“陌生体验”。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传诵着无数成功的故事,涌现出了大量先进的典型。地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浙江省台州市,原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的落后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过30年奋斗和探索,脱颖而出,创造了中国奇迹中的一个传奇,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发达经济带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本书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台州30年来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提出了“台州模式”的概念。本书认为:台州模式,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的一种通过内生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和实现人民权利,经济政治协同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台州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地区样本,她深刻地反映出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一个地区从本地实际出发,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建立适用的制度,就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协调的发
“枫桥经验”能够延续55年,是因为它能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始终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枫桥经验:走向世界和谐的中国法宝》用丰富的资料介绍了“枫桥经验”的形成、内容、发展与创新,阐述了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揭示从“枫桥经验”到“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路径的历史脉络,梳理浙江法治工作的诸多成效,总结“枫桥经验”中可供复制、可供推广的建设经验与启示。
延安十年,中国共产党人何以赢得民心,赢得天下?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掩藏着丰富的思想智慧,也是一个具有非常现实启发意义的社会话题。《延安缔造》用开放的眼光,纪实的手法,在坚实丰富的历史资料基础上,选择普通读者乐于接受的叙述方式,全方位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精神魅力、文化活力和社会影响力,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在局部执政环境下的政治智慧、经济政策、道德情怀和文化创新能力,再现两代人对士地的深情,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寻,对社会的责任。重塑延安革命精神传统,激励当代,启迪后鲲。 《延安缔造》由朱鸿召所著。